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子彈,一杆槍三發(2 / 2)

艱苦卓絕的半個月過去了,掩護任務可以結束了。

那一夜,沒有月亮,夜色沉沉。大家饑寒疲憊,累得癱成一團,拾來些幹樹枝升起篝火。升明火是違反紀律的,但看到同誌們凍得累得那個樣子,耿萬福心一軟,默許了。

篝火升起來了,搖曳在蒼茫的夜色中。古老的樹幹和殘莊都在火光中倒成圍牆般深不可測的影子,好紛亂,又好陰森。遠處跑來一個人,大家都有些緊張。那人跑到跟前,原來是另一遊擊小組的一位小鬼,也就有十五六歲的樣子。

小鬼坐在他們身旁,一邊往篝火裏添幹樹枝,一邊小聲說:“這樣下去會吃不消的,不如到那邊去!”

風暴般的憤怒充斥了每一個人的心,老曾嗖地拔出駁殼槍。小鬼嚇得臉都白了,支支吾吾地說:“別,別這樣,我也是為你們好呀!”

耿萬福上前製止住老曾。“別開槍,會引來敵人的,再說他還是個孩子!”

大家趕緊熄火轉移。火還沒滅,敵人便喊著衝上來了。

耿萬福估計敵人是小鬼引來的,心裏好不氣惱,但又不容細辨,馬上喊:“散開跑,出山見!”

耿萬福一出山便被馬家軍抓住,同許多被俘的遊擊隊員一起,被押到敵人司令部的大門外,周圍是荷槍實彈的馬家兵。

馬家兵的一位大官背著手站在大家麵前,說:“我今年快五十了,還沒有兒子,絕不幹那傷天害理之事,你們誰是當官的站出來,誰是文書和機槍手,我絕不會虧待的。”

半天沒人動一下,幾個馬家軍官走到大家中間“挑選”,鄭維俱、劉義被“挑”了出來。

一個馬家軍官走到耿萬福跟前,上下打量一番問:“你是幹什麼的?”

“工人!”耿萬福冷靜地回答。

“工人?工人穿這麼好?”

“我是縫紉工人,為了做活方便。”

馬家軍官將信將疑,從大門內叫來一位紅軍,要當場對證。那位戰友剛一走出大門,耿萬福便搶先嚷道:“我是縫紉工人,不信問他們!”出來的同誌馬上隨聲附和。

他們被分成幹部、士兵兩個隊伍,耿萬福被帶到戰士這邊。耿萬福的衣服被扒光,大衣被馬家軍一個排長搶去,換給他一件“皮襖”,破舊得隻有一個光皮板,油光光的似乎穿了兩三輩了。

耿萬福不久被押解到永登“補充團”,在飽受折磨之後從“補充團”逃出,曆經艱辛回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