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願逐月華(1 / 2)

此時已是傍晚,在沒有電燈的玄朝,清寒士子也隻能借月光照明,龍宮之中用著夜明珠生光。︾樂︾文︾小︾說|而如今天喜雨亭的聚會,十數支一看就知道並不便宜的牛油蠟燭充當了亭子裏照明的主力。

不用說宋臻就明白,雖然說的是寫景,但今天的主題還有賞月。

虧得他一直以來都充滿了危機感,總是小心翼翼攢著幾首詩詞隨時準備拿來用,如果不是必要的場合,也絕不會為了顯擺而丟出詩詞,在看見這明月的一刹那,宋臻就已經準備出了好幾首意境開闊的詩詞的腹稿。

假模假樣的賞月賞景之後,就是今天核心的附庸風雅環節。按理說,詩詞當是現場作好,但是似乎有人早就想好了,做了準備,還沒等宋臻擺好姿勢開口,井瑉就一拍掌,說:“在下有了!”

有了?誰的?宋臻腹誹,臉上依舊帶著笑意,望著井瑉,等著這位公子先出個風頭。

隻見井瑉緩緩踱步,四步之後,沉吟片刻,開口念道:“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複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前兩聯)

念罷,他環顧四周,臉上浮起笑意,眼角若有若無地掃過宋臻,最後看向了封晟。

這是一首紮紮實實的好詩。

宋臻立刻就確定,這家夥雖然種種讓人看不過去,但是的確是才華橫溢。雖然這首詩分明就不是當下寫出來,而是提前預備好的,但是更多的人,就算是提前預備,難道就能夠寫出這麼好的句子了嗎?

唯一可惜的是,井公子和誰為難不好,非要和宋臻這個背靠了千年文化積澱的人硬碰硬。就算宋臻記憶力也就那麼一回事,想的起來的詩詞大部分來自於語文課本,但是想想看,能夠從流傳下來的諸多作品中被選入教育一個國家所有孩子的語文課本的詩詞,應該是怎樣一個檔次?

現代人很少意識到這個問題,然而,這正是現代教育的可怕之處。

井公子,果然橫豎都是二啊……宋臻這麼想。

與井瑉對視了兩眼,封晟卻並不像宋臻那麼樂觀。這個井瑉,雖然還不是時候,但未來恐怕是會成為封二公子封旭的謀主的。就像是現在,雖然也很在意宋臻的才華,井瑉真正針對的還是他。

大約,就是想要在天下文士中給他樹立一個不學無術的形象罷了。隻要封晟今天做不出超出他的詩詞,之後的事情就可想而知。

關鍵在封晟身上,但井瑉還小心眼得很,宋臻別號“宋五步”,他就非要走四步來念一首詩。這個細節宋臻果然沒有注意,封神卻一清二楚。也難得如宋臻這樣聰慧的人,在這些事情上卻總是懵懵懂懂,從不在意。

封晟和井瑉對視,沒有要開口的意思,他自知作不出更好的詩詞來,索性閉嘴。腦子裏轉動不休,多少帶著不願意就這麼輸給封旭的謀主的意思。

然後就聽得宋臻清了清嗓子的聲音。

不僅僅是不樂意被井瑉壓下去,對於宋臻來說,他還背負著連江龍王宸昱托他寫詩以鎮連江的責任。也是因為這樣,他並沒有挑挑揀揀,先用掉不是那麼驚豔的詩詞,反倒是直接甩出了一首絕代大作。

不這樣,怎麼才能夠在喜雨亭內再立一碑?

至於封晟和井瑉之間對視的意思,他根本就沒有很注意。

清清嗓子,表明自己要開始念誦詩詞後,宋臻就自顧自地往亭子外走過去了,一邊走,一邊開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有唐一代第一首大作!

瞥了井瑉一眼,封晟唇角含笑,默默跟上了宋臻。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耳聽得這麼一句,原本還沉浸在自己詩作精妙文字中的井瑉,不由沉下臉,猶豫了一刹,還是也跟在了後麵。

喜雨亭外,被移植過來的花木現在已經長得繁茂起來,正值春日,枝頭葉下,花蕾含羞,花開繾綣。宋臻看過幾株花,才吟誦出下一句來:“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聽到這一句,趙紅妝的臉上卻浮點笑意來,她想起了自己名字的來源。雖然那時是燭火,此刻是月光。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宋臻繼續前行,直到行到沙洲盡頭。連江江水就在腳邊輕輕漲落,柔軟的沙礫踩在腳下,猶如在夢中。沒有燈光的夜晚,總會讓人心更容易被觸動。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兩聯一拋出,緊跟著宋臻的好些人連呼吸都重了幾分,從景色聯想到世事,月與人的關係,端的是天然質樸,清新怡人,就憑這兩句,宋臻的這首詩便應當流傳玄朝,備受激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