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舍(1 / 2)

我的右舍是一大家子開的飯館,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來,爸爸、媽媽、兩個兒子、兒媳、女兒、孫子都擠在一間兩層的飯館裏,大兒子結了婚,兒媳也是回族人,去年年底的時候生了小孩,臉蛋圓圓的大胖小子,一家人很疼愛這個孫子,當寶貝似的捧在掌心裏嗬護著。

最初認識的,是這家人的兒媳,二十歲的法蒂瑪,這是她出生時取的經名,她很喜歡這個名字,我也就這樣叫她了。法蒂瑪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白皙的臉蛋,頭上包著彩色的裹巾,眼睛又圓又大,像漫畫裏的人物。

初到林周,對周邊的鄰居都不熟,隻有法蒂瑪主動來和我們打招呼,她閃動著大眼睛問:“你們從哪裏來的?”

我說:“湖南。”

“好遠的地方,我除了寧夏和西藏,就沒去過別的地方,你有到別的地方去過嗎?”

“有的,以前在外省工作。”

法蒂瑪對外麵的世界很好奇,從小到大都隻是在自己家鄉活動,村子很小,丈夫一家人也是同村的,打小就認識,可算是青梅竹馬了。十八歲的她結了婚,十九歲有了孩子,二十歲的她已經是一個很嫻熟的媽媽了。

她問我:“七玥,你有孩子嗎?”

“沒有,先過二人世界嘛。”

其實我和清揚現在根本沒有經濟承受能力來養孩子,所以要孩子的事便擱置了。

“那你多大了?”

“我25歲。”

“那我該叫你姐姐啊,真羨慕你,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你現在的生活也很幸福,有丈夫,有孩子,多好。”

“不好,其實我不想那麼早結婚的,可是沒辦法,我們家鄉的風俗就是這樣,我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別這樣想,既然現在組織了家庭,就要好好的過日子。”

法蒂瑪沒有念過書,不太識字,看著她依然充滿童稚的臉龐,不禁也回想起自己的十九歲,那時的自己仿似沒心沒肺的,一天到晚隻惦記讀書,什麼事也不懂,再看看法蒂瑪的十九歲,她已經結婚嫁人,並且身為人母,不得不感歎命運的不同與無奈。

愛美是每個女人的天性,法蒂瑪也不例外,看到我穿著繡花的綿綢毛衣,就會很興奮的問我:“這件衣服在哪裏買的?”

“從家裏帶來的。”

這時她的眼裏就會流露出失望的表情,“我從來沒穿過這麼好看的衣服,真漂亮。”她的手在我衣服上來回摸著,愛不釋手。

我來西藏時把家裏能穿能用的都打了包帶來,在這裏,是不打算再買衣服的,能省的就盡量省一些。

“我沒有多餘的送給你,哎。”我歎氣無奈的告訴她。

“沒有關係的,就是看看也高興。”

法蒂瑪的語氣就是一個盼望得到新衣服的小孩,我說:“讓你老公去拉薩給你買。”

“我們一般不去拉薩的,你也知道,一個小飯館養一大家子人,不節省也是不行的。”

其實法蒂瑪一家人老少都守著一個小飯館,實在是有些多餘,丈夫的弟弟和妹妹都是可以出去找工作賺錢幫家用的,但他們似乎一點也不著急飯館能掙多少錢,生意好不好,隻是每天悠閑的坐在店門口曬太陽。法蒂瑪每天洗碗,洗衣服,做飯,飯館裏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她一個人做,實在看不下去的時候,就問法蒂瑪:“為什麼二姐兒(法蒂瑪丈夫妹妹的名字)和小弟不出去找工作呢?”“我沒有說話的權利,我隻是這家的媳婦。”看到法蒂瑪在太陽下搓衣服的場景,又心酸又心痛。

法蒂瑪的丈夫是個看上去很斯文的男孩,也隻有二十歲,法蒂瑪工作忙不過來的時候,仍能看到他在店門外閑散的走來走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個時候我總是對清揚發牢騷:“為什麼女人就得受苦受累,男人就這樣看著自己的妻子快忙死了,也不伸手幫一把,這是什麼男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