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黑水女真血脈融 父仇祖仇不戴天(2 / 3)

現在,建州首領的身份和頭銜,落到了覺昌安父子身上,可以說愛新覺羅家族的春天來了。可是好景不長,覺昌安塔克世父子的突然被殺,使得愛新覺羅家族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當中。秋風吹動著白幡,紙錢漫天飄舞,陣陣哀傷重重扣在了人們的心房。

多麼淒慘的日子,多麼寒冷的時刻!是的,愛新覺羅家族哭的不僅僅是亡靈,而是在哭愛新覺羅家族無望的前景和命運,在哭命運的弄人。

“冷,真的好冷嗬!”努爾哈赤打著冷顫,一拳重重打在炕桌上,茶碗震得一陣叮當響。

建州女真的罹難!努爾哈赤由祖、父的慘死想到了祖、父創建建州女真的坎坷發展曆史,他拿起早已經涼透的奶茶,一飲而盡……

努爾哈赤的先世,從猛哥帖木兒至塔克世,六代人二百多年,從斡朵裏經斡木河到鳳州,再由鳳州經斡木河到蘇克素滸河穀,最後定居在赫圖阿拉。猛哥帖木兒曾是元末的萬戶,居住在斡朵裏城,是北方的一個兵家重鎮。萬戶為世襲的軍職,猛哥帖木兒統領著女真軍,為元朝鎮撫北疆。

到了明朝初年,邊關動蕩,各個部族之間的爭奪更加嚴峻,遼東大地上硝煙四起。猛哥帖木兒被迫帶著斡朵裏女真部眾,移居到了圖門江下遊斡木河一帶,開始了遊牧的生活。到明成祖朱棣時,猛哥帖木兒接受朝廷招撫,被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一場“斡木河之變”,使得建州左衛受到了空前的重創。

董山被贖回後,部族人難以生存,奏請明廷遷往遼東。就這樣,輾轉近半個世紀後,建州女真終於在渾河支流蘇子河一帶定居,這是個群山環抱,土肥水美的寶地,成為了努爾哈赤崛起的風水寶地。

董山時期的建州女真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是明朝奴兒幹都指揮使司的分支。建州三衛同居一處,同族間聯姻增多,人口逐年上漲,勢力漸漸強盛起來,便不時出兵對外族騷擾一番,搶掠一些耕牛、馬匹、衣物和漢族婦女,引起了明朝的不滿。明軍借故殺死了董山,血洗了山寨,斬擒俘獲建州女真一千一百五十餘人。

建州女真焚蕩殆盡,部落殘破,力量衰弱下去。

繼董山之後,建州女真一直沒有回複元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妥羅的三弟之子名福滿,後來被清朝尊為興祖直皇帝,他就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福滿有六子,其中第四子名為覺昌安。他們兄弟六人環衛而居,遙相呼應,人稱此六兄弟為“寧古塔貝勒”,建州女真開始聲威大振,愛新覺羅家族顯赫一時。

覺昌安為了增強愛新覺羅家族的實力,表麵上投靠了明廷,實際上卻暗中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很快就征服了附近的碩色納和加虎兩個強族,附近小寨紛紛歸順。覺昌安本人才智雙全,五個兒子也是英勇無比,尤其是長子禮敦和四子塔克世更是相貌堂堂,武力非凡。覺昌安帶著他五個勇猛如虎的兒子征戰四方,將祖宗的基業擴展了不知道有多少倍。盡管建州左衛各部仍支離破碎,但愛新覺羅家族卻統一了東起五嶺西到蘇子河方圓百裏的地方。以赫圖阿拉為中心,覺昌安承襲了爵位,建州的發展引起了明廷和李成梁的警覺,覺昌安父子很快被鎮壓殺害。

曆經磨難的愛新覺羅家族,在風雨飄搖中剛剛穩定,但是覺昌安的長孫努爾哈赤剛剛二十五歲,血氣方剛的他當眾立誓,要起兵伐賊,替天行道,重振家族雄風,他發誓要將父與祖遺留下來的十三副盔甲變成三十副、三百副、三千副!夢想能夠成真嗎?

安葬了祖、父的屍首之後,努爾哈赤以報仇為名,起兵反抗,揭開了金戈鐵馬統一各部的序幕,這一年正是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祖、父慘死,使名不見經傳的熱血青年努爾哈赤成為了新的掌印人、愛新覺羅家族的族長,地位比及他的外祖父,這一切引發了建州各部妒火,這乳臭未幹的努爾哈赤憑什麼如此輕鬆就得到了這麼大的封職?不僅如此,明朝還給了他三十道敕書、三十匹寶馬以及都督的敕書,這麼一來,這小子簡直是因禍得福了!

其實,這一切在努爾哈赤看來隻不過浮雲而已,親人的血債,祖和父的慘死,全部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裏。殺祖、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努爾哈赤是憤怒的,但他也是清醒的,愛新覺羅家族現在的勢力,是如何也不能向尼堪外蘭、向李成梁、向明廷興師問罪、報仇雪恨的考慮到這些,努爾哈赤向明廷邊官吐露了心跡:

“殺我父祖的人,實際上是圖倫寨主尼堪外蘭,此人不殺,我愛新覺羅家族便難以雪恨,此仇不共戴天!”

“分而治之”是明廷對女真各部奉行的政策,這是它的妙計高招,而且屢次奏效。眼下,女真各部不是為了水土牛馬和人口而爭鬥得你死我活嗎?明廷又怎麼會讓咄咄逼人的年輕後生努爾哈赤的翅膀太硬呢?於是,明朝的邊官以強硬的口氣恐嚇努爾哈赤:

“我朝對誤殺你父祖之事已經深表歉意,追悔莫及,故而才賞賜晉封於你,以慰你父祖在天之靈。此事已經發生了,你為什麼不正視現實呢?做你份內的事情吧,不要口口聲聲說報仇雪恨之事。如若你不聽勸告,再無理取鬧,貪得無厭,我們將全力支持尼堪外蘭,並幫助他在界斷築城,讓他做你們建州女真的大首領!”

努爾哈赤欲哭無淚。明廷邊官的殘暴蠻橫,使他心中燃起了滿腔的怒火,也讓他看清了明廷的險惡用心。於是,努爾哈赤明白了,他的複仇之路將是曲折而艱難的,但他絕不氣餒,愚公尚可以移山,隻要愛新覺羅家族堅定報仇立國的信念,不屈不撓,子子孫孫一直堅持下去,祖、父之仇一定會報!

“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年輕的努爾哈赤便以此為策略,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序幕。這個時候,努爾哈赤手中隻有父祖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兵士不過百餘人,實在是勢單力薄。偌大的寧古塔部,四分五裂,人心渙散,多有的人都將懷疑的眼光注視在了努爾哈赤的身上,在他們看來,努爾哈赤隻不過是個首領後人而已,至於能力,他是真的能夠扛起來這個報仇雪恨,重振建州左衛的重任嗎?

努爾哈赤對自己的處境心知肚明,他把人們的懷疑當成了一種動力,他要證明給族人看,他不會給父祖蒙羞的!但是,如果自己膽小怕事、安分守己,僅靠百餘人的兵力和明廷三十道敕書的弱小規模,在強手如林的女真各部,在數百倍、千倍於自己的強大的明廷麵前,何時何日才能立定腳跟?隻怕等到自己老死的那一天,父祖之仇也不能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