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晃一槍,從容破局(1 / 3)

沈雅心中暗歎,鄭道心明如鏡,剛才的話,似乎是隨口一說,卻又維護了他和付先山的友情。他清楚得很,鄭道並非是為付先山開脫,因為鄭道肯定不知道付先山的真正用意,說實話,他也不敢肯定付先山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不過不管如何,他都為鄭道的聰明暗暗讚歎,對鄭道更多了好感。

世家

半個小時後,鄭道來到了位於石門西南的書香世家。書香世家是石門有名的富人別墅區,位於二環之內,是主城區之內罕見的高端別墅群。早在數年之前,石門市政府就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在二環之內修建三十三層以內的住宅,更不用說是別墅了。原因在於二環之內的土地日益稀少,所以在二環之內擁有一套低層低密度花園洋房已經是一件十分奢侈的幸福了,更何況是在二環之內的別墅!書香世家的前身是一個城中村,因為位於石門的西南角,故名城角莊。城角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片二三層小樓的居民區,曾經有數家開發商想要買下開發成高端樓盤,最終核算成本因為地價太高而作罷,在擱置了十幾年之久後,直到沈雅的出現。在開發城角莊之時,雖然沈雅的沈氏集團已經雄踞一方,在省內擁有呼風喚雨的能力,但所有人都不看好沈氏改造城角莊的前景,因為數任市長、十多個開發商,都沒有拿下城角莊。一是由於城角莊雖然是石門數十家城中村之一,卻是最富的一個城中村,每個村民家中都有別墅一棟、房子數套,不但不差錢,還富得流油,比起辛辛苦苦碩士畢業,甚至是出國留學回來找一份高薪工作的高級白領有錢多了。毫不誇張地說,城角莊的每一個村民的個人資產都在數百萬以上。身家千萬的也比比皆是。正是因此,想要說服城角莊的村民搬遷,難如登天。二是在於城角莊占地三百餘畝,共有二三層居民小樓五百多戶,按照每戶補償一千萬的價格計算,光是補償費用就高達五十億,平攤在土地轉讓費用之中,高得驚人,導致每平方米的單價也居高不下。三者是因為市裏規定在二環之內不許再上馬三十三層以下的住宅,根據容積率和綜合規劃核算,在三百畝的地皮上,可以建造十二棟三十三層的高層住宅,但如果定價過高,將此處打造成石門的富人區的話,周圍又缺少規模效應。市裏的規劃是將位於東南的塔南路一帶建造成一個高大上的富人區,有劇院、有公園、有各項高消費設施,而位於西南的城角莊一帶的定位,就是普通的居民區。隻有形成規模效應才能提升品位和附加價值,所以不管從環境牌,還是長遠規劃牌來看,開發城角莊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正是因此,城角莊連成一片的、帶著明顯農家院風格的別墅群屹立石門十多年,任歲月變遷我自巋然不變,依然在歲月裏滄桑。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總有一些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家敢為天下先。忽然有一天,城角莊周圍的居民被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生活的平靜,無數輛大型設備開進了城角莊,對已經老舊並且不符合新時代審美的農家院別墅舉起大錘。轟隆聲中,城角莊數百棟別墅被夷為平地。終於要開發城角莊了,周圍的居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無奈,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城角莊的存在,但城角莊經常積水的排水係統和沒有集中供暖的落後設施,再加上城角莊的農家院式的別墅完全不符合時代的審美,使得城角莊的房價始終走低,從而拖累周圍的房價也停滯不漲。

規模效應雖然不是人人都懂,但最粗淺的認識都還有,知道一榮俱榮的道理,所以眼光長遠的人都希望城角莊的拆遷改造可以帶動周圍房價的上漲。很快,城角莊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許多人盼望著在城角莊的土地上可以豎立起無數高樓大廈,然而讓不少人失望的是,機器轟鳴了兩個月之後,突然全部撤離了現場,扔下一片平整的場地和一堆垃圾,不知所蹤了。出什麼事情了?不知道真相的居民眼淚掉下來,為什麼城角莊不改造了?為什麼這樣?為什麼讓他們的夢想破滅?是開發商資金鏈斷了,還是開發商因為非法集資被查了?都不是。真相遠在所有人的猜測之外。最早承接城角莊開發的開發商名叫燕省華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私下關係和城角莊的村委會簽署了協議,拿下了地皮,準備先斬後奏,等開發完畢之後再走補辦土地證等流程。通常情況下,如此做法也不算什麼,石門為了鼓勵城中村的開發,多年來一直默許此事的發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就在燕省華基拆遷完畢並且平整了場地之後,有人背後將燕省華基私下取得地皮的事情向市政府反映,並且提出了異議,要求公開拍賣城角莊的地皮。提出異議的公司是京城善來春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京城善來春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石門並沒有開發過任何項目,突然提出對燕省華基的異議,讓人琢磨不透善來春秋的真正用意。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善來春秋居然主動要求掛牌拍賣城角莊的地皮。此事一出,業內一片嘩然。政府自然是願意將土地掛牌拍賣,因為可以賣到高價。善來春秋是京城有名的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有過許多成功的樓盤,實力雄厚。但善來春秋從來沒有涉足石門的房地產市場,第一次進軍石門,就和石門本土的燕省華基正麵為敵,似乎不是明智之舉。一個月後,城角莊地皮正式掛牌拍賣。

燕省華基也參與了競拍,不拍不行,不拍的話,前期工作就毀於一旦了。雖然有多家公司參與競拍,但到了最後還是成了善來春秋和燕省華基之間針鋒相對的較量。不管燕省華基出價多高,善來春秋必定多出一千萬壓燕省華基一頭。經過一番刀光劍影的對抗,最終還是善來春秋打垮了燕省華基,贏得了城角莊地皮的所有權。盡管如此,許多人並不看好善來春秋在石門的前景。石門雖然距離京城很近,卻是一個非常保守守舊、故步自封的城市。一直以來,石門有左門的外號,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所以善來春秋盡管實力雄厚,但在石門無根無底,想要在石門落腳並且開發城角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錢連疑難雜症都治愈不了,更何況人心了。果然,在善來春秋開始入駐城角莊之後不久,就接連出現了許多怪事,先是通往城角莊的唯一一條道路被人挖了一個大坑,車輛無法通行。然後已經進場的車輛,要麼輪胎被紮,要麼玻璃被砸。再然後許多建材,包括水泥、沙子、石子,都經常無緣無故地缺少,甚至一輛工程車在晚上被人直接開走了。報警之後,警察查看一番,說是等候調查結果。結果就是,再也沒有了下文。於是不少人都等著看善來春秋的笑話,想看看善來春秋怎麼收場。然而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是,善來春秋從容不迫地轉身走了。是來不及說再見的瀟灑,扔下花了幾十億購買的城角莊地皮就如扔掉了一塊抹布一樣。什麼情況這是?不明真相的群眾開始猜測到底是善來春秋有錢任性,還是善來春秋對石門絕望,放棄了石門的市場。真相揭開的一天,就如一塊巨石投入了水中,讓石門這個如一潭死水一般的城市爆發出軒然大波!就在善來春秋撤離之後的第三天,又一隊人馬入駐了城角莊,浩浩蕩蕩的氣勢,就如凱旋的將士。不少人紛紛猜測,會不會是燕省華基卷土重來了?猜測才持續了不到幾分鍾時間,答案就揭曉了-入駐的隊伍拉了一個大大的條幅,紅底黑字十分醒目:花好月圓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花好月圓和善來春秋乍一看似乎是兄弟公司,其實不是,善來春秋是北京的公司,而花好月圓則是石門的公司,是沈氏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至此眾人才恍然大悟,再一深想就明白了其中的環節,整個事件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局,善來春秋隻是為沈氏集團站台的代言人,原本就不想介入石門的房地產市場,虛晃一槍借機走人,是為了給沈氏集團一個合理的接手機會。說到底,背後撬了燕省華基牆腳的不是善來春秋,而是花好月圓,是沈氏集團!更有自詡為聰明者深深自責,早先在善來春秋出麵之時就應該猜到是沈氏集團的用心,善來春秋對應花好月圓,多麼明顯的暗示,為什麼當時就沒有想到其中的聯係呢?真不應該,真是失誤,真是笨。但自責已經於事無補了,別說旁觀者了,就是當局者燕省華基也是沒有想到幕後推手居然是沈氏集團,在大吃一驚的同時,更是對沈雅恨之入骨。在花好月圓入駐城角莊之後不久,類似的破壞事件再次發生。但和上一次結局不同的是,先是花好月圓親自動手抓獲了幾個破壞分子,隨後公安幹警迅速出動,第一時間破案,將全部破壞分子一網打盡。燕省華基見背後進攻無效,被沈氏老辣而幹脆的手段拆解,正麵出手,又實力不濟,隻好采取了側麵包抄的手段-新聞戰。多家紙媒以及網站開始唱衰城角莊的前景,聲稱石門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東南,而不是西南。西南區的定位就是普通的居民區,城角莊的地皮過於昂貴,開發普通居民住宅,必定賠錢。但如果開發高端住宅,又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在富人逐漸向東南聚集的大環境下,誰會花大價錢到西南的貧民區買一套高端住宅?風聲放出之後,確實給城角莊的開發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許多原本看好沈氏集團實力的業內人士,也都轉了風向,對城角莊的前景持悲觀態度。但沈氏集團對外界所有的不利消息一概置之不理,埋頭苦幹,既不開新聞發布會以正視聽,也不公布城角莊開發的是什麼樓盤,隻是默不作聲地做事。半年之後,城角莊的開發初見雛形,讓所有人都驚歎的是,沈氏集團開發的是別墅!在市政府明令禁止在二環以內開發三十三層以下樓盤的規定下,沈氏集團居然在二環內開發了別墅,確實是讓人震驚。燕省華基當即向市政府告狀,聲稱沈氏集團違反了市政府的相關規定,要求沈氏集團立刻停工。然而市政府對燕省華基的回應是,市政府正在開會研究此事,請等候通知。結果一等就再也沒有了下文,直到一年多之後,城角莊的別墅群全部完工,並且被正式命名為書香世家。本來沈氏集團推出別墅項目就已經讓人震驚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書香世家的別墅與眾不同,既不是法式也不是英式、意式,而是中式,徹頭徹尾的中式別墅,呈現古典園林式的唯美和四合院式的古樸。在全國各地樓盤的風格一片崇洋媚外的風氣之下,沈氏集團反其道而行之,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為出發點,別出心裁地打造了一片中式別墅,頓時引爆了石門的房地產市場。書香世家一經問世,短短時間內就成了石門最熱門的事件,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美輪美奐的中式風格、獨具一格的裝修、複古的挑簷、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隨處可見的禪意氣息,讓見慣了歐洲建築的人們眼前為之一亮。在為之眼前一亮之後,又不禁深深地陶醉在了中式園林的美好之中,與眾不同的風格和回歸古典田園的情調,讓書香世家如一股清新典雅之風,迅速吹遍了石門並且波及了整個燕省。一時之間,燕省十幾個地市的購房者蜂擁而上,即使不買,也要親眼一睹中式別墅的風采。書香世家未賣先熱!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書香世家雖然大熱,但始終沒有對外公布售價,也沒有開售,隻允許參觀。許多參觀的購房者甚至當場拍出銀行卡要買下一套乃至兩套,卻被告知暫時不出售,等候通知。不少人不知道沈氏集團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難道是要搞什麼饑餓營銷?都什麼年代了,在房地產陷入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還敢捂盤惜售,太自以為是、太狂妄了,不少人怒了,當場拂袖走人。一個月後,就在人們差不多忘記了書香世家曾經造成的轟動時,書香世家正式對外公布了售價以及銷售政策。高昂的售價並不是讓人驚呼的理由,而是近乎苛刻的銷售政策讓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沈氏集團不是吃多了,就是傻掉了,該換營銷經理了。因為沈氏集團的書香世家銷售政策有一條硬性規定,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其中的兩條以上者,才有購房資格。一、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碩士及以上學曆、專家教授等高端人才,優惠至八折。二、沒有任何違法犯罪記錄。作家、音樂家、藝術家優惠至八折。三、從事重汙染行業以及煤炭行業的老板,非請勿買。熟悉國學以及佛學的大師,優惠至八折。三條政策一經推出,立刻讓沈氏集團成為眾矢之的。三條政策看似輕描淡寫,其實殺傷性極大,大有推崇知識而鄙視暴發戶之意,言外之意就是就算你有錢,沒有違法犯罪記錄,還不能是重汙染行業以及煤炭行業的從業者,你也隻能原價購房。而高學曆的知識分子以及作家、藝術家們,可以八折優惠。以每套別墅兩千萬以上的售價來看,八折優惠相當於便宜了四百萬,可謂力度不小。許多想買書香世家但在政策限製之內的客戶,不信書香世家真的會有錢不賺,直接帶著一車現金前來購房。結果售樓小姐很客氣地回絕了他,說要核實他的身份後才給他認購卡。沒有認購卡,就沒有資格購房。在石門官方限購政策放開之後,沈氏集團卻自己以商業行為限購,讓人大跌眼鏡的同時,又不免被人嘲笑沈氏集團此舉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個公司還能左右了市場?開玩笑!限購?不買不就行了,又不是沒房子住。在石門,從來不缺少不思進取、保守的開發商。有一個開發商年過八旬,孫子都近四十歲了,還不肯放權退休,依然事事親為,結果他老人家以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生經驗和眼光敲定的樓型和戶型,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但小區的配套設施跟不上,戶型也一塌糊塗。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樓盤堅持了質量第一的原則,恐怕早就無人問津了。正是整個石門保守而陳舊,沈氏集團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讓無數人瞠目結舌的同時,又被人嘲笑沈雅自視過高,敢如此玩,肯定會玩死自己。

濟世情懷

守舊而落後的人總以為整個世界和他一樣故步自封。所有石門的房地產開發商,沒有一家看好書香世家的前景,結果三個月後,書香世家的五百套別墅全部賣光,不但賣光,後期的售價還比開始時上漲了百分之二十有餘。要知道書香世家的定價之高,已經創下了石門房地產的紀錄,再上漲百分之二十,如此高價,相當於在京城通州買一套別墅了,誰會花費兩千多萬在石門買一套別墅?有這些錢,幹嗎不去京城?讓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傻子買書香世家呢?不理解沒關係,市場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堅定地認為自己的理念正確。但個人理念往往受製於學識、眼界的局限,並不準確,而且失之偏頗。有人事後諸葛地分析了沈氏對書香世家定位的成功營銷,其理念在於提高了書香世家的定位,不僅僅是價高,同時入住的業主身份也高人一等,不是普通的暴發戶,也不是窮酸知識分子,而是既有學問又有經濟實力的社會高端優質人才。在無比注重教育的今天,誰不想自己的孩子住在一個舒適優美並且周圍全是高素質人才的環境之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可見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多重要。書香世家正是抓住了這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理,打出的三不政策讓高端購房者清楚地知道周圍的鄰居都是什麼樣的人群。在越來越注重生態環境的今天,人文環境也成為高端人士選擇居住地的必要因素之一。書香世家的成功就在於準確地抓住了部分高端人士的需求,迎合了他們追求人文環境的訴求。書香世家的成功,雖然是沈氏集團無數成功案例之中的一個,但也從側麵反映了沈氏集團的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書香世家就成了石門人津津樂道的高端別墅區,許多書香世家的住戶以入住書香世家為榮,在外麵和別人談起書香世家,自豪感和身份的象征總是不自然地流露而出。書香世家不但成了石門高端住宅的典範,也成了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征。許多當初因一時猶豫沒有下手的潛在客戶,現在都追悔莫及,想再買一套書香世家的別墅也不可得,因為購買書香世家別墅的人誰也不舍得賣掉。書香世家的往事,鄭道不得而知,不過他卻知道書香世家的高端和高不可攀,也清楚書香世家是沈氏集團的旗下產業。書香世家的大門和尋常小區大門大不相同,如宮城的城門一般,不但高大巍峨,門口還各立了一個威猛的石獅子,並且懸掛了一對大紅燈籠。門口的保安也是一身黑色中裝,在紅牆的映襯下,格外有古樸典雅的意境。更讓人叫絕的是,門口兩側還有一副意味深長的對聯。

上聯: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下聯:九萬裏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橫批:書香世家。

鄭道暗暗點頭,在文化斷層的今天,大多數商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金錢、地位、名聲等身外之物,有幾人可以靜下心來思索人生意義?又有幾人不是以別墅、豪車為榮,而是以書香世家為尊?暫時不論沈雅的為人如何,單是他打造的書香世家的情懷和理念,就比尋常的商人境界高了太多。有太多生意人隻能稱之為商人,而不是企業家,因為他們大多隻有經商頭腦而沒有濟世情懷。會賺錢不叫本事,能一邊賺錢一邊推廣自己的理念和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才是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不誇張地說,一個一年可以賣一億件襯衣或是十億個一元打火機的商人,對社會的貢獻還不如沈雅的書香世家的百分之一。因為沈雅的書香世家提升的是高端人群對國學的信心、對回歸傳統的自豪、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文化的重建,不僅僅是商品,也是文化產業的一種呈現。

“請問您是?”保安彬彬有禮地詢問鄭道,明顯素質比石門絕大部分小區的保安高出太多。鄭道說道:“我是沈向葳的醫生,我來找沈雅。”保安臉色頓時為之一變!在保安的心目中,沈向葳是天仙一般,而沈雅更是神一般的存在,許多人私下都不敢稱呼沈雅的大名,都稱呼他為沈爺。沈雅不僅是威名遠振的沈氏集團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是赫赫有名的燕省著名企業家,還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並且讓無數人膜拜的英雄人物!傳說當年沈雅創業之初,曾經和韓國黑社會結下了仇怨。當時他隻身遠赴韓國,手無寸鐵,和韓國黑社會當麵對峙,隻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對方啞口無言,最終對方憤然切下了自己的小拇指向沈雅謝罪。此事一時傳為美談。沈雅回國之後,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當然,當時具體情景如何,真相又是什麼,就無人知道了,反正隻是沈雅的一麵之詞。鄭道不但直呼沈雅之名,而且語氣並沒有太多的尊重,保安就心生不快。他雖然依然保持了微笑,聲音卻冷了下來:“不好意思,如果沒有預約,您不能進。”還要預約?不是已經預約了嗎?鄭道也沒為難保安,笑了笑,拿出電話就要打給沈向葳,不料手機從口袋中掏出來的時候,帶出了一張十塊錢。“恭喜發財,大吉大利!”身後,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乞丐。乞丐衣衫襤褸,佝背駝腰,乍一看,和一般的乞丐沒什麼區別,一頭雞窩一樣的頭發,一身看不出顏色的髒衣服,露出了小腿的破爛褲子,手裏還拿著一個摔得麵目全非的搪瓷碗。乞丐見鄭道注意到了他,就向鄭道伸出了搪瓷碗。隨後他注意到了地上的十塊錢,遲疑一下,彎腰就要去撿。“等一下。”鄭道攔住了他,搶先一步撿了起來。保安和乞丐同時愣住了,二人都以為鄭道是想收回,不料鄭道撿了起來之後,鄭重其事地放到了乞丐的搪瓷碗裏。“謝謝,謝謝。”乞丐愣住了,向鄭道深鞠一躬,“好人一生平安……”

鄭道再次做出了一個讓保安和乞丐都目瞪口呆的動作-他朝乞丐微微鞠躬,說道:“我給你錢,是出於我的自願。你感謝我,是出於你的禮貌。我理解你的職業並且尊重你的禮貌。”乞丐走出老遠,保安還沒有從震驚中清醒過來,他看了鄭道半天,才問出一句話:“幹嗎要對一個要飯的這麼有禮貌?”鄭道回答:“別人對你有禮貌,不是因為你高人一等,而是因為別人優秀。同樣,你對別人有禮貌,也是你自身優秀並且有修養的表現。”一句話讓保安肅然起敬,他幫鄭道打開了行人通道:“鄭先生,我相信您是一個足夠優秀的人,書香世家歡迎您。”小區的環境也格外優雅,鄭道是第一次來。以他的收入,連書香世家的一塊草坪都買不起,何況是一棟別墅了。道路兩側的樹木高大而鬱鬱蔥蔥,呈現繁榮的景象。從幾十年樹齡推斷,才建成不到五年的書香世家的綠化全是移植的大樹,大樹比小樹貴了數倍甚至十幾倍。由此可見沈雅為了營造一個優美的環境,不惜花費重金的大氣。許多小區為了彰顯奢華,挖坑建造人工湖或是人工噴泉,大量種植人工草皮。其實對改善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種樹,一棵樹對水土流失的保護和對空氣清新的作用,遠勝無數草坪。而在石門這個幹旱少雨的北方城市挖建人工湖,不但不會改善環境,相反,人工湖卻成了蚊子的天堂和各種水生物的基地。更主要的是,還有一定的危險性。鄭道雖然學的不是建築,但他很清楚自然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緊密聯係。人工湖、種草就如同西醫的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不考慮全局隻考慮局部,改善不了大環境,隻能起到小作用。而種樹尤其是大樹,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沈家別墅位於小區兩條交叉路的路口,麵積約有八百平方米。和何不悟的二層小樓格局相似,但奢華程度以及設計上的匠心,使得格調上就高出了太多。書香世家全是獨棟別墅,沈家占地足有一畝之多,是最大的一棟,深紅色的大門緊閉,猶如古代的深宅大院。門口兩側各有一個木柱,上有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