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析競爭對手,學習競爭對手是企業競爭製勝的重要法寶。任何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客觀、及時地認識其直接的競爭對手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必須明確了解競爭對手的戰略和目標、優勢和劣勢,從而確立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和營銷策略。
很多大企業都試圖通過各種渠道來摸清對手的底細。諸如:工程師拆了對手的產品逐一分析;律師研討對手專利權;銷售人員檢查對手的銷售網絡;高科技天才仔細分析對手的產品,希望找出產品的缺點,推出更新的改良版。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在商場上,企業員工也應該像戰場上的偵察兵一樣,去刺探、了解、分析自己的競爭對手,了解同行的經營目標、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人才戰略等等情況,這樣才能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與對手周旋、競爭,使自己不被對手蠶食、吞並、打垮。
戰勝對手的有效競爭戰略,是了解和分析競爭對手,要清楚對手這樣的一些信息,諸如:競爭對手是滿足於現狀還是在尋求新的市場;它可能會采取什麼戰略和策略,這些步驟對你的企業的威脅有多大;競爭對手的弱點在哪裏;本企業與競爭對手的主要差別在哪裏。
企業必須全麵地、係統地、動態地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並對其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實力分析,然後才能避實擊虛、克敵製勝。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經濟時代,哪個企業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哪個企業就能處於優勢;哪個企業能充分地了解競爭對手,哪個企業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掌握先機,立於不敗之地。
比爾·蓋茨曾說過:“一個好員工應分析公司競爭對手的可借鑒之處,並注意總結避免重犯競爭對手的錯誤。”微軟有一個班子,專門分析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什麼時間推出什麼產品,產品的特色是什麼,有什麼市場策略,市場的表現如何,有什麼優勢,什麼劣勢等等。微軟的高層每年都要開一個會,請這些分析人員來講競爭對手的情況。
微軟為什麼要這樣做?微軟此舉是為了向競爭對手學習,學習對方的長處。
對於競爭對手,是對抗他,還是學習他,這是企業能否在21世紀站住腳跟的一種選擇。要想戰勝競爭對手,要想在市場大潮中生存,一個重要的手段,或者說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向競爭對手學習”。
美國斯圖·倫納德奶製品商店的經理斯圖·倫納德培訓中層幹部的方法很獨特,其做法就是訪問競爭對手。
他經常挑選一個與自己商店的經營有相似之處的競爭對手作為訪問對象。去訪問時,不管是遠是近,即使是幾百公裏以外的地方,他也會帶上15個下屬一同前往。
為此,他還專門設計了定員15人的麵包車組成一個“主意俱樂部”,看誰能第一個從競爭對手的經營管理中受到啟發,提出對本公司有用的新思想,能不能保證自己至少提出一條新思想?
斯圖·倫納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每個訪問者都能至少找到一處競爭者比斯圖·倫納德商店幹得好的地方。斯圖·倫納德說:“我們應當盡量找出一件競爭對手比我們幹得好的事,很可能那隻是一些小事,但是隻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山姆·沃爾頓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當時他的資產高達250億美金,他靠什麼起家的呢?
他把食雜店變成連鎖商場,後來成為全美零售業王國,即“沃爾瑪百貨”。
他開第一家商店的時候,雖然隻是一家小食雜店,可是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行業中的最頂尖,他知道一旦達到這個目標,財富自然會湧向他。
他每天做什麼呢?他不但每天早晨4點半起來工作,督。促他店裏的員工提供最好的服務,而且有空就跑到他的競爭對手的商店裏,不斷研究競爭對手。
山姆·沃爾頓不斷到他的競爭對手商店裏麵去看看,對手的價錢是不是比自己便宜?對方的貨擺放的是不是比自己美觀?對方的服務是不是比自己優良?他不斷地看他的對手做對了哪些事情,哪裏做得比較好?以及做錯了哪些事情?他不僅吸取對手的經驗教訓,而且每當發現競爭對手比他做得好的時候,他就立刻想出一個辦法,在那方麵超越他的競爭對手,在他不斷這樣做的過程中,他的店自然變成全美最完美的商店,然後成為龐大的零售業王國。
一個優秀員工應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從對手那裏學會更聰明的做法,避免他們的錯誤,然後找到超越對手、戰勝對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