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在統治期間創建了第一支規模可觀的俄國海軍,並且按西方的形式對軍隊進行改編,配備軍服和現代火器,實行西方式的軍事訓練法。彼得也使俄國的民政發生了很多變化,其中包括一項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務員要根據其工作表現,而不是世襲地位。
在社會問題上,彼得也主張實行西方化。他頒布法令:規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雖然他後來對此項法令作了修改),要求宮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煙和喝咖啡。雖然他製定的政策有許多在當時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但是這些政策帶來了長期的影響: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麵都順應了西方的風俗和文化。
彼得認為俄國正教會是一股落後的、反動的勢力。彼得成功地對正教會實行了部分改組,並在很大的程度上獲得了對它的控製。彼得在俄國創辦非宗教學校,鼓勵發展科學。他還引進了歐洲通行的儒略曆,並使俄文字母現代化。在他的統治期間,俄國創辦了第一家報紙。
除了所有這些內務改革外,彼得還對外交政策實行改革,這對未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領導下,俄國在南部與土耳其交戰,在北部與瑞典交戰。與土耳其初戰告捷,於1696年攻克了亞速港,從而在某方麵來說給俄國開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統治晚期,土耳其在戰鬥中占了上風,1711年他被迫把亞速港交還給土耳其。後來,又發生了同瑞典的戰爭,取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打敗瑞典軍隊後,俄國躍居到了歐洲強國之列。彼得在戰後也被樞密院尊稱為“大帝”和“祖國之父”,俄國也正式改稱為“俄羅斯帝國”。
不久,彼得在涅瓦河兩岸,即在征服瑞典所獲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聖彼得堡。1721年他把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從此,聖彼得堡就成了俄國與西歐交往的主要城市。
彼得當然要為他推行的許多國內政策和多次展開的對外戰爭付出很大的代價,不可避免地要強行增收賦稅。高稅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許多俄國人,出現了幾起叛亂事件,但是都被彼得無情地鎮壓下去了。雖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時期就有許多敵手,但是人們都一致認為彼得是俄國沙皇中最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