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不找借口+找方法+努力工作=成功(2 / 3)

美因混合保險公司的創始人史東,覺得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來自於媽媽逼他遵守的一個行為習慣——立即就做!

有一天,他聽到一個消息:曾經生意興隆的賓夕法尼亞傷亡保險公司,因為經濟大蕭條發生了危機,已經停業。該公司屬於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所有,他們決定以160萬美元將這家保險公司出售。

史東想了一個不花自己一分錢就得到這家保險公司的主意。他馬上對自己說:“立即就做!”於是他馬上帶領自己的律師,與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進行談判。

“我想購買你們的保險公司?”

“可以,160萬元。請問你有這麼多的錢嗎?”

“沒有,但是我可以向你們借。”

“什麼?”對方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東進一步說:“你們商業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嗎?我有把握將保險公司經營好,但我得向你們借錢來經營。”

商業信用公司經過調查後,對史東的經營才能很有信心,於是,奇跡出現了:史東沒有花一分錢,就擁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險公司。之後,他將公司經營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國很有名的保險公司之一。

如果你認準了一項工作,那麼就要行動起來,沒有資金,沒有人力,條件不充分……一切都不足以成為你延遲行動的借口,要知道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懶惰而一事無成。

沒有提出任何問題,沒有表示任何困難,並且立即去行動,用最快的時間,用最好的質量,給這次任務打上了一個漂亮的句號。“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成功的秘訣往往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叢史東的例子中,我們也看到了,成功除了早幹也要有巧幹。巧幹是抓準了事情的關鍵,並找到了有針對性的方法。巧幹既可以減少勞動量,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芬蘭有句諺語:“寧可花一天好好思考,也不要用一周時間蠻幹徒勞。”做事不應該隻顧蠻幹,而應學會巧幹。隻有能在第一時間巧幹,才能成為擁抱成功的人。

巧幹說明能夠摸清形勢,慎重下手,巧用策略,即: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正如用鑰匙開鎖,摸清了鎖的內部,用恰當的方法,才能輕易打開鎖。

蘇聯有句諺語“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辦事情其實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蠻幹不如巧幹。一個人做事,若隻知下苦工夫,則易走入死路,唯有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事實上,人們眼中的“懶漢”,常常是老板青睞的對象。

做任何事情,都要將“苦”與“巧”巧妙結合。正所謂“三分苦幹,七分巧幹”,“苦”在賣力,“巧”在靈活地尋找思路,隻有這樣,才最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捷徑。

王勉是一家醫藥公司的推銷員。一次他坐飛機回家,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機。通過各界的努力,問題終於得以解決。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劫機這樣的事件非常重大,應該有不少記者前來采訪,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宣傳一下自己公司的形象呢?

於是,他立即從箱子裏找出一張大紙,在上麵濃描重抹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醫藥品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搶救我們的人!”

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機艙,立即就被電視台的鏡頭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這次劫機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爭相對他進行采訪報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時候,受到了公司隆重的歡迎。原來,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幾乎在一瞬間家喻戶曉了。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接一個。

王勉的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處變不驚,有策略、有計劃,通過一種有效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標。

同樣是在工作,有些人隻懂勤勤懇懇,循規蹈矩,終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聰明的人卻在努力尋找一種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條件中發揮才智的作用,第一時間行動將工作做到最完美。

現在我們找到了一個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工作績效的關鍵之道,不在於遲幹,在於早幹;不在於蠻幹,而在於巧幹。麵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不僅僅要勤奮和認真,還要在第一時間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時間行動,唯有此,才能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迎來成功。

少點小聰明,多點大智慧

很多人總是在抱怨自己命運不濟和人生的難以捉摸,其實命運本身卻不如人們所言那樣神秘莫測。洞察明了生活的人都曉得:幸運機遇通常伴隨於那些勤奮努力具有大智慧之人,而不是耍小聰明的人。

小聰明者看上去聰明,但用一種更深刻、更長遠的眼光來分析,就會發現他們其實並不聰明,更算不上真正的智者,因為他們隻懂得圍繞一己私利去思考、去做事,他們經常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尋找借口逃避困難。在他們看來,那些踏實尋找方法的人都是不及自己一半聰明的“愚笨”之人。這樣的人總是流於形式,無法做出成效。

擁有大智慧的人,知道“虧一點是福”的道理。他們不會凡事斤斤計較,更不會為了眼前的一點點得失而去破壞友好合作關係。擁有大智慧的員工,為公司的發展尋找方法,他們甘於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奉獻,沒有任何借口,即使損失了自己的利益。

對人類求知曆史的研究也表明,一些普通又平常的意誌品質,比如注意力、專心致誌和持之以恒等等,才是人們成就事業中最為有用的東西,才是人生中的大智慧,而天資倒是可有可無。甚至連那些常常被認為天賦異稟的人也不敢輕視這些品質的巨大作用。

事實上,就連那些真正有智慧的偉人通常也不相信天才的存在,他們認為,所謂的天才隻不過是普通人中那些具備學識而又非常努力的成功人士,這些人才能堪稱智慧之士。

英國畫家雷諾茲對天才曾經有過這樣的闡釋,“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工作非常努力以外,與常人並無兩樣。”

眾多的事實也在證明,非凡成就離不開的大智慧往往包括是勤奮和沒有借口的付出。

卡爾森是卡爾森企業集團的老板,名下有全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以及瑞森大飯店。《福布斯》雜誌估計他的財產近5億美元。不可否認卡爾森是聰明的人,但他更是勤奮致富的典範。他是個從推著自行車賣獎券開始,一直做到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的傳奇人物。卡爾森認為,每周隻工作40小時的人,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他的工作哲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競爭力不落人後,星期六與星期日拿來超越他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勤奮、踏實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略顯奢侈的事情,但隻要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借口,不怕髒、不怕累,多下笨功夫的人,永遠比那些耍小聰明的人更具有發展的潛力。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成功者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都是產生於苦難上的大智慧。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都有著艱苦奮鬥,為困難尋找方法的歲月。麵對嚴酷的現實、巨大的困難,他們沒有借口,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宋佳慧是一名高職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進了一家大型公司做前台服務員。公司規定,每到年末,員工們都要寫一份年終述職報告,將自己全年的工作形成書麵總結,既要總結經驗,也要製定目標,提出建議。公司裏近千名員工都把這個舉動諷刺為最大的形式主義。

所以,當宋佳慧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鍵盤的時候,老員工們說:“別傻了,從網上下個改改就得了。上千份報告摞起來比老總的個子還高,老總會看?笑話,肯定最後賣了廢紙。”

宋佳慧沒有理會,因為她工作了一年,確實有很多感受,也想借此機會提出建議和設想。於是,她每天晚上回到家,飯後第一件事就是衝到電腦前準備材料,繪製圖表。一周之後,一本像時尚雜誌般的年終總結送到了公司辦公室。彩色封麵上是公司的標誌和宗旨,扉頁上有目錄和提要。正文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我的工作、我的看法和我的建議。每一部分都有詳細的數據和直觀的圖表,還用漫畫形式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作風和浪費現象,最後是態度誠懇的建議和充滿激情的設想。

接下來的幾天裏,公司的每個員工都在談論這份不可思議的年終總結。又過了3天,老總把宋佳慧喊到辦公室,表達了自己的青睞之意,並把她調到了重要崗位。

就這樣,這個公司裏被認為是“最傻”的員工,在本科生雲集、研究生成群的競爭中從前台接待做起,然後迅速在三年內登上了部門經理的寶座。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影響了別人。其實,她成功的秘訣很簡單,就是擁有大智慧。大智慧是一種美德,是有遠見和來自內心的自律。將公司的發展和安危和自己關聯起來,沒有借口地認真負責,宋佳慧把這些看得比眼前的小利更重要,因此比那些耍小聰明人的更快一步成功。

相比之下,那些憑著投機取巧發家或者最終放棄了吃苦耐勞精神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情。人生中有很多過程是無法回避的,有許多路都需要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去走下去的。我們能做的隻有戒驕戒躁,把眼前的每件小事做好,一點一點積聚自己的優勢。積累了多大的勢能,才能爆發出多大的動能。而習慣於耍小聰明的人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希望不經過艱苦的奮鬥而渴望取得輝煌的成績,卻不知到頭來兩頭落空,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