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不“名”則已,一“名”驚人(1)(2 / 2)

“可口可樂”——Coca Cola的走紅與其命名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好的商標品牌名稱的命名,對產品的銷路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反,在市場營銷中,因為企業或公司商標名稱不當而對產品銷路帶來損失也是常有的事。

在日本市場,膠卷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原本有兩家公司,富士公司和櫻花公司。50年代,富士公司在膠卷市場上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隨後富士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最終戰勝櫻花公司而成為膠卷市場的主宰。櫻花公司失敗的原因並不是產品有質量問題,而是品牌名稱——櫻花。因為,在日文裏“櫻花”一詞代表軟性的、模糊的、桃色的形象;相反,“富士”一詞則使人與日本的聖山富士山發生聯想。櫻花公司的櫻花牌膠卷受櫻花這一不幸形象的影響,時常日漸萎縮,各種廣告宣傳均無濟於事,隻好節節敗退,把市場讓給富士公司。

1955年,福特汽車公司推出價格在20400—24000美元的中檔轎車。哥倫比亞大學受委托應用調查研究為新車命名品牌。在輿論調查和動機調查的基礎上,專家們收集了上萬種品牌設計,並從中選出4個提交公司決策會議擇。

然而,專家們的意見遭到了冷落,新車型選用了由福特的幾個孩子提議的其父親EDSEL(艾德賽爾)的名字為品牌名稱。這一品牌名稱恰好與美國強行推銷的一種止咳藥“哈德賽爾”相似,使人產生反向聯想。結果從1959年11月開始的兩年時間裏,該車型僅賣出11萬量,最後隻好停止生產,損失近10億。

早在醫學界將先天免疫不全症簡稱為愛滋病(AIDS)之前的二三十年,“艾茲”(AYDS)公司就已經用“艾茲”的名字生產減肥糖果和薄餅了。本來,當醫學界將先天免疫不全這種致命疾病冠上同音的“愛滋”之後,“艾茲”公司明智的作風應當是再取新名,然而公司並沒有這樣做,結果可想而知,一聯想到那可怕的絕症,誰還敢問津公司的產品?最後公司隻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品牌銷聲匿跡。

以上實例有失敗有成功,不過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名稱絕非無關緊要!據美國一家權威性調查機構調查資料表明:有36%的品牌名嚴重影響銷售;有52%的品牌名對銷售沒多大幫助;隻有12%的品牌名能實際幫助銷售。這說明,選擇和設計一個有聲譽的商標品牌名對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二、改名現象透視

莎士比亞有句名言:玫瑰不論取什麼名字,聞起來都是香的。其實這句話未必正確。試想,如果玫瑰換了另外的名字,你聞起來可能就永遠趕不上原來你心目中那枝玫瑰的芳香了。由此可見,一個好的名字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的感覺,給企業帶來強大的促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