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董海川威懾肅王府 沙總管愧辭北京城(2 / 2)

董海川收刀,又取過雞爪鴛鴦鉞。他吆喝一聲,擺開架勢,幾招“獨釣寒江”、“鍾馗拜壽”、“海底撈沙”、“山回路轉”,真是添彩生輝,眾人又是一片喝彩。此時坐在肅王身邊的那個瘦子可沉不住氣了,妒火上升,臉氣得豬肚色。他就是肅王府護衛總管沙彌。沙彌一招“一柱擎天”,手握一根玄武棍躍於台上。連聲叫道:“沙某陪你玩玩。”

董海川道:“咱們兩個人的兵器都塗上木炭,誰要是被炭沾身,誰就算輸。”兩個人的兵器都塗了木炭。

沙彌一招“白虹貫日”,朝董海川直劈下來。

董海川一招“倒插金針”,然後猛的收鉞,叫道:“你輸了。”

沙彌疑惑地問:“我如何輸了?”

董海川道:“你照照鏡子。”

護院取來銅鏡,沙彌一照,臉上沾了一粒炭跡,臉紅了一片,自慚而下。

董海川收鉞剛要下台,又聽見一聲大喝:“先吃老娘一槍!”

董海川一抬頭:一支六尺長的投槍呼呼從半空中飛來。董海川用手接住投槍,冷眼一瞧:對麵假山上立著一個婦人,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身著湖色衣衫兒,紫紅燈籠褲兒,這女人正是沙彌的妻子馬踏燕。

董海川運運氣,將投槍一旋,那投槍又向婦人飛去,婦人忙用手來接。誰想投槍剛離婦人有三尺遠,一個回旋,竟紮入湖中。婦人麵有愧色,隱入山石不見了。

肅王嗬嗬笑道:“這婦人是沙總管的老婆,平時就有個好勝勁兒,你不必多心。走,我請你吃午宴!”說著,挽著董海川的手往外走去。

吃過午宴,董海川隨曹化龍來到一套院,隻見兩株大銀杏樹,遮了大半個院子,院內堆著高高矮矮的山石和幾叢疏疏密密的翠竹。山石後有個不當不正的六角亭,西南一溜五間大北房。

曹化龍道:“你就住在這裏,有什麼事盡管招呼。”睡過午覺,董海川到各處轉了轉,肅王府比四爺府更有氣派,他來到湖畔劃了一會兒小船,然後回到房內。

晚上,聽更樓上鍾樓敲了三更,董海川被一陣簌簌聲驚醒。睜眼一瞧,屋內那窗紙簌簌而響,窗外有兩個人影。一時間屋內有一股異香襲來。董海川摸出一粒解丸含在口中。一會兒,見簾櫳動處,進來一個婦人,董海川一瞧,正是沙彌的妻子馬踏燕。

馬踏燕用手在董海川前晃了晃,然後回身道:“他已昏迷。”沙彌走了進來,手舉玄武棍朝董海川劈來。

董海川一個“懶驢打滾”,滾下床來,緊接著一個轉身掌,將沙彌打翻在地。

馬踏燕見勢不妙,奪門想逃,董海川一招“追風趕月”,拽住她衣襟,一個劈掛掌,也把她打翻在地。

夫妻倆見大勢已去,雙雙跪地。

沙彌哭喪著臉道:“我是逞強之人,見董爺好功夫,窩著口氣,才起了這個念頭,我家有八旬老母,病重在家,隻有我獨子子一人,看在我老母份上,饒了我們吧!”

董海川厲聲道:“練武之人最重武德,應該光明磊落,不要做陰損缺德之事,功夫不到家應該再練,何必鬥氣!好,饒了你們罷!”

沙彌、馬踏燕搗蒜般磕頭。

沙彌道:“我們永不回北京!”說罷,二人匆匆而去。

第二日果然不見了沙彌、馬踏燕的蹤跡。肅王看見他們留下的信箋,知他們已辭職而去,肅王是喜新厭舊之人,也不留戀,於是任董海川為肅王府護衛總管。曹化龍雖在肅王府當了多年教頭,但在皇會上親眼見董海川絕技,深為歎服,對肅王重用董海川沒有半句怨言。

董海川下午來到施紀棟家時,施紀棟道:“幹爹在皇會顯技,驚動天下,弟兄們都想拜您為師,學習八卦掌。”

董海川道:“我也有授藝之意,隻是發愁沒有一塊合適地方。”

施紀棟道:“尹福已跟我商量好,您不如住在我這裏。朝外大街路北有個大四合院,房主到南方住去了,委托他的內侄看管,多年無人居住。義和器廠這幾年買賣興隆。積攢一些銀兩,我決定買下那個四合院。”

這時,陳媛媛、陳玉娘兩個人遊玩歸來,看見董海川齊聲問好。

陳玉娘道:“董爺,我正要與您告別,母親前幾日托人帶來一封書信,說她想念我,我明日便要回陳家溝,楊露禪一去沒音訊,真是急死人。”

董海川說:“回去向陳家溝的弟兄們問好,我有朝一日一定前去陳家溝向他們請教武藝。”

陳玉娘笑道:“凡武林大師都是謙遜之人,你有那樣絕妙的武藝,還要汲取各個拳派之精髓,真是可敬可佩!”

董海川感慨地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能人背後有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