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內在魅力:展現自我的個性(1)(3 / 3)

的心情。這種將心中由黑暗改變成光明的方法,會慢慢地改變周圍的環境或條件。相反地,不想求改變,心理一直失望地認為“我的環境不好,條件也不好”的話,就很難以轉變成好的環境或條件。所以我們應該抱持“環境或條件雖然不好,我也要做做看”這種心情而去奮鬥。如此,就會在心底播下好的種子,並且由於這樣的作用,環境或條件就會慢慢地變好。

當然隻靠明朗的心情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邊努力並一邊有“我要做給你看”、“我很想做”、“我一定要做”的這種思想才行。希望和努力能夠為你打開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

努力而無法成功的人也很多。原因之一是這種人沒有抱著“我一定要做給你看”、“我一定要成功”的心情去努力。努力,加上信念,並一直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你會踏上一條新的道路。

本來被你認為“那麼厚重,大概沒辦法打破”的一道牆,總有一天會在你眼前突然崩潰下來的。縱使身處苦難中,也能夠忘記苦難,這才是開拓新道路應具有的心情。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曾經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但那些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未來將有什麼偉大的事業等待著我們去開創,是誰都無法預測到的。

3塑造自信、自強的個性

成功學大師奧裏森·馬爾博士說:“心理貧血、精神缺鈣的人是心理誤區的奴仆,不但事業不會成功,在生活中也是一個糊塗蟲。”

在我們周圍經常聽到父母和教師這樣教誨孩子:“要聽話,做個乖孩子。”這樣的教誨並沒有錯,但是,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總是反複告誡孩子:你在芸芸眾生中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你一定要聽大人的話,千萬不要有出格的行為,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於是,許多小孩,甚至成年人也往往覺得自己渺小,無法冒險,也不敢冒險,一切聽從別人的擺布。但是,人是萬物之靈,每個人都與別人不相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想、感受和經曆。因此,隻有努力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脫穎而出。如果一個人過分地注重別人的評價,陷入怕別人責怪、被人誤解的心理怪圈,過分地與他人保持一致,沒有創新,陷入雖然無功但也無過的泥淖中,那麼,這個人必定是碌碌無為的人,失去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