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學會休息,張弛有度(1 / 2)

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休息是高效能人士最擅長的功課。

“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先決條件。”這是高效能人士必須遵守的鐵律!隻有充滿青春的活力和火一樣的熱情,才能顯示為堅毅、剛強、自信、耐勞和勇氣。因此說,精力充沛是高效能工作的基礎。身處激烈的競爭之中,每一個人都如上緊發條的鍾表,注意調節工作與休息的關係,對自己的健康和事業都將大有裨益。

我們生活在一個失衡的時代,節奏太快,精神壓力太大,然而又無從逃避。很多時候,人們容易忽視休息對健康的影響,常常在疲倦的陰影下毫無表情地工作,久而久之,使自己步入亞健康狀態,健康出現危機。

劉文民年近四十,在某外資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於工作關係,經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飲食都很不規律。一連三個月,劉文民經常腹瀉,沒有食欲,一吃完飯腹中就脹氣。起初,他以為是一般的胃腸問題或脾胃不和,隨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藥物,很多天後,病情不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劉文民去了很多家醫院,腹部B超、纖維胃鏡、消化道造影等檢查都做遍了,未見異常,但不舒服的感覺像惡魔一樣始終糾纏著他,他總覺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類的惡疾。

最後,不得不在朋友的建議下,去看看心理醫生。大夫初步了解了劉文民的病情,又向他詢問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原來,已近不惑之年的劉文民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要輔導兒子功課,經常是一邊為孩子做聽寫練習,一邊打瞌睡。工作和生活壓力時常使他覺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像上了發條一樣,腦子裏的弦繃得緊緊的,時間一長,他經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時還會失眠。前一段時間,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腸胃不適的新毛病。

大夫聽完劉文民的“訴苦”,又仔細分析了他的各項檢查結果,最終將其診斷為:功能性胃腸功能障礙伴發抑鬱症。劉文民對診斷結果吃驚不已,原以為自己是消化係統出了問題,怎麼會是抑鬱症呢?

其實,情緒波動對人體胃腸運動的影響是十分密切的。研究顯示,當人情緒憂鬱、恐懼或易怒時,可顯著延緩胃的消化與排空,結腸運動也明顯受到抑製。據統計,功能性的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符合抑鬱症診斷標準的占30%以上,結腸功能紊亂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鬱。看來,保持情緒上的輕鬆,對身體對工作都非常重要。

由生活節奏繁忙引起的情緒緊張要靠休息來調節,做好休息這門功課,就等於為生命減壓,為事業加油,為身體充電。

第一,戰勝午後昏睡感。午休片刻,以不超過一小時為宜。如果手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就不妨在告一段落後再休息。如果你沒有辦法在中午睡個午覺,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休息一個小時,這比其他的休息方法有效多了。如果你能在下午5點、6點或者7點鍾左右睡一個小時,你就可以在你生活中每天增加一小時的清醒時間。為什麼呢?因為晚飯前睡的那一個小時,加上夜裏所睡的6個小時——一共是7小時——對你的好處比連續睡8個小時更多。事實證明,午後積極休息的方法對於提高工作效能、緩解工作疲勞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第二,經常運動也是一種科學的休息。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鍾,或一星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鍾,都是必要的。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感到運動後更為疲勞,這正說明你的機體需要調整,堅持一段時間後便會慢慢適應,體能會逐漸增加,抵抗疲勞的能力會得到強化。其實,一個充實有效的健康計劃隻需要你一周168小時中的3小時,僅占你一周時間的2%。經常運動,會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增加體能儲存,使個人自我感覺良好。運動不需要場所、技巧,重要的是持久的參與。雖然所有鍛煉方法都有局限性,但隻要持之以恒,任何運動都是有益的。雖然最佳運動時間段不是清晨而是黃昏,不過健康專家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抓緊你能調配的時間去運動,激活我們每一個細胞,從而提高我們的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