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晃一槍,從容破局(2 / 3)

上聯:不典不經格外文章圈外句。下聯: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鏡中天。橫批:中和且平。

鄭道抬頭仰望沈家高聳的屋簷,心想還是中式風格更典雅拙樸,真正的高門望族,向來在低調中隱約透露出奢華和富貴,含而不露,藏而不顯,正合中正平和的天道。剛在門口站了一站,門打開,沈向葳就迎了出來。一身白裙的沈向葳,就如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在陽光下閃耀光芒,風一般來到了鄭道麵前。“你怎麼才來?等你半天了。不對,你怎麼進來了?沒有預約不打電話,不是小區住戶是無法進入書香世家的。”沈向葳有幾天沒見鄭道了,也不知為何,一見鄭道就心生歡喜,就想說個不停。鄭道卻不說話,暗中打量沈向葳幾眼。和上次相見時相比,她的氣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依然可以看出氣血不暢,在生機勃勃的夏天,生命力卻還是如黃昏的森林一般暮色沉沉,表麵上的神采飛揚掩蓋不了眉宇間的衰敗氣象。鄭道抓住了沈向葳的胳膊,觸手之處,冰涼無比,他心中微歎一聲,沈向葳體質天生古怪,病情也是讓人無法找到根源。人體是一台極其精密的儀器,有許多疾病來無影去無蹤,不知道怎麼產生又不知道怎麼消失了。許多典籍中記載的許多疑難雜症,病情之古怪,症狀之離奇,匪夷所思,許多名醫別說有醫治之法了,連聽都沒有聽過。有太多無法想象的個例怪病湮沒在了人類的時間長河中,因為隻是偶然出現,在沒有明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之前,病人就死掉了,所以有太多的病症即使是最全麵的典籍也沒有記載。以鄭道的博覽群書的知識儲備,到底沈向葳得的是什麼病,他也不得而知。“姐夫……”鄭道還沒有來得及和沈向葳說話,沈向蕤衝了出來,一把拉過鄭道,“上次你收拾的熊達,還記得不?這家夥還不服氣,說要再找人收拾你,結果我爸出麵和他爸熊正元聊了聊,他就什麼話都不說了。不過有這樣一件事情你得注意一下,熊正元和王淞的爸爸王安逸不和,既然熊達沒辦法拿你出氣,當時王淞又在場,熊正元可能要找王安逸的麻煩……”鄭道點了點頭,也沒多想。他和王淞關係是不錯,和王安逸卻沒有什麼來往,連王淞家也沒有去過一次,隻在學校裏見過王安逸一麵。再者在他的層次,王安逸和熊正元之間的矛盾,不是他所需要關心的問題,也不夠資格關心。“姐夫,你什麼時候教我幾手?你太厲害了,我天天在做夢夢到自己成為可以一拳打飛別人的超級高手。”沈向蕤對鄭道的興趣之大,就如同見到一個可以開發的寶藏一樣,他拉住鄭道的胳膊不肯放開,“姐夫,你告訴我,你練的是不是太極?”“滾一邊兒去,別搗亂。”沈向葳怒了,一把推開沈向蕤,“隨隨便便叫別人姐夫,你還有人性,還有原則,還有底線嗎?姐姐就這麼廉價,你說賣就能賣?”沈向蕤撓頭一笑:“姐,其實對我來說姐夫就是一個顯示關係密切的稱呼,並沒有別的意思,你不要想歪了好不好?”“我想歪了?你還講不講理?姐夫不是姐姐,你見到一小姑娘可以叫姐姐,但見到別的男人不能隨便叫姐夫,真是服了你了。行了行了,你趕緊走,別影響我和鄭道的正事。”沈向葳推走了沈向蕤。沈向蕤跑了幾步,回頭又衝鄭道揚了揚手:“姐夫,等下你和姐姐結束了,我們再聊。”鄭道笑著點了點頭,沈向蕤的性格不錯,開朗陽光。邁進沈家大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方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影壁。影壁之上,是一幅歌舞升平的畫麵,一人乘龍飛空,無數人爭相抓住龍爪龍須,也飛到了空中。影壁,也稱照壁,古稱蕭牆,對,就是禍起蕭牆的蕭牆。影壁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從功能上講,可以遮擋住外人的視線,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同時,影壁還可以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

古人認為自己的住宅中,會時常有鬼魂來訪。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鬼魂回家倒沒什麼,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進宅子,就會有麻煩了,所以影壁也可以起到阻攔孤魂野鬼之用。從建築學的美學角度來說,影壁和房屋建築相輔相成,起到了主次分明的層次感作用。同時,影壁還可以根據主人的喜愛、品位來雕刻圖像,彰顯主人的情趣。影壁一般分為青磚影壁、琉璃影壁、木影壁、石影壁等。琉璃影壁多用於皇宮和寺廟,民間大多是青磚影壁,木影壁因為不耐風吹日曬也很少見,石頭影壁因為造價昂貴並且不易運輸,使用者也很少。鄭道心想,沈家果然是大戶人家,單是眼前的一方石影壁,少說也得一千萬以上。因為他認了出來,它雖然不是一整塊珍貴的漢白玉,但也是價值不菲的泰山石。不過讓鄭道驚歎的不是沈家影壁的貴重,而是影壁上雕刻的圖像。通常普通人家的影壁都會雕刻一些寓意吉祥喜慶的圖案,比如花開富貴、鬆鶴延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但沈家的影壁雕刻的卻是傳說中黃帝乘龍飛天的場景。傳說黃帝在晚年的時候發明了鼎,鼎剛鑄成之時,有一條金龍從天而降,金光萬丈,猶如滿天雲霞。龍對黃帝說,天帝很讚歎黃帝為百姓所做的善事和壯舉,要他升天覲見天帝。黃帝當即乘坐在了龍背之上,飛空而去。許多大臣知道升天的機會難得,紛紛抓住了龍爪和龍須,也想跟隨黃帝一同升天。金龍一甩身子,大臣們紛紛落地。攀龍附鳳的傳說就由此而來。沈雅出現在了鄭道麵前,衝鄭道點了點頭,見鄭道站在影壁麵前凝神不動,笑了:“怎麼,你知道雕的是什麼嗎?現在的年輕人,知道中華民族神話傳說故事的已經很少了,不得不說,這是文化的斷層、民族的悲哀。”

福人福地

鄭道點點頭:“黃帝乘龍飛天的傳說和攀龍附鳳的由來……難得沈伯伯對傳統感興趣,中國的商人不缺錢,缺的是頭腦,缺的是文化,缺的是骨子裏的自信。正是因為丟了根,才蓋一些歐式建築,才請國外的建築師。國內許多奇形怪狀的建築物,在國外也是被人嫌棄的設計,拿到了國內,卻堂而皇之地上了台麵。其實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藏,隻不過都被我們扔掉了。”沈雅麵露訝然之色,雖然知道鄭道是鄭隱之子,但西醫出身的鄭道如此推崇國學,倒是讓他一時欣喜,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丟掉了文化的根,對傳統的東西沒有認同感。文化的根一斷,就會被別的文化侵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立身根本,沒有文化的民族,必然會走向滅亡之路。沈家的院子很大,也很方正,東西南北四角都種植了樹木。東南角是一棵櫻花樹,西南角是一棵柳樹,東北角是一棵楊樹,西北角是一棵棗樹。還好,沒有桑樹也沒有槐樹,古人有訓,前不栽桑,後不栽槐。放眼望去,這是典型的四合院式設計,正房坐北朝南,東西各有廂房,玲瓏翹曲,飛簷鬥拱,彩瓦貼簷,瓷磚鋪牆,恍惚間,猶如夢回唐朝。鄭道心生親切之感,在他的記憶深處,總是隱隱記得不知道在幾歲的時候,曾經和爸爸一起住過一個類似的院子。隻不過過於久遠,他怎麼也記不清了。或者說,也不知道他的記憶是夢還是真實地發生過。正房紅磚綠瓦,映襯在藍天之下,格外生動。門口兩側的柱子上,也有一副對聯。

上聯: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下聯: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橫批:道法自然。

很有道家意境。鄭道再看屋頂飛簷上,雕刻有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各種吉祥小獸,更是對沈雅的儒雅有了進一步認知,沈雅的雅字,並非附庸風雅,而是真有深厚的國學底蘊,可登大雅之堂。進了客廳,依然是古色古香的中式裝修,太師椅、八仙桌、屏風、實木家具,無一處不雅致,無一處不古典,整體呈現清風明月的飄逸風格。“來,鄭道,坐。”沈雅招呼鄭道入座,他徑直坐在了首位,風輕雲淡地一笑,“家裏布置得怎麼樣?”“布局不錯。”鄭道見實木的茶幾上有一盤洗好的蘋果,拿過蘋果和水果刀,片刻之間就削好了一個蘋果,而且果皮不斷,他將蘋果遞給沈向葳,“吃蘋果。”沈向葳被他神乎其神的削蘋果絕技震驚了,接過蘋果咬了一口:“你是武林高手?剛才我見你手腕不動就削好了一個蘋果,這刀功簡直絕了。”鄭道笑了:“小時候有一段時間跟著爸爸住在果園裏,渴了餓了,就摘一個蘋果吃。有時候還躺在蘋果樹下麵睡覺,睡醒了,也摘一個蘋果吃。後來爸爸送我一把匕首,我就用來削皮,削得久了,就熟練了。”沈雅想起了什麼,搖頭笑了:“說來也有意思,你和一個人很像……”“誰?”沈向葳咬著蘋果發問,萌萌的樣子,三分可愛七分好玩。一身潔白連衣裙的她,在中式家具的映襯下,宛如仙子。隻不過她吃蘋果的形象不太雅觀,絲毫沒有大家閨秀應有的矜持。“夏想。”沈雅感慨萬千,“是從石門出去的傳奇人物,從一個小人物開始,借助了李丁山之勢,進入了官場,從此一遇風雲便化龍,成就一番波瀾壯闊的事業,他的傳奇經曆被寫成了一本書,叫……對了,叫《問鼎》,作者是何常在。”夏想的大名鄭道也聽過,隻是無緣得見。他將蘋果皮放到了嘴裏,說道:“我和夏想哪裏像了?我沒他聰明,也沒他能說會道,更沒有政治頭腦。我隻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科大學的學生……”“哎,你怎麼吃蘋果皮?蘋果這麼多,沒說不讓你吃,你真是的,怎麼饞成這樣……”沈向葳急了,將自己咬了幾口的蘋果遞到了鄭道手中,“你吃,你吃蘋果,別吃皮,好像我多欺負你一樣。”鄭道被迫接過蘋果,卻不吃:“今天有點反胃,吃蘋果皮壓一壓。”

“蘋果皮可治反胃吐痰……”沈雅接了一句,他多少懂一些基礎的中醫常識,又說,“你和夏想相像的地方真的很多,夏想第一次去曹永國家,也是削蘋果露了一手,你削蘋果是把整個蘋果給了小葳,他削了蘋果切成小塊送給了曹殊黧,後來曹殊黧就嫁給了他。不過,他卻沒有吃蘋果皮,你吃了蘋果皮。”“啊,吃誰削的蘋果就要嫁給誰?”沈向葳故意裝傻,嘻嘻一笑,“還好我才吃了一口就還回去了,就不用嫁了吧?”鄭道雖然知道夏想的人生經曆是怎樣的風雲激蕩,卻不是很清楚夏想人生經曆中的一些細節,一時好奇:“不就是削了一個蘋果嗎?”“不要小看一個蘋果。”不知何故,沈雅對鄭道越來越好奇並且多了好感,或許他潛意識裏當鄭道是鄭隱的替代品,又或許是感激鄭隱的救命之恩,更或者是他意外發現了鄭道和夏想的相似之處,更讓他堅定了鄭道是一個可造之才的信心,“削蘋果代表的是禮貌,是舉重若輕的隨意,遞蘋果代表的是付出,是親切。不過夏想沒有吃蘋果皮,你卻吃掉了蘋果皮,說明你比夏想更注重細節,更能充分利用每一個環節。”“爸,你說得是不是太神乎其神了?”沈向葳覺得熱,就打開了空調,“太熱了,你們不熱嗎?”鄭道二話不說起身關了空調,回身看了看屏風後麵的小門:“房子的布局已經考慮到了穿堂風,自然風才是最舒適最有益的降溫方式。你的身體根基很差,千萬不要再吹空調了。”“要你管。”沈向葳不滿地衝鄭道哼了一聲,轉身又打開了空調。“關了,要聽話。”沈雅威嚴地咳嗽一聲,“鄭道是你的私人醫生,你就要照他說的做,否則他說了你不聽,不是白請了?”“你肯定不知道,夏想當年和李丁山居住的二層小樓,就是我們現在的位置。”沈雅話題一轉,又回到了夏想身上,“我開發書香世家的出發點裏,就有為了拿到夏想當年居住地的考慮。”鄭道怦然心驚!此處居然是當年夏想待過的地方,鄭道心中的震撼無法形容。放眼整個燕省,不,乃至全國,凡是有誌於成就一番事業的年輕人,誰不知道夏想的人生經曆和成就?誰不想以夏想為人生榜樣,向往可以和夏想一樣擁有無與倫比的人生輝煌?鄭道強壓心中的激動,努力保持了平靜,微微欠了欠身子,點了點頭:“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沈伯伯肯定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了。”“難道不是?”沈雅淡然一笑。“都什麼年代了,爸爸還信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風水算命的一套,太老土太落後於時代了。”沈向葳不管不顧地從鄭道手中又奪回了蘋果,大口吃了起來,“要我說,這些封建迷信的老古董,都應該被掃進垃圾堆裏。”“不懂就不要亂說。”沈雅嗬斥了沈向葳一句,轉頭問鄭道,“剛才你說布局不錯,沒有說格局怎樣,說說你的真實看法。”鄭道微一沉吟,目光掃過了房間中的每一件東西,應該說,房間的布局無可挑剔,不管是家具的擺放,屏風的位置以及博古架、書桌的排列來看,幾乎挑不出毛病。但不知何故,他總覺得哪裏不對,總有一種不太舒服的感覺彌漫在周圍。按說以沈家精心設計的宅院和布局來看,無一處不透露出主人的雅致和品位,並且低調含蓄,毫不張揚,應該讓人感覺到平和中正的氣息才對,但為什麼他總有一種逼迫感呢?就如置身在旋渦的中間,雖然有一種相對的平衡,但還是讓人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惶恐。中醫學一向認為,人體和外界環境有著和諧統一的對應。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順之,則氣血舒暢,百病不生;逆之,則氣血逆行,百病叢生。所以中醫看待問題,從來不會單一而局部地分析,會站在一個大局的高度來推斷問題的根源。簡單來說,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如果是肝出了問題,春天醫治比較理想。以此類推,各得其所。四季影響環境,環境左右心情,心情決定健康,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你認為你的病和你的心情沒關係,和你的居住環境沒關係,和四季以及天氣沒關係,就大錯特錯了。一個人如果生活在四季風調雨順、環境優美的地方,心情再愉悅的話,必然身體健康。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春天多沙塵暴,四季灰霾,所謂“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言壯語,不敵一場及時雨一場救命風。有雨就沒有沙塵,有風就沒有了灰霾。雖然改變不了大環境,以沈家的實力和財力,改變小環境不成問題,新風係統、軟水係統,可以保證生活在一個相對清潔的環境之中,應該說,比絕大多數人要強上百倍不止。但為什麼沈家的布局如此之好,格局卻總有那麼一絲不協調的地方?鄭道站了起來,一臉凝重地在房間中走了幾步。此地既然是夏想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必然是一方寶地,凡是能夠成就大人物的地方,都有非凡之處。就如鳳凰不落無寶地一樣,鳳凰所落之處,必有寶藏。當然,夏想的曆史已經久遠了,或許幾十年的光陰流逝,當年孕育出來夏想一般傑出人物的地方已經靈氣散盡,不再是一塊福地。靈氣會隨著水土破壞而流失,就如現在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一樣,陰陽失衡,天地運轉不再循序而行,必然會影響到所有人的身心健康。每年夏至是陽氣上升的頂峰,夏至過後,陽氣下行,陰氣漸生,此後一直是陰氣漸升陽氣漸弱的過程,直到冬至,陰氣上升到了頂峰,而陽氣下降到了最低。所謂物極必反,陽氣被壓到極低之時,就會重新開始反彈。如此周而複始,一年四季。但由於現在大興土木,經常挖到地下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地基,陽氣在冬天下行之時,會潛藏到地下,所以地下十幾米深的地方冬暖夏涼。陽氣在冬天無處可藏,隻能在地表流動,就導致了暖冬。反之亦然,夏天之時,陰氣無處可藏,夏天涼爽。或許有人覺得冬暖夏涼是好事,其實不然。對於四季分明的北方來說,夏天熱,可以排出體內積攢的毒素,因為有些毒素隻能通過汗水排出;冬天冷,可以藏拙並且滋養三季的疲憊,為春天的迸發積蓄能量和動力。就和大地在冬天需要休養生息一樣,人體如果冬天養不好,來年不會有好收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可以孕育出夏想一般傑出人物的福地流失了靈氣?鄭道仔細觀察了沈家客廳的布局,麵南背北的結構,並沒有什麼不妥,向來北方為山,山代表權力,南方為水,水代表財力。背山而麵水,江山穩固。

客廳沒有問題,難道問題出在院子裏?剛才穿過院子的時候,明明一切都很合乎自然,也符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和陰陽平衡之道,怎麼會總覺得哪裏不對呢?想到此處,鄭道也不多說,一步邁出大門,來到了院子之中。舉目四望,院中景色呈現勃勃生機,不但毫無違和之感,而且處處賞心悅目,除了樹木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花草繁盛,花團錦簇,欣欣向榮。若在一般人看來,沈家猶如世外桃源,處處美景,怎麼可能不是福地?但在鄭道看來,卻隱約感覺到了在無邊生機之中,蘊藏了一絲不為人察覺的陰寒之氣。此時正是盛夏季節,陽氣正旺,陰寒之氣從何而來?可惜他現在境界不夠,如果是爸爸在,或許一眼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了。真正的中醫大師,看問題從來不隻看局部,而會縱觀全局。並且每一個中醫大師同時還會是方術大師,懂易經和陰陽五行之道,兼修相麵之術。沈向葳身患怪病,必是陰陽失衡所致,如果沈家是福地,她的病即使沒有痊愈,也會有好轉的跡象。但從她的病情似乎有所加重的情形來看,沈家的居住環境肯定是出現了問題。向來人體有病,要麼是內因,要麼是外因,要麼是內因外因一起作用的結果。沈向葳就算先天有病,後天如果居住在祥和之氣的環境中,也會改善許多。相反,則會加重病情。人體和天地之間保持著溝通和相互影響。中醫學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的髒腑功能活動和氣血運行與季節的變化息息相關。沈雅和沈向葳見鄭道一言不發地來到了院子裏,二人一時驚愕,也不多問什麼,跟隨著鄭道來到院中。見鄭道在院中左顧右盼,二人對視一眼,心思各異。“爸,鄭道是怎麼了?”沈向葳吃完了蘋果,揚手將蘋果核扔到了垃圾桶裏,“他沒事吧?有點嚇人……”“不要說話。”沈雅製止了沈向葳繼續說下去的意圖,目光跟隨鄭道的目光在院中掃來掃去,“從表麵上,家裏的布局沒問題,但格局可能有問題。不過我懷疑鄭道能不能找到問題在哪裏,以他現在的水平,估計剛剛到醫者的境界。”“醫者是什麼?”沈向葳不解。“也許是鄭隱自創的一套係統,也許從古代就有,我不太清楚,反正我就是聽鄭隱隨口一提,他沒有時間往深裏說,我也沒機會再問。中醫入門之後的第一個境界是醫者,依次往上是醫手、醫師、醫王和醫聖。從鄭道的年齡來看,就算他得了鄭隱的真傳,怕是連醫者的門檻還沒有邁進去。”“都有什麼區別?”“我怎麼知道?也許每一個境界都是天淵之別的差距,隔行如隔山。”沈雅嗬嗬一笑,抬頭見鄭道急步朝院子中間走去,忙跟了過去,“走,看看去。”沈向葳嘻嘻一笑:“又不相信鄭道的本事,又希望在鄭道身上發現奇跡,爸,你也是夠了。”沈雅不理會沈向葳的嘲笑,緊緊跟隨在鄭道身後,來到了院子正中。院子正中是一方石頭蓮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