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進受阻,折而西返(3 / 3)

(三)敵集團騎兵行速,我則笨重至極,即用急行軍、夜行軍亦難擺脫敵人。敵住下則守堡塞,不易攻擊。這帶地道路少糧有限製,調動敵亦難。西路軍欲完成東進任務,必須克服地形上的諸多困難,延長時間以達到黃河。

(四)西安局麵發展如何?胡、毛、關南移,朱紹良為三集團軍總司令,是否或馬上爆發戰爭可能,如攻蘭州,於學忠態度如何,馬鴻逵、馬鴻賓態度與兵力位置各方情況,新疆態度如何,請常告。

(五)我方基本上堅決執行東進計劃,但因情況變化可能折轉西進,或取民勤搶占定遠營,或繞道大通再到西寧或平番。

(六)五軍過黃河時三千一百人槍……現餘人千七百,內非戰人員約八百,槍五百,彈每槍二三粒。西路軍已集中,隨彩病員一千,婦一千,小孩殘廢三百,如安下即被殺害,安下又趕來,隨行笨重。西路軍全人數一萬四千餘,內戰鬥部隊不及五分之二。全部電池隻能用一個月。

(引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52頁)

同日24時,軍委主席團致電徐、陳:

一、你們行動方針以便利擊敵保存實力為目的,行動方向由你們自決。

二、如你們決定東進,我們是讚成的,當派三十二軍、二十八軍適時到靖遠河邊策應你們過河。

三、為便利作戰計劃,彩病、小孩、婦女,望設法就地安置。

(引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54頁)

1月25日,中央軍委電示西路軍,通報了中共與國民黨談判情況:“蔣已允紅軍主力駐陝北,一部駐陝南,西路軍駐涼州以西,事實上停止‘剿共’,但此種允諾,尚待充分保證。蔣仍有分化張楊,繼續剿共戰爭可能,特別是西路軍所處現狀,估計‘二馬’仍不會停止對你們的追堵。”“我們雖以各方用力設法援助西路軍,但唯一的仍須依靠你們,用自力在戰勝‘二馬’條件下完成你們的東進任務。”“在騎兵追堵下,欲圖急行避戰達到東進,危險較大,應集結全軍,切忌分散,用堅決的戰鬥來完成東進。”

1月27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致中央軍委(萬萬火急)電:

甲、敵已備於東,馬上東進不易,宜在甘州以西周轉一時,求各個擊敵……萬一東北地區受阻,可否即在現地區爭取時間。東進外(援)必不可靠,可否再從遠方,從新疆方麵應援。

乙、實情望今夜速實告,以便可東則東,可西則西,接濟無望即不能到安西。

(引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60頁)

第二天,毛澤東電告周恩來、博古:“西路軍東進至山丹(應為臨澤)之沙和堡,敵集中防堵,又不能東進,在該地回旋一時期,相機消滅敵人。近日打一勝仗,繳槍二百餘支。”

西洞堡之戰以後,敵人放棄緊跟紅軍突襲的做法,改為東麵據堡防守、集兵堵截。西路軍若繼續東進,必將麵臨敵堡難克,與以騎兵為主的敵人進行野外決戰的不利局麵。徐、陳當即改變部署,計劃先調動東麵敵人,然後執行東進計劃。西路軍1月28日折而西返,進駐倪家營子。

全軍回師倪家營子,紅九軍為前衛,總直屬隊隨後跟進,紅三十軍在後衛掩護,並牽製敵人。前衛和總直屬隊出發後的第二天拂曉,紅三十軍首長忽然接到一份電報:

程軍長:

李政委:

總直已抵甘浚堡一帶,請速率部西進。

總指揮徐向前

政治委員陳昌浩

×月×日

李先念政委、程世才代軍長、李天煥主任看到電報後,都感到很奇怪。行動之前,任務、時間以及行進序列都已分配好了,現在既無變動打電報做什麼?一般聯係嗎?似無必要。然而,這是用密碼拍來的,也不容輕易置疑。

電報從程代軍長手裏傳到李政委手裏,從李政委手裏又傳到了李主任手裏……

“通常總部來電,直呼名姓,從來不加職銜,這次為什麼例外了呢?”程世才遲疑地說。

“這裏也不對頭!我們打電報不都是以代字表明日期嗎?這兒卻是直寫的。”李先念把電報接過去,指著下款說。

“電文的語氣,也與以往的不一樣!”李天煥兩眼注視著電報搖了搖頭說。

“必須查明情況!”李政委結論似的說。

他們馬上派出一隊騎兵前去偵察,結果發現敵人在半途設下埋伏。

半夜,接連有好幾個總直屬隊被打散的人員跑到紅三十軍駐地。根據來人報告:前衛軍和總直屬隊頭天出發到龍首堡宿營,敵人趕來圍攻了一天,突圍出來又中敵埋伏,隊形被打亂了三次,傷亡很大,損失電台一部。

李先念、程世才等肯定電報是敵人的陰謀。因此,當夜按兵不動,第二天出發,第三天到達倪家營子與紅九軍和總直屬隊會合。到總部一了解,那份電報果然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