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繼續向一條山進發,到達寺爾灘,距前線約十裏許。馬元海登上一處土丘,下達攻擊命令。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馬步鑾團取右路,馬忠義團取左路,中路以馬彪旅為主力。各路自行布置。所有各縣民團,各隨原配備部隊並進,策應部隊。不久,槍聲密集,各路先頭部隊已與紅軍前哨接觸。一條山煙火彌漫,戰鬥激烈,既至日落,各路進攻部隊毫無進展。馬元海遂將主力部隊和民團,撤退至一條山北部三四裏的一道幹河灘。紅軍發現我軍主力所在,即於夜晚展開猛擊,我軍即行後撤。馬元海派出副官賈屏藩率士兵數人,與一條山被圍的馬進昌團聯絡,中途被紅軍擊傷臂部。不久,馬步青部馬祿旅也趕抵一條山,配合馬元海部各路兵力複行進攻。戰事激烈,雙方處於膠著狀態。第三日,騎五師少將參謀長馬廷祥被紅軍擊中頭部斃命。
聚集於幹河灘的我方部隊,曆時七八日之久。交通線悉被紅軍切斷,彈藥、糧草無法補給,特別是飲水更成嚴重問題,馬嘶人竭,群情惶惶。其後,馬元海發動猛攻,又被紅軍迎頭擊潰。正在危急之中,忽報紅軍向西挺進。馬元海即於16日占據了一條山。我們進入街衢時,雙方巷戰遺跡,清晰在目,斷垣殘壁,彈痕曆曆。但見滿牆大都寫著“紅軍北上抗日”等標語,並書有“紅軍第四方麵軍先遣軍政委陳昌浩,司令員徐向前”的落款。一座堡院裏發現紅軍傷員十多人,還有已犧牲的戰士屍體十多具。
紅軍放棄一條山向西挺進,我方人馬亦隨之尾追。第一夜我軍拉成長隊,無行軍次序,無紀律陣容,如螞蟻搬家一樣,在漫無道路的沙石草叢中前進。火把篝火,滿天通紅,星月失色。在我們的左側,也有一道火龍,人馬滾滾,與我們同方向齊頭並進,相距大約兩三百米。初以為是我們自己的部隊,互相探詢,才知道那是共產黨部隊,於是乎大家的毛骨為之悚然。出乎意料的是,雙方都沒有開槍。行進間得到消息,在大拉排一帶堵擊紅軍的騎五師馬呈祥手槍團,一□□師三□□旅馬全義團,陳嘉禾團,民和、樂都、互助等縣民團,都被紅軍擊潰,傷亡慘重。大軍隻顧向西尾追,有些單位沒有接到西行命令,因此軍醫院醫官羅禹民被紅軍生俘,後又得以放還。放還羅禹民者係紅軍一位姓吳的女幹部(紅九軍敵工部副部長吳仲廉)。河西戰役結束之後,紅軍被俘人員內有放還羅禹民的吳姓幹部。羅禹民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想盡一切辦法將吳姓女戰俘營救出來,延養於家,旋又設法送出虎口。
§§第三章 兵殤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