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重要,大概是不需贅言的。每個人都會有人際關係,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是成功的,而有的人卻總是失敗。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比人際關係更加複雜的東西了。好的人際可以助你成功,而壞的人際會使你一事無成。充分地把握人際,在人際關係上留有餘地,是一個人必須高度重視的。
1.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諷刺臨事用人,最簡練的話語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是十足的目光短淺。俗話說得好:“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善於求人的人,那麼就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隻有早作準備,未雨綢繆,這樣才會在急時得到幫助。
拜佛前要多燒香
人是有情之靈物,人人都難逃脫一個“情”字。在人際交往中,多注意對周圍的朋友同事做點感情投資是值得的。說得世俗一些,就是你釣不到大魚,就應該對身邊的小魚來一個“全麵撒網,重點培養”。為自己創造一個日後發展的人緣基礎。如果總是抱著“釣到的魚不用喂食”的平庸態度,很可能落得個眾叛親離,大魚釣不到,小魚也都讓你餓死了。
正所謂:“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菩薩雖靈,也不會來幫助你的。”要是你平時目中沒有菩薩,有事才去找,菩薩哪肯做被你利用的工具!所以,你敬菩薩,應該在平時燒香來表明你別無他求。不但要做到目前有菩薩,心中也要有菩薩,你的燒香,完全出於敬意,而絕不是買賣。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對你有情,自然就會幫忙。
人之相交,要靠時機,時機的遲早要靠命運。你的相識之中,有沒有懷才不遇的人?如果有,這就是冷廟。這個朋友,是個有靈的菩薩,原應該與熱廟一樣看待他。時常去燒燒香,逢到佳節,送些禮物。他是窮菩薩,你送的禮物,務求實惠,當然不會履行禮尚往來的習慣。你隻是往。他是不會來的。不是他不知道無禮,而是無力還禮,雖然他不會還禮。一旦他日後否極泰來,他第一要還的人情賬當然是你的。他有還賬的能力時,你雖然不去請,他也會自動還你。
即使他仍在坎坷中,請求他幫你辦事,他一定會盡力去完成。且不惜乞援於人,以達到還人情賬的心願。所以,冷廟燒香,是有利而穩健的人情投資。
從古至今,就是許多這樣的成功人士。像戰國之際的信陵君,是一位很善於進行感情投資的人,得到的回報也很豐厚。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年已七十,家境非常清貧,但隻做大梁城看守東門的小吏。一次,信陵君親自去拜訪,饋贈給他貴重的禮物,可他都婉言謝絕。於是,信陵君大宴賓客,等酒宴擺設好,客人坐定以後,親自帶著隨從車馬,親往東門迎接侯嬴。
侯嬴上車並不謙讓,直接坐在尊位上,一麵暗自觀察信陵君。信陵君駕馭著馬車,態度更加恭敬。
過一會兒,侯嬴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在屠宰場裏,希望能委屈您與我一同去看望他。”
信陵君就將車駕到市場裏,侯嬴下車會見自己的朋友朱亥,故意站著和朱亥談話,很久不理睬信陵君,並繼續觀察他的反應。信陵君的臉色更為溫和。
這時,信陵君家裏高朋滿座,等他回來開宴。市人都好奇地觀看信陵君駕車,信陵君的隨從暗罵侯嬴。侯嬴看到信陵君始終和顏悅色,態度誠懇恭敬,於是辭別朱亥回到車上。回到家,信陵君請侯嬴坐上尊位,並向他一一介紹在座的將相、宗室,這使賓客都為之驚訝。
宴會上信陵君站起來,到侯嬴席前敬酒祝壽。
侯嬴告訴信陵君說:“今天我讓您為難得夠多了。我不過是一個守東門抱門閂的人罷了,然而您卻親自駕著車馬,迎接於大庭廣眾之中。本來是不應該讓您這樣做的,但您卻這樣做了。我為了成就您禮賢下士的美名,所以我故意讓您和車馬久立於市區,使來往的人圍觀您。但你的態度愈加恭謹,於是市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而盛讚您是一位能禮賢下士的長者。”
這是侯嬴受到尊重後對信陵君的第一個報答。
在人際交往中,款待和送禮是進行感情投資的兩個最常用的方式,但怎麼款待,怎麼個送禮,什麼時候款待,什麼時候送禮,這裏麵很有學問。
先說請客,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交流感情和解決問題。一般來說都是酒過三巡以後,主人站起身舉起杯,點出宴會的主題。主人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進入正題,一則客人已經接受了請客的人情,二則幾杯酒入肚,賓主興致正濃,容易得到積極的回應。
事實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從阻力最小的地方開始,通過一點一滴地培養,逐步改變整個思想的。
從小的地方來,顧客到鞋店看鞋,不買不要緊,先試穿。而從大的方麵來說,王牌間諜收買可以利用的敵方機要人員,也是從偶遇或者小小的誤會開始,第二天相見,帶一瓶小香水,隻談天氣。然後逐步升級,送香水也越來越高級。然後是送花、請客、聊天,以優惠價為對象換貴重衣服,或高級汽車。終於有一天對方發現,已經離不開這些東西了。這時候再開始第二步,在不強迫的範圍,要求對方提供無關緊要的電話簿等。第三步,要新的導彈資料,要說明是賣給盟國,而不是賣給敵國。
所以說,培養感情就要充分利用火到豬頭爛的原理,從阻力最小的地方開始,做對方的工作。到最後通過利益把雙方聯係在一起。
人是有情之靈物,而人的感情可以抵禦急風驟雨,卻無法逃脫和風細雨的滋潤。
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
現代人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的,沒有時間去進行過多的應酬,然而日子慢慢變長了,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逐漸鬆懈,朋友之間也變得互相淡漠,當然這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事情再忙,也不要忘了溝通感情。
有個人剛去美國,就給朋友來信敘述道:“我們在那兒,根本就沒有什麼社交生活,我們也非常難去看看朋友,這當然是由於我們初到異境,認識的朋友並不是太多,然而後來就聽說,其他人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但我們常常和朋友通電話,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列入應酬朋友的方法,我們無事也打電話的,哪怕是寒暄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但一有事情,我們會立刻聚在一起的,如上星期一個朋友患肚子痛,我急忙打電話給友人想辦法,他以很快的速度駕駛汽車從20裏外趕到,初步診斷了一下,並認定了他患有盲腸炎,就用他的車子送朋友進醫院動手術。”
這封信給我們最大的感想應該就是:此人懂得了無事之時打電話找一些朋友,所以一旦有事,朋友便會馬上過來幫忙。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朋友,我們是否有過呢?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發生困難的時候,也許我們便會認為某人可以幫我們解決,本來想馬上找他的想法,然而到後來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我們都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他了就去找他,會不會是太唐突了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免有些後悔“平時不燒香”了。
法國有一本書名叫《政治家必備》,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的人,要想搜集每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一些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如此一來,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起總理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到未來的某個時候,他大有可能邀請你擔任一個職位。
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
唐代京城中有一位頭腦很聰明伶俐的竇公,非常善於理財,但他的財力卻綿薄,他不但很難施展賺錢本領,而且也根本沒有辦法。他就想是否能從小處賺起呢?主意拿定後,他便每日在京城中四處逛蕩,尋求賺錢門路。某日來到郊外,但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權要官宦的外宅。他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見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進,有水出,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零亂肮髒。竇公心想:發財路終於來了。水塘主人認為那是一塊不中用的地,最終以非常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又籌借了一些錢,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並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一些玫瑰。第二年春,那名權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到花園後一看,直饞得他流口水。竇公明確地知道魚兒上鉤了,馬上將此地奉送。
如此一來,兩人便成了好朋友。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一趟,宦官急忙便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多照顧。”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幾個州縣,賤買貴賣,又有官府撐腰,不到幾年的工夫便賺了一筆大錢。
回到京師的竇公已是富人了。在早些時候,他已看中了皇宮東南處一大片低窪地。正是因為那裏地勢低窪,所以地價非常便宜。竇公買到手後,雇人從鄰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後在上麵建造館驛,專門接待外國商人,並極力模仿不同國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經建成,便顧客盈門,連那些遣唐使們也樂意來往。他又辟出一條街來,建住館、賭場、雜耍場,把這條街建成“長安第一遊樂街”,日夜遊人爆滿。果然,不到幾年的工夫,竇公掙的錢數都數不清了,成了海內的首富。
竇公為了釣到宦官不惜以血本作釣餌,而且耐性也非常好,魚兒上了鉤竟也渾然不知。他的這種技巧就是“放長線,釣大魚”。許多善於放長線、釣大魚的人,當他們看到大魚上鉤時,都並不急於收線揚竿,把魚甩到岸上。他會按捺下心頭的喜悅,不慌不忙地收幾下線,慢慢把魚拉近岸邊;一旦大魚掙紮,便又放鬆釣線,讓魚遊竄幾下,再又慢慢收釣。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魚筋疲力盡,無力掙紮,才將它拉近岸邊,用提網兜拽上岸。這正如人情操縱一樣,假如追得太緊了,別人反而會一口回絕你的請求,隻有耐心地等待,才會有成功的喜訊到來。
有位小企業的董事長的交際手腕高人一籌。他長期承包那些大電器公司的工程,對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他的交際方式的過人之處在於:不僅僅奉承公司要人,而且還對年輕的職員殷勤款待。
這位董事長並不是無的放矢。事前,他一直都在想盡一切的辦法將電器公司內各員工的學曆、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和業績,作一次全麵的調查和了解,認為這個人大有可為,以後會成為該公司的要員時,不管他有多年輕,都盡心款待。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日後獲得更多的利益作準備。他明白,10個欠他人情債的人當中有9個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現在他做的是虧本生意,那麼到日後將會利滾利地收回。
因此,當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輕職員晉升為科長的時候,他馬上就會跑去慶祝,贈送一些禮物。年輕的科長,定會倍加感動,無形之中產生了感恩圖報的意識。可他卻說:“我們企業公司有今日,完全都是依靠貴公司的抬舉,所以,我向你這位優秀的職員表示謝意也是應該的。”
這樣,有朝一日當這些職員升至處長、經理等要職時,他們還會記住這位董事長的恩惠。所以,在生意競爭十分激烈的時期,許多承包商倒閉了、破產了,而這位董事長的公司卻依然生意興隆,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平常關係中投資多的緣故。
有句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綜觀這位董事長的放長線手腕,的確有他“老薑”的高明之處。同時這也正揭示出求人交友要有長遠的目光,另外還要注意有目標地長期感情投資。同時,放長線釣大魚,還必須慧眼識英雄,這樣才不至於“將心血冤枉的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後連老本都收不回”。
人際往來,幫忙是互相的。正所謂“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也就是說,不可像做生意一樣赤裸裸地,一口一個“有事嗎”、“你幫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幫你”。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要講究自自然然,不故意“打埋伏”,以免被別人想:“和他做朋友,如果沒用處,肯定會被一腳踢開!”
人際交往中,要學會給自己留下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了,要學會晴天留人情。要想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應當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未雨綢繆,這樣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2.留一點給別人
人際關係中,留一點給別人的觀念十分重要,不要小看留一點的力量,往往就是他人回報的核心關鍵。或許你不在乎留一點,甚至全然不留,但是你敢保證當你需要別人留一點給你的時候,別人會留一點給你嗎?
台灣早期股市好手陳逢源生前最有名的一句話是:“賣股票時,記得留一點給別人賺。”股市是不講情麵,不留餘地地投資市場,為什麼要留一點給別人賺?其實,留一點給別人賺,正是給自己賺錢的機會,要留給別人賺錢的機會,你才能出脫手中的股票,立刻取得現金;留一點給別人賺,別人才會接手你可能遇到的股市風險。
人與人的相處,所求的不正是留一點給別人的那份關愛與疼惜嗎?
有人說,這是爭“全贏”的競爭世紀,絕不能給對手留一絲餘地,留一點給別人不正是給別人乘虛而入的機會嗎?其實,隻要有實力,就不怕對手乘虛而入,除非自己心虛,沒有足夠的條件與能力,所以何不大方點,留一點給別人?
留一點給別人,說不定別人會留給你更多。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有一個國王帶著隨從去打獵,卻在森林中碰上狂風暴雨,國王意外地落了單,迷了路。他又餓又累,在森林中打轉。後來,他看到了一家農舍,他上前敲門,可沒有人開門,便試著推那扇搖搖欲墜的門,門開了,可農夫卻露出不友善的臉,對他大喊:“走開!走開!你要是不立刻走開,那麼我就叫狗來!”國王懇求他息怒,農夫卻更生氣了,並把國王推出了茅屋。
國王無奈地冒雨離去了,幸好碰到了一對商旅,最終才平安地返回到宮中。三天以後,國王派人召喚農夫,農夫惶恐不已,自忖道:“我不認識國王,他為什麼找我?”到了王宮,國王頭戴王冠,手拿令牌,坐在寶座上,一句話也未說就死死盯著農夫看,爾後便問他:“你認識我嗎?”這句話使農夫大驚失色,幾乎要暈厥過去。
有句俗話: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意思是說與人相處時,凡事不要做絕,記得為彼此留下餘地,以後無論在哪個場合再見麵了,都得是一團和氣,不至於見了麵就讓對方咬牙切齒。
在我們有能力的同時,當然還要記得為別人留一盞光明而溫暖的燈。這是古人一則高明的處世哲學。
清朝六尺巷的故事得到了一致的讚美,就是因為它不光代表著中國“禮”的文化傳統,還有一點就是當你想著給別人留一點麵子時,別人也會還你一個麵子。
留人情,有後路
人際關係中一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結人情,有人緣。情就是財富,人要像愛錢一樣喜歡情意,方能左右逢源。“施恩術”是人情關係學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開發利用人際關係資源最為穩妥的靈驗功夫。
戰國時,有一個名叫中山的小國。一次,中山的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正巧羊肉羹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有一個沒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馬子期,對此懷恨在心,到楚國勸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是個強國,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國王逃到國外。他發現有兩個人手拿武器跟隨他,便問:“你們來幹什麼?”兩個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因獲得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就是他的兒子。父親在臨死前囑咐,無論中山有什麼事變,我們都必須竭盡全力,不惜一切地以死報效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