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個自由的詩人,她像一位心靈的捕手;他不受世俗牽絆,她一直都在世俗的規矩當中,十多年的靈魂相伴才成就這一對佳偶。
他們的婚禮像是成功的慶典,但是成功對他們來說不是功名利祿,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愛情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他們的婚禮是成功的宣言也是愛情的華章。
這個時代有一種“蓋茨式”效應,無論王石、潘石屹、馬雲、紮克伯格、喬布斯……都不是校園裏中規中矩的傑出人物,都是憑借自己的能力改變這個時代的人物。呂良也是這樣的一位創造者。
呂良家住傳統的陝西窯洞,冬暖夏涼,黃河邊有他整個自由的童年記憶。他家以前從來沒有出過大學生,他是家裏唯一一個喜歡看書的孩子。家裏異常困難的時候,晚上隻能點煤油燈,大家入睡後呂良還想再看書,於是他就悄悄點亮了煤油燈,每次被爺爺發現後就會遭受一頓狠打。因為點煤油燈的原因,他鼻孔裏長期都是黑糊糊的,被孩子們嘲笑,但是他絲毫不介意。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悟性,他考上了重點大學,進入高等學府。
他並不像大多數活躍在學校裏的拔尖生那樣急功近利——忙於社團活動,忙於成績爭取獎學金,忙於幹部稱號帶來的加分,忙於僅有的幾個保研名額。大學四年,他隻願做一件事,那就是“讀書”。
中國的、外國的,古典的、現代的,文言文、白話文……他把圖書館翻了個底朝天。除了喜歡的教授的課程,他很少出現在課堂上。這樣的狀態難免不掛科,但是他絲毫不在意。在學校裏就隻身一人遨遊書海,和書中的人交朋友,和書中的人物進行辯論,讀書占據了整個大學時光。
古往今來、時勢變遷、文學的雅致、哲學的洞明、曆史的睿智,他都是侃侃而談。這些遊弋在精神層麵的享受讓他很自由。他的論點一針見血,辛辣老到,讓教授喜出望外,讓同學們稱讚不已。
大學畢業的時候,一位教授邀請他讀研究生,讓他走科研道路,但他還是選擇了其他道路。他因為有些科目沒有修夠學分,最後連結業證都沒有領到。但是對於他來說,這件事完全不重要,他絲毫不在意,同學問起來的時候他總是笑笑。最後他赤條條無牽掛地離開學校往北京走了。
對於他來說,畢業最重要的收獲就是愛情。他獨特的學術觀點和傑出的思辨能力吸引了一個名叫施漣漪的學妹。大學期間他隻參加了一個社團,那就是讀書會。這個社團正好是由施漣漪來主持的。
施漪漣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圓潤白皙,談吐雅致,有一種鄰家妹妹的感覺。她剪了齊耳的短發,擁有江南女子的寧靜與雅致,她有自己的思想,獨立而堅韌,身上有一種超越她年紀的成熟和穩重。
每一次她主持讀書會總是不慌不忙,有條不紊,開會前都會準備好議程和時間節點。讀書會的規則很明晰,每一期發言最有創新點、學術價值的講者,就會成為學院周刊的采訪對象。他們運用論壇、周刊促進學術觀點的交流和發展。
施漣漪和多數女孩一樣,崇拜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內很專業的男生。呂良平時衣著樸素幹淨,講起學術觀點縱橫捭闔、慷慨激昂。時而辛辣老到,時而新穎別致,時而充滿人文關懷……她流連在他主導的談話內容中,每一次都像發現了寶藏一樣欣喜萬分。每一次呂良講話的時候,施漣漪總會聽得很入神。曾經有一次,呂良講完觀點後坐下許久,施漣漪還看著呂良,有些入神,直到有人起哄,施漣漪才回神過來低頭靦腆地笑了。
施漣漪沒有主動找過呂良學長,有時候讀書會結束了,幾個人還意猶未盡,就相約校園裏的餐廳一起吃飯,一起分享。在相互分享觀點的過程中,呂良發現施漣漪懂得他的觀點,而且很有悟性,一點就通。每一次跟施漣漪溝通的時候,他都會發現她的閱讀量在穩步提升,新穎的想法也會自然湧現。兩人也會因為某一個論點爭論很久,翻查圖書館中各類資料,找到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然後進行思維上的碰撞,一場激烈的唇槍舌劍反而增進了兩人的感情。一來一往的論戰是兩人智慧的交鋒,雖然施漣漪多數時間都略遜一籌,但是她成長的速度還是讓呂良驚歎。
兩人在交流中慢慢形成了默契和愛慕,呂良平時不愛多說話,但是一直很照顧施漣漪。社團有活動他都爭當苦力,冬天來了,他會尋覓最棒的烤紅薯給她送去,他在圖書館裏看著書偶爾困乏睡著了,總是會被施漣漪敲醒。
那一年秋天,兩人飯後一起約著走到山頂的老圖書館,站在圖書館外麵的平台遠眺,整個山林秋色燦爛,黃色銀杏金燦燦的,偏紅色的樹葉像紅雲一樣絢麗奪目,綠色零星點綴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漣漪看著身邊的呂良,然後終於鼓起勇氣說:“學長,你覺得我怎麼樣?”
呂良打趣地開玩笑說:“什麼怎麼樣?你又不是產品,難道我還要寫個測評?”
漣漪說:“學長,做我男朋友吧?我是認真的。”
呂良見漣漪的口吻和表情很慎重,突然不知所措,忙說:“今天不是愚人節哦,你別耍我……”
漣漪說:“笨,我一個女孩子開口說了,你不答應就算了。”
呂良忙說:“別別別,你讓我多享受一下勝利果實的甜味嘛!”
“學長,什麼意思?”
“其實我也想說同樣的話,隻是你搶了先機。”呂良笑了,很認真地看著漣漪,“你暗中喜歡我多久了?”呂良接著很俏皮地問。
“喂……”漣漪有些害羞。
呂良牽起漣漪的手,拉著她走入浪漫秋天的校園。兩個人在即將畢業的時候終於明確了關係。他們以情侶的身份度過了大四下學期,轉眼間就要畢業了。其他人的大學畢業是以喧鬧釋放的娛樂來收尾的,呂良的大學畢業卻是以一把蒲扇、幾本書來收尾的。他很淡然地麵對周遭發生的一切。最後,他選擇了到北京發展。那天在火車站的時候,呂良隻提了一隻箱子,然後苦笑著對漣漪說:“看,讀完四年,我隻有這隻箱子裏的東西和我肚子裏的墨水,其他一無所有。”
漣漪笑了笑:“我不重要嗎?你還有我啊。”
呂良看著漣漪,她清澈的眼眸裏是自己的倒影,他覺得很欣慰,默默說了一句:“隻要有你就很幸福了。”漣漪是唯一能夠懂得他的人。
異地戀沒有對兩人的情感帶來多大的困難,他們各自都忙於自己的事情,也耐得住寂寞。施漣漪忙於保送研究生的準備,呂良也忙著在北京尋覓合適自己的工作。兩人也不焦灼,施漣漪懂得他心中的那些才華與思慮。一個在塵世間修行,一個在書本中修行,兩人在尋覓各自的道,都懂得孤獨中靜守,喧鬧中旁觀,不為浮華所動,不受變遷驚擾,這種默契讓兩人擁有彼此,其他人無法闖入其中,也無法懂得這種微妙的靈犀。
呂良在北京打拚的日子裏,住在一個有很多公共床位的房間中。
一個房間就像宿舍一樣放滿了三四個上下鋪,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住著14個人。一個公共空間裏,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這些舍友有來自附近高等學院的畢業生,非常注重儀表,每天起得很晚,然後耗費一個半小時時間裝扮自己,期待能夠交上好運,過上富裕自由的生活;有從農村來的勤奮憨厚的小夥,經常關注的就是樓下新鮮的饅頭出爐,或者是理發店的妹子;也有很多來自北京郊區的年輕小夥,他們每天都沉溺在網遊裏卻跟家裏人說在念書,空閑的時候跑跑物流掙一點零散的錢。
呂良感知著周圍的一切,以開放的心態麵對各種舍友,他按時出門找工作,回到床位梳洗之後開始閱讀,這個世界的喧囂和繁華隻看在眼中。施漣漪有時候晚上會給他打電話,兩人談天說地,學術的、生活的都能成為聊不完的談資。
沒過多久,施漣漪就保研成功了,來到天津。而呂良憑借自己的口才和文案策劃能力應聘到一家正在崛起的遊戲公司上班。他租下了三室一廳裏的一間大臥房,打算改善一下居住條件。雖然仍然與陌生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是終於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呂良的工作和生活逐漸進入了正軌,他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創作遊戲當中。
那是初秋的一天,下午突然雷陣雨來襲,整個天幕暗了下來,呂良正在落地窗前方跟同事看著窗外極速變幻的彌漫烏雲。突然間他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施漣漪打來的,他正想很驚喜地告訴她窗外的變化,她就說:“我本來站在你們樓下,剛剛還是豔陽高照,這會兒突然間下雨了,我想等你下班給你驚喜,這會兒隻好找個能避雨的地方了,北京的天氣還真是很奇怪……”
呂良跑下去的時候看見漣漪提著背包,站在門口瑟瑟發抖。秋天的北京還是有一絲涼意,更何況突然間大雨來襲淋濕了衣裳。呂良很心疼地拿過她的包包,帶著她去了旁邊的星巴克,親昵地說:“看你傻樣,蠻可愛。”
施漣漪笑著說:“誰傻了?”她笑得還是那麼爽朗,纖塵不染的眼眸裏都是他的倒影。
呂良看著漣漪,心裏很知足,眼前這位大美女不乏追求者,新聞學院的校草、外語係的富二代以及帥氣的籃球隊隊長都對她表白過,可她直接就給拒絕了。其實憑借施漣漪的長相、氣質和才幹,她完全可以找到一個帥氣且富有的男朋友。但是漣漪不喜歡那樣的生活,她也不會選擇那樣的生活,她隻想選擇呂良,她就是喜歡他的才華,他那無窮無盡的智慧讓她著迷。
那天呂良匆匆下班,衝到咖啡館,施漣漪已經坐在門邊的沙發上睡著了。呂良很心疼地脫下外套輕輕為她蓋上,在一旁抽出公文包裏的書靜靜地坐著,一邊翻看一邊等待她醒來。他知道施漣漪平時趕論文和考試一直都很累。而保研成功後,她又想趁著畢業前一段空閑時間來陪伴呂良幾天,她的溫柔貼心讓他很感動。漣漪醒來時看見呂良在身邊看書,就緩緩問:“等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