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社交口才妙招(1)(2 / 3)

(3)不妨用提問來開頭。提問,是有趣的開頭法。在問題提出以後,幾乎所有感興趣的人都會去思考,並產生一種要求知道正確答案的欲望,而這將能使聽眾的注意力得到迅速地集中——他們等著用你說出的答案去驗證自己的判斷。但是要注意,提出的問題不要過於簡單,要能“發人深省”引起思考,或能給聽者有所收益。

(4)製造懸念。可以通過聽眾的求知欲而造成懸念,采用此種開頭方法時可能需要一些“內幕”消息。無疑,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吸引聽眾的方法。

(5)從聽眾的利益和關心的焦點出發。有經驗的談話者,往往善於將自己的講話與聽眾的切身利益聯係起來,即使牽強一些,為了開始講話時能吸引聽眾,有時不得不有策略地繞個彎子,待聽眾興趣已起時再轉入正題。

(6)從與聽眾的共鳴說起。共同的經曆或遭遇、共同的研究專業和方向、共同的希望和展望等等,都是能夠引起聽眾共鳴的話題,以此種方式開場,常常更易於使自己被聽眾“認同”。

(7)用一句名言開場。名人名言是很好的開場白。心理學研究認為,公眾具有崇拜權威(名人是人們自認的權威)的共同心理。名人的話對聽眾來說總是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因而也最易於將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8)先讚揚聽眾。世人都愛聽讚頌之辭。因此,具體的讚揚會使聽眾很注意聽,同時,也會使講話者被認作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而被聽眾接受。

3.運用口才的最終目的是雙贏

把握對方個性和心理,在與人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知道了對方的個性,了解了對方的心理,可以更加從容的與對方交談,更易取得預期的目的,當然把握對方的個性和心理是有技巧可循的。

任何一個去牡蠣灣拜訪過羅斯福總統的人,相信都會對他博大精深的學識感佩萬分。

“不論對方是個牛仔,是個馴馬師,抑或是個政客、外交官”,曾拜訪過他的賈馬利?布瑞福先生說,“羅斯福總統都能跟他們談得非常愉快。”

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答案很簡單,每當羅斯福總統要接見某一個人的時候,他都會利用前一天的晚上,仔細地研瀆對方的個人資料,知道對方的興趣。因為他深知要得人心,就得投其所好。

這套方法,在商場上也能出奇製勝。我們拿紐約一家著名的高級麵包公司的例子來看看,就不難知道答案了。

該公司的創始人杜文諾,為了將其產品推銷至紐約一家大旅館,每周都打電話給該旅館經理,持續了4年,從不間斷,而且經常租用那家旅館的房間,希望借此做成這筆生意,但結果還是失敗了;後來他閱讀廠一些有關處理人際關係的書,於是改變戰略,決定先查出對方真正感興趣的話題,再投其所好,製造接近付方的機會:通過調查發現該旅館經理是全美餐旅業協會的會員,而且還因熱心會務,當選為該協會的會長,不淪該會在何處舉辦義賣或進行會議,他都不辭辛苦地趕去參加。

於是杜文諾再與他見麵的時候,立即以此協會為主要話題,和他聊廠起來,結果當然引起了他的興趣,還熱心地邀請他加入協會,成為他們的會員之一。當時,杜文諾從頭到尾部;未曾提到有關麵包的事,但幾天之後,那家旅館的餐飲部負責人卻打電話來,要杜文諾把麵包樣品和價目表送去給他們看看。

之前用打電話的方式和那位旅館經理攀了4年的交情,卻比不上投其所好的一席長淡。當初若非不厭其煩地去調查他的興趣所在,今天很可能仍舊一周一個電話,不得其門而人呢!

所以,對人說話應該投其所好;能夠投其所好,你的話才能在他心中發生作用。例如,對方是個好名的人,但你並未清楚了解,偏偏對他說些有利可圖的生意,即使你所講的事真有誘人的利潤,且是筆十拿九穩的投資,他也不會對你的話產生興趣,因為好名的人,並不見得好利,而你卻偏與他談利,話自然不會投機。

有一位富商原本是一個極為好利的人,如果有人向他建議致富的方法,他無不采納,但到了晚年,他的好利竟變成好名。但這種心理上的轉變並沒有人知道。這時有一個對於理財之道十分有心得的人,設法想與富商見麵,好趁機提出他的理財計劃,誰知道富商聽了卻絲毫不感興趣,待他說完,隻淡淡的回答說:“我不要再發財了,正想謀求散財之道。”他一聽,大感意外,隻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其實得此結果,還算慶幸,有時會當你是個唯利是圖的十足小人,心中萬般瞧不起你,以後你再想親近他,就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