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奶奶一聽,喜上眉梢,嗔怪地說:“凱庭,虧你想得出……”話說到一半,早飛紅了臉。董海川見他們眉來眼去,暗送秋波,退了出來。
董海川回到真趣軒,又揀了一個象牙雕就的小四合院模型,然後回到房間。尹福正等著著急,說道:“你這泡屎拉得好長,我要回去了。”
董海川把象牙遞給他:“拿著,換兩顆金牙罷。”
尹福不收,董海川道:“王爺有的是這些玩藝,多一件少一件,馬馬虎虎。”
董海川讓尹福回去先練轉圈子,兩個月後再傳授他遊身連環掌。
董海川自從收了尹福為徒,一直躲在藏書樓上鑽研武藝,他想整理成文,以後好廣收徒弟,傳播此藝;一邊又偷偷查閱圓明園地形圖,熟悉圓明園地形名勝,為刺殺鹹豐皇帝做準備。這幾日董海川整理出單換掌法、雙換掌法、轉換掌法、披身掌法、順勢掌法、順步掌法、下塌掌法和平穿掌法八大掌法,又總結出十六字訣、轉掌訣、轉圈歌、用法哥、三十六歌訣和四十八法。此時董海川已能熟背《易卦》書全文及注釋眉批,自己也填寫不少眉批。這天晚上,他在藏書樓上手捧《易卦》,冥思苦想,琢磨為這種內家拳法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他翻著《易卦》書,眼睛望著八卦圖發怔。這八卦圖上乾、坎、艮、震、巽、離、刊、部八個字在他眼前跳躍;忽然他眼睛一亮,何不叫八卦掌呢,對,就叫八卦掌。他在書案上疾書“八卦掌”三個大字,覺得心中大暢。回到房內,痛飲數杯,酣然入睡。
恍恍惚惚中,忽覺有人喚他,抬頭一瞧,原來是翠珠笑吟吟而來,翠珠笑道:“師父要我喚你。”
他見翠珠穿一件白綾對衿襖兒,妝花眉子;綠遍地金掏袖,下著紅羅裙子,挽著一窩絲杭州攢,翠梅花鈿兒,珠子箍兒,金籠墜子,打扮得粉妝玉琢。
翠珠帶他逶迤而行,來到一個去處。當先一座樓台,四下幾多亭榭。假山真水,翠竹蒼鬆。嬌花籠淺徑,嫩柳拂雕欄;平野橋東,幾朵紅梅開卸;藏春亭上,數株紫荊未吐。木香棚與盤春藤相連,千葉桃與三春柳作對,遊魚藻內驚人,粉蝶花間對舞,真是宛入仙境。
藏春亭前,師父盤坐在一隻石凳上,閉目養神。
董海川急忙上前跪地拜倒,口稱:“弟子董海川拜見師父。”
師父道:“董海川,下山時我囑咐你的話可曾記著?”
董海川道:“弟子牢記在心,不曾有半句忘記。”師父道:“我教你拳法,隻是拋磚引玉,不要專意模仿,要獨出心裁,記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出於水而寒於水。你是在北京城裏第一個帶徒傳藝的武術大師。”說完,起身離座,鏢然而去。
董海川連叫三聲師父,可是哪裏還有師父的影子。定睛一瞧,哪裏有什麼亭子,原來是一間閣房,裏麵有一張螺甸床,兩邊隔扇都是螺甸攢造,隔扇上樓台殿閣,花草翎毛。裏麵三塊梳背,都是鬆竹梅歲寒三友。掛著紫紗帳幔,錦帶銀鉤,兩邊香毯吊掛。隻見呂飛燕坐在床頭,上身穿著紫綾襖兒,米色緞紅比甲;玉色裙子下邊,露著纖纖的兩隻腳兒,穿著老鴉緞子羊皮金雲頭鞋兒,淹淹潤潤,不施脂粉,婷婷娉娉,懶染脂胭。董海川驚喜地叫一聲:“飛燕!”
那呂飛燕理也不理。董海川走上前去,哪裏是什麼呂飛燕,原來是駱少枝。她穿一件大紅遍地錦五彩妝花通袖襖,麒麟戲水圖案緞袍兒,一件玄色五彩金遍邊葫蘆鸞鳳穿花羅袍;翠藍色寬拖帶遍地榴裙。
董海川問道:“駱娘子,原來那日你並沒有過世,隻是秦大官人可苦了。”一忽兒,那駱少枝又變做刀曉鶯。
董海川問道:“刀曉鶯,你是人是鬼,如何來到這裏?……”刀曉鶯鳳目圓睜,呼地起身,董海川一個飛腳……
隻聽有人叫道:“董爺,被子蹬掉了!”
董海川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何六笑盈盈站在麵前。
何六遞給他一封書信,說道:“義和木器廠有人送信來,請你去赴宴。”
董海川望望窗外,天已大亮。他讀完書信,原來是施紀棟和陳媛媛約他去吃午飯。正好今日無事,董海川也有些惦念義女,於是向朝內大街走來。
朝內大街也是個熱鬧所在。商賈輻輳,車馬喧闐,茶樓酒肆,櫛次鱗比。路北有個孚王府,戒備森嚴。董海川按照路人指點來到義和木器廠,門口一個看門老頭問他找誰,他讓老頭進去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