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八十八師政委鄭維山――
晚10點鍾光景,我和警衛員、秘書三人又遇到我軍一些零散人員――副師長熊德臣、師經理部長葉永鬆、二六八團政委徐金書,還有八十九師師長邵烈坤、師政治部主任裴壽月等人,都蹲在一座小山上。
我驚奇地問:“你們怎麼在這裏,部隊呢?”
“部隊被衝散了!”他們煩惱地說。
我又問:“總指揮他們呢?”
他們說:“走了。”
我再問:“軍政委他們呢?”
他們答說:“不曉得在哪裏。”
我問他們:“在這裏幹什麼?”
他們說:“準備找援西軍去。”
他們是隨主力行動的,我沒有理由不信他們的話。後來我才弄清楚,我軍主力也遭到騎匪襲擊。熊德臣他們是在混戰中與部隊失去了聯係,也不曉得石窩會議和全軍編成左右兩個支隊,分頭突圍的決定。這樣,我們就聚在一起,依星辰判定方位,朝東北方向走。第二天白天,突遇搜山騎匪,又把我們衝散。
3月15日,西路軍工作委員會致電軍委主席團、黨中央:
(一)為適應目前戰略環境,為保存力量,分為三大支隊活動。張榮率十五團及彩病號及特務團一部為一支隊,約一千餘人,槍百餘;樹聲率二十團及騎兵兩連共約七百人為一支隊;先念率三十軍之基本主力約五個營為一支隊,工委會隨此支隊行動。今晨到祁連山腳的番人地區,距龍首堡約兩天路,地形險要。明日擬在此休息。
(二)現馬敵仍以全力對付我們,現因我軍分散活動,彼亦分散兵力。
(三)地形及糧食、彈藥沒法解決,刻下不能(有)較大的活動,且難持久。
(四)我們極望援西軍迅速渡河,以達配合主力消滅“二馬”,決定甘北之目的。如何請示。
(引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13頁)
3月17日,中央及軍委複電李先念、李卓然:
甲、同意你們成立工委會,並分為三路遊擊。
乙、你們應以主動的遊擊戰爭,獨立爭取自己的生存及發展,反對過去靠人而不靠己被動而非主動的機會主義路線,過去領導一貫違反中央及軍委指示,致陷西路軍於今日地位。你們應該堅決反對此種錯誤路線,而在新的精神上執行主動的依靠自己與群眾力量的方針。
丙、東北軍調豫、皖,蘭州、平涼、固原等處由中央軍接防,我們四軍、三十一軍現到鎮原不能西進。
丁、顧祝同已電“二馬”停戰,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此,你們行動應完全放在獨立自主的方針上麵。
(引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上,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15頁)
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的這份電報,批評西路軍領導人是“機會主義路線”錯誤,批評西路軍“過去領導一貫違反中央及軍委指示”,因而“致陷西路軍於今日地位”。這對遵循中央及軍委指示行動的西路軍主要領導人徐向前、陳昌浩公平嗎?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中國革命史的西路軍21800餘名將士公平嗎?對長眠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中的西路軍萬千英烈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