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現敵馬彪騎兵旅從永昌一帶西進,徐、陳兩首長決定由王樹聲帶紅九軍去山丹東水泉子地區設伏殲滅該敵,結果設伏被敵發現,殲滅計劃沒有實現。
夜,寂靜,隻有寒風在這空曠的小城拉著呼哨……老遠的地方,狗在叫,頑強地毫不疲倦地叫著。犬吠聲停了,就聽見槍聲砰砰在響,於是狗又叫起來。
董振堂檢查突擊準備情況,來到三十七團。“咣當!”一把剛剛磨過的鬼頭刀閃著寒光被拋擲在地上。十三師師長兼三十七團團長李連祥挽著袖子站起,急不可耐地說:“軍長,讓我們上陣吧!蹲在城裏聽槍聲,這種‘清福’我可享受不了!”李連祥跟隨董振堂參加過寧都起義,現在又是殺敵上疆場的時候了,他的熱血早已沸騰。看著李連祥臉上蕩漾著毫無畏懼的剛毅,董振堂忍不住上前握著他的手說:“仗有的是,即使我們不打,敵人也纏住不放。現在你們的任務是抓緊時間休息,抓緊時間準備!”
翌日。嘹亮的衝鋒號響徹雲霄,震蕩著山丹。城牆上負責掩護衝鋒的機槍“噠噠噠,噠噠噠”猛烈射擊。敵人的威勢一時間被壓下去了。
李連樣舉著駁殼槍,身後狂飆似的跟著一群紅軍戰士。紅三十七、紅三十九團像決堤的洪水,從東門噴湧而出,□入敵陣。圍城的敵人猝不及防,四散逃奔。紅軍戰士寸步不讓,直追到長城腳下,占領一道沙梁。
突擊部隊立足未穩,敵人騎兵已經開始全線逆襲,滾滾而來。迅即,沙塵飛揚,伴隨陣陣人喊馬嘶混雜的聲浪。
突擊部隊無險憑抵,敵騎衝上沙梁,左殺右砍。李連祥射出手槍中的最後一粒子彈,將槍拋開,“哢嚓”一下從背上拔出鬼頭刀,跳到衝過來的馬家兵正麵,動作比鷹隼還要迅猛,比獅子還要無畏。他揮刀猛砍,穿著黑色服裝的馬家兵倒栽下馬。馬家騎兵呐喊著圍住了他。馬刀閃著寒光,向他頭上猛擊。
李連祥,這位在寧都暴動的槍聲中走進紅軍行列的勇士,臉上平靜而淡漠。他汩汩流淌的血液灑在長城腳下,嵌進壯猛的風土之中。
長城腳下,數百名紅軍指戰員橫臥大野,仰麵青天。
站在東城門樓指揮戰鬥的董振堂見此情景,兩道眉毛不住地聳動,淚水幾乎奔湧而出。他當即命令紅四十五團派兩個營出擊,截阻敵人,掩護紅三十七、紅三十九團殘部撤進城中。
悲壯的瞬間過去了,四野趨於寂靜。萬裏長城,貯藏著蒼茫曆史的萬裏長城,從此也貯藏下了紅軍不屈不撓創造的無數激越和奮爭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