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一次失敗的行動、一個錯誤的決定、一個流產的計劃……問題看起來都可能出自外部環境。但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所有的問題往往都是由於企業內部員工自己不用心造成的。這些不用心的員工在多年的職業生涯裏,把心思都放在了月月等待著、期盼著單位發工資、盼望著領導發獎金上。似乎隻要自己在企業裏待著,按時上下班、出滿勤、幹滿點,就一定能夠領到工資,單位發工資就成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什麼公司利潤,什麼個人績效,都與自己無關。從這種可怕、害人的理念與意識中,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企業出現連連虧損甚至倒閉等重大問題。

公司的製度不建全、人員關係鬆散、組織架構不明確、責任分配不明確、績效考核不與薪酬掛鉤、缺乏有效激勵政策等都是員工產生惰性心理的普遍原因,再加上人自身的惰性,懶、散、慢這三種現象在當前的企業中早已是見怪不怪的現象了。毋庸諱言,在工作中確實存在著這樣一些常常被老板斥為“沒長腦袋”、“沒心沒肺”的員工!這類員工遇事不主動,做事效率低;粗心大意,馬馬虎虎;消極怠惰,不思進取;甚至褻瀆職責,玩忽職守。他們是低效率和低質量的代名詞,是安全事故和工作麻煩的製造者。

市場經濟的到來,應該給我們以警醒,讓我們必須馬上去清醒認識和理性思考自己的工作態度到底會產生哪些影響。

試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一群人,每日渾渾噩噩、不求上進,工作低標準、無效率,生活上甘心平庸,他們沒有為企業創造效益的意識,每天做的事情實際上就是在破壞企業前進的計劃、蠶食企業的資源,企業怎麼會顯現出該有的活力?

外部環境變化了,公司的情況也在變。殘酷的競爭,繁重的工作,公司經營狀況的艱難,極需要優秀的員工來撐起一片晴空。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個企業裏如果滿是懶、散、慢的人員,它必然難以長期生存,更不會取得持續發展和長足進步。

雖然很多人早已對懶、散、慢的現象麻木,甚至認為這是正常的工作生存狀態,可這個問題除了讓老板頭疼不已之外,身為企業一員的你也難免深受其害。

當企業倒閉的時候,員工個人也不得不承擔相應的惡果:除了身為企業倒閉的罪魁禍首要受到道德的譴責外,自身生存能力的退化也是咎由自取。企業沒有業績,個人薪水失去了支付的渠道和來源,更喪失了生存和立足的境地。而在懶散中過慣日子的人,此時的出路在哪裏?隻能接受被社會淘汰的命運。

戰勝懶、散、慢的課題不僅僅是麵對公司的普通員工,更應是公司的所有成員——上至總經理,下到臨時工。公司每個成員都是公司的利潤源泉,涓涓細流彙集成河,這是利潤獲取的渠道。隻有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公司才能在競爭中爭得一片立足之地。

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作為團隊的一分子,你和公司是緊密相連的。企業就是家業,職業就是事業。惟有盡職盡責工作,為公司的生存和發展主動獻計獻策,不斷創新,對公司忠誠,紮實工作,踏實付出,才能為自己、為所在的企業贏得輝煌。

懶散慢是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礙職場成功的最大絆腳石。本書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立足於工作的實際情況,挖掘懶散慢的問題根源,旨在幫助員工認識懶散慢對自己、對企業的危害以及摒棄懶散慢的意義,進而自動自發地端正自身心態,重燃工作激情,把工作做好做到位,以忠誠、敬業、激情為作風,向勝任、優秀、成功看齊,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切實的貢獻。

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書,是現代企業提升凝聚力、培養員工職業精神的優秀讀本和參考用書;是使每個員工認清自己的職業態度,及時調整工作情緒航向,把握成功先機的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