39 孫伏園辭職(1 / 2)

“我辭職了。可惡!”

孫伏園走進“老虎尾巴”和魯迅見麵後憤憤地說。這是魯迅原已預料中的事。這是因為,有一位留學生劉勉己從歐洲回國,和《晨報》報館有著很深的關係,剛剛擔任《晨報》總編輯的職務,對《晨報副刊》刊登一些辛辣的文藝作品和批評時事的雜感論文很不滿意並決定加以改革,魯迅早已料定孫伏園在《晨報副刊》的椅子頗有不穩之勢。不過,孫伏園主動提出辭職,倒是出乎魯迅意料之外的。

“為什麼呢?”魯迅急於想知道孫伏園辭職的原因。

魯迅追問,孫伏園隻好說明這件事情的原委。事情是由魯迅的一篇“打油詩”引起的。魯迅針對當時“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類的失戀詩盛行,作了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給《晨報副刊》寄去。這篇詩的署名為“某生者”,孫伏園一看就知道是魯迅寫的,便很愉快地將這篇詩選用發排了。那天晚上,不知為什麼,乘孫伏園外出的時候,劉勉己走進排字房,看了看副刊的校樣,未征得孫伏園的同意,便將《我的失戀》稿子抽掉了。孫伏園知道此事後,就和這位新任總編輯爭執起來,說總編輯剝奪了他的編輯權,憤怒之下辭職不幹了。

魯迅對於孫伏園因為他的一篇打油詩而打掉了飯碗深感抱歉,心上似乎壓了一塊沉重的石頭。直到幾天後,孫伏園提出要創辦一個刊物,魯迅的心才得到了寬慰。孫伏園創辦刊物,魯迅自然大力支持,並願意為他竭力“呐喊”。孫伏園創辦刊物,朋友們也都很支持,一方麵,孫伏園可以有事情做,另一方麵可以讓原來給《晨報副刊》寫文章的作者仍有地方發表文章,於是大家每人拿出一些錢來讓孫伏園籌辦。

創辦刊物首先要有一個好刊名。孫伏園和幾個朋友在一起,商量來商量去選不定刊名。錢玄同提出來一個“高招”:隨意取過一本書來,將書本順手翻開一頁,用手指頭猛然點下去,被手指頭點到的那個詞就作為刊名。就這樣,點了幾次,最後得到了刊名《語絲》。接下來便是選定撰稿人,有魯迅、孫伏園、周作人、李小峰、錢玄同、許欽文、劉半農、林語堂、俞平伯、章衣萍、章川島、魏建功、顧頡剛、王品青、張定璜。由這16個人組成了“語絲社”。但是,堅持給《語絲》寫稿的也不過五六個人。

1924年11月17日,在魯迅的支持下,一個新文學團體“語絲社”在北京成立。由孫伏園主編的,語絲社創辦發行的《語絲》周刊創刊號和讀者見麵了。

語絲社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傾向基本是現實主義的。《語絲》周刊顯示出一種特色:任意而談,無所顧忌,反帝反封建,催促新的產生,對於有害於新事物的舊事物則竭力加以排擊。《語絲》周刊上有托爾斯泰、契柯夫、莫泊桑、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有針砭時弊的雜文,也有討論思想、禮俗、方塊字改革等問題的論文。特別是,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錢玄同、劉半農等人都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因此,《語絲》雜誌當時即成為反對北洋軍閥統治,抨擊社會黑暗勢力的重要文化教育陣地。《語絲》周刊陸續發表了魯迅的許多雜文,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對新文學的發展頗有影響,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一期比一期銷量增加,由一千五百份到兩千份,進而三千份、五千份直上升到八千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