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找借口+找方法+努力工作=成功(3 / 3)

成功的人,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樂,但他們有一種特質是常人所沒有的,那就是肯下功夫的大智慧。如果你想讓自己成為老板眼中最優秀的員工,就要讓自己形成勤奮、踏實工作的習慣。勤勞、踏實、不找借口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與收獲總是連在一起的,隻有實實在在付出了,你才能有收獲,才能得到自己期許的成功。

找借口隻會放大失敗,找方法才能催化成功

找方法能催化成功。一個成功的人是不會隨隨便便尋找任何借口的,他們會堅決執著地完成每一項簡單或複雜的任務。一個成功的人就是要確立目標,不顧一切地去追求目標,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力量,最終達到目標,取得成功。下定決心,以熱情、盡責的態度去對待每一項工作。決心,表明沒有任何借口,改變的力量源自於決心;熱情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充滿愛心,內心深處的愛是一切行動的源泉;盡責是最大的動力,把生活當成一種娛樂,並享受在其中。

常常找借口的人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借口隻會加速失敗。你可以悲傷、沮喪、失望、滿腹牢騷,你可以每天為自己的失意找到一千一萬個借口,但結果是你將毫無幸福的感受可言。你需要找到方法走向成功,而不要總把失敗歸於別人或外在的條件。成功的人永遠在尋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在尋找借口。

尋找借口唯一的好處,就是把屬於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這樣的人在企業中不會成為稱職的員工,也不是企業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員工,在社會上不是大家可信賴和尊重的人。這樣的人,注定隻能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借口注定隻能是無謂的,如此下去你永遠也不可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而且,你失敗後以借口作為推脫,並沒有客觀地分析問題的關鍵在哪裏,那麼下次,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再次、再再次出現。

卓越者必定是重視找方法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裏不存在借口這個字眼,他們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決,而且能夠解決得更完善。事實也一再證明,看似極其困難的事情,隻要用心尋找方法,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曾鵬是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裝焊車間生產班班長,剛進工廠的時候,師傅對曾鵬說:“咱們當工人的,要多幹活,少說話。”當時,曾鵬他們的工作都幹得非常苦,可是,生產的車照樣賣不出去,同時,產品的質量也在下滑,不少客戶反映他們生產的車質量粗糙。

曾鵬並未因為師傅的話就放棄了思考前進的方法,他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除了“多幹活兒,少說話”,還必須通過改進創新來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產品的加工質量。

於是,曾鵬時刻想著把這種意識傳遞給大家。機會來了,機蓋班班長歇產假,工段領導決定,由曾鵬代理班長職務,負責班組管理。在代理班長期間,曾鵬製定了自己代理班長後的第一條班組管理製度——《職工日常行為規範》。

曾鵬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6西格瑪”管理、“ISO 9000體係”、“精益生產”等先進的技術管理知識,為以後的“巧幹”——技改技革鋪路。

為了進一步把責任落實到個人,達到有效防範質量問題的目的,曾鵬又發明了與崗位質量提示卡配套的數碼相機係統,曾鵬利用這一技術,製作了一套“工位裝配流程”。

曾鵬的方法之旅終於使班組管理工作建立起了質量經濟責任考核製度,踏上了規範化、科學化管理的道路。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勞動模範等一係列的榮譽都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曾鵬這樣的員工才是企業最受歡迎的人,他沒有借口,總是積極主動去尋找解決方法滿足公司發展、進步的需要,這樣的人必將收獲成功。

所有失敗與成功的經驗無不在表明:借口隻會放大失敗,拋棄借口找方法才有可能成功。有人總結說:找借口是件輕鬆的事,但是卻因此減輕了自己的生命質量,隻有方法才能為自己的生命加重;借口是人生的滑梯,讓你感到下滑的快感,但隻有方法才能讓你品味上進的豪情;借口是自戕的精神鴉片,讓你在輕鬆逍遙的幻想中耗蝕生命,但隻有方法才能讓你寶貴的生命綻放光華……

真正傑出的人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問題找借口。因為他們懂得,尋找借口,隻會使問題變得更棘手,更難以解決。真正傑出的人,都富有積極的開拓和創新精神,他們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找借口逃避。條件再難,他們也會創造解決的條件,希望再渺茫,他們也會找出許多辦法尋找希望,因此成功離他們隻有咫尺。

告別借口找方法,生活中你可以與熱情為伴走向成功,亦可以抓住希望的翅膀繼續飛翔;不找借口,遇到困難時不挖空心思編織花言巧語為自己開脫,而是義無反顧、積極主動地去麵對,尋找解決方法。那樣生活中的我們將永遠充滿熱情,那樣我們也就離成功越來越近。

蟻族的啟示:“弱小的強者”詮釋成功的真諦

當下有一群被稱為“蟻族”的高校畢業、低收入、聚居的大學生們。他們高智、弱小、群居,在大都市逼仄的生存空間裏過著質量不高的生活,但是,懷揣著理想與夢想,堅定的信念使他們不輕言放棄,詮釋著年輕一代“奮鬥”的含義。

“蟻族”和螞蟻一樣,是“弱小的強者”,他們的力量不大,卻有著螞蟻一樣永不言棄的精神;他們有著螞蟻所具有的奮鬥情懷。他們用自己的經曆詮釋了成功的真諦。

胡敏是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跟今天大多數“蟻族”一樣,他曾經也是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人們眼中的知識分子。那時候,他離開湖南完全可以去一個小一點的城市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但是可是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帶著妻兒直闖京城,從一名民工做起,過著跟現在很多大學生一樣的“蟻居”生活。

為了自尊的生存,也為了自我的證明,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在北京“活出個樣來”,不能光溜溜地回去。那時候,不論春夏秋冬,他每天早上六點起來,背起工作包、草草地買點早餐,邊走邊吃著,每天都在為擠不上公交車而擔心。工作了一天,又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在寒風中忍受難熬的饑餓,晚上依然還要為了能夠早一點回家做飯、早一點休息而湧入擠車的大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堅持著。

麵對種種窘迫,胡敏從未退縮!他想了各種方法來改變困境。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他攢下第一個月的錢為自己買了一個MP3,每天上下班的時間都來聽英語、勵誌演說或者其他相關工作與學習的內容。為了更好地生活,他一邊在國際關係學院任教,一邊在新東方兼課。因為他兩邊同樣的敬業、認真,賣力幹活,兼課沒有引起學院的責難。

不斷地努力和奮鬥後,來到北京的第5年,胡敏開設了新東方雅思培訓部,兩年後,他成為中國雅思第一人。成功帶給胡敏的不僅是財富,還有事業。2004年,胡敏辭別新東方,並率領國際化團隊,以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和創新開放的教育理念創辦了北京新航道學校。更大的成功更在等待著他。

胡敏用他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成功的真諦:沒有借口、找方法、努力工作。在“活出個樣來”的期盼麵前,他毫無借口地選擇了北京,選擇了艱苦的奮鬥;為了改變困境,他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他身兼多職贏資本;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努力。

很多人條件比胡敏好,但並未獲得他那樣的成功,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理解成功。我們還常常聽到一些人抱怨:為什麼昨天我還是天之驕子,今天卻要做這些卑微的工作?為什麼找工作這麼困難?為什麼我的收入這麼低?為什麼我隻能幹這麼簡單、這麼基礎的工作……這是成功者不應該有的。

如果你能常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你可能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人生照樣很精彩。也許你暫時不能改變貧困,但你可以想辦法改變你的才幹;也許你不能改變目前的境況,但是你可以努力奮鬥使自己蛻變,也許你現在擁有的困苦和艱難正是上天賜予你的磨煉,正是因為有了磨煉,你的人生與其他人相比才會異彩紛呈。

因此,在去往成功的路上,不找借口、找方法、努力一樣也不能少。成功者的核心素質是,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能夠沒有任何借口地主動去找方法解決,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找理由辯解,而是在失敗中找尋成功的方法。他們堅信:方法總比困難多,成功永遠屬於掌握方法並努力奮鬥的人。

在現今的商場上,一係列優秀的企業都將奮鬥和沒有借口找方法納入了企業文化之中,他們希望自己的員工是困難麵前沒有借口的,是能夠埋頭奮鬥尋找方法的。因此,作為員工,如果想在這樣的企業中獲得個人的成功,首先需要理解成功的這個真諦,需要把它貫穿到我們的行動中,把自己打造成能夠努力工作、為困難尋找方法的優秀員工。如此才能得到公司的青睞,才能走上實現成功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