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揚那幾天很喜歡翻日曆看,我問他看什麼,他說:“端午節要到了。”
“對啊,可是沒有粽子吃。”
“你就想著吃,知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想家吧?”
我和清揚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心想他大概是想家了,清揚是很戀家的人,他從小在澧縣長大,很少出門的,就算出去,也是十天半天就回到家人身邊了,這次和他來高原上,可以說是他第一次出遠門,而且歸期不定。
“當然想家,難道你不想,真是沒良心。”
“誰說我不想家的,我隻是放在心裏不讓你看見,哪像你常掛在嘴上,看起來都不像真的想家。”
“不和你爭這個,你猜我在想什麼?”
“還讓我猜?你明知道我猜不著。”
“你是沒用心去猜,告訴你,我想端午節的時候請黃哥去飯館吃一頓。”
“好啊,他現在一個人,過節挺冷清的。”黃嫂在端午節前夕回澧縣去了,說要和孩子一起過,黃哥一個人在高原上守著店子,外麵送貨的工作清揚就給他包下了,雖然清揚時常去陪陪他,但仍能看出他的落寞與寂寥。
來那曲後我們沒有下過館子,也不知道哪裏的菜式好吃,黃哥倒是常給那曲的飯館送瓜子花生的,哪裏的生意好哪裏的生意不好,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清揚打電話給黃哥:“今天過節,我們去外麵吃飯吧,不過去哪裏要你來決定,我們不清楚的。”
“沒有問題,晚上我過來,再一起去。”
八點天還沒黑,黃哥過來了,我們也打了烊跟著黃哥走,他說:“這裏的飯館大多是川菜館,而且火鍋占多數。”
“就去吃火鍋吧,”一聽火鍋我就饞了,可是好久沒下過館子。
“魚火鍋吧,怎麼樣。”
“好,就吃魚。”
打了車,黃哥跟司機交談,去哪條街哪條道的哪個館子,我是全沒聽明白,那曲幾條街幾條道我還沒弄清楚呢,隻是跟著他們走。
到一家川菜館門前下了車,飯館老板看到黃哥就打招呼,黃哥告訴我們,他每天都要給這家館子送瓜子,生意很紅火,菜的味道也挺好。
老板從水缸裏拎一條鯉魚,在我們麵前稱,說是三斤。
我問:“多少錢一斤?”
“五十塊。”
嚇!好貴的鯉魚,平日去菜市場買,十塊一斤,沒想到在飯館包裝一下,就價值連城了。好吧,誰叫今天過節呢,五十就五十吧,咱們也奢侈一回。
高原上的民族是不過端午節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端午節為何節,所以市場上也沒有粽子可買,當然自己做是不可能的,買不到材料,而且也不會做,隻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和外婆會動手自己做,真可惜沒學到她們的手藝,不然也可以自己做了。
在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媽媽就會買很多粽子,而且做一桌豐盛的菜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吃美食,看電視裏的龍舟比賽,端午節過得豐富又快樂,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