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裏年輕人就興奮地跑回去了,將在珠寶店發生的一切告訴了老師。“孩子,坐下,”老師說,“你就像這枚戒指,珍貴、獨一無二,隻有專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價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隨便一個人就能發現你真正的價值呢?”老師說著將戒指套回手指上:“我們所有人都像這枚戒指,珍貴、獨一無二。不過,我們進入生活的市場後卻希望毫無經驗的人肯定我們的價值,並且會受到這種不客觀、不全麵的評價的影響,這是不是太盲目了?”
心靈加油站
給自己定位不太容易,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又太多,有的了解你,有的僅僅認識你,有的甚至都不認識你,他們全都過來評價你,定位你。這時,隻有了解你的人的定位才有參考價值,也才最能體現你的價值。至於其他的人,隨他們去,他們說的又不是你!
勇於嚐試你所想的事情
製定奮鬥目標往往是這樣的,有些事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放棄全部的追求。
一個人有理想,還必須有實現理想的堅忍不拔的毅力,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勝。讓我們看看美國探險家約翰·戈達德的毅力吧,他一生確定了127個目標,現在已經實現了106個。
遠在四十四年前,約翰·戈達德就把他這一輩子想幹的大事列了一個表。那時他僅僅是洛杉磯一個郊區裏沒見過世麵的孩子。他把那張表命名為“一生的誌願”。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埃佛勒斯峰(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特荷恩山;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遊覽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結婚生孩子;參觀月球,等等。”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
他解釋說:“我寫那張表,是因為在15歲時我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閱曆貧乏。我那時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別人同樣的潛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業來。我對一切都極有興趣——旅行、醫學、音樂、文學……我都想幹,還想去鼓勵別人。於是,我製定了那張宏偉的藍圖,心中有了目標,我就會感到每時每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圍的人往往墨守成規,他們從不冒險,從不敢在任何一個方麵向自己挑戰。我決心不走那條老路。”
戈達德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征途中,有過十八次死裏逃生的經曆。他回憶道:“這些經曆教我學會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嚐試。人們往往活了一輩子卻從未表現過巨大的勇氣、力量和耐力,但是我發現當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時候,你會突然產生驚人的力量和控製力,而過去你做夢也沒有想到過自己體內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能力。當你這樣經曆過之後,你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已升華到另一個境界之中了。”
他指出,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努力實現它們。戈達德對追求夢想的態度是極為可貴的。他曾說:“‘一生的誌願’是我在年紀很輕時立下的,它反映了一個少年的誌向,其中當然有些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埃佛勒斯峰。製定奮鬥目標往往是這樣的,有些事可能力不從心,不能完成,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放棄全部的追求。”
重新審視一下你的生活,並向自己提出下麵這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假如我隻能再活一年,那麼我準備做些什麼呢?”
心靈加油站
如果隨便問一個人:你想做什麼?他肯定回答出一大堆想做的事來。再問他,為什麼不去做。他又會羅列出一大堆不去做的理由,或者說沒有時間,即使他整天無所事事。人有夢想不難,難的是勇於去實現夢想,而夢想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隻是人在行動之前就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困難嚇倒了。
人生中目標的價值
那群25年來不曾改變人生目標、向著一個方向堅定前進的人,他們構成了社會的精英階級!
年前,哈佛大學的學者對一群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智力學曆等條件相差無幾的年輕人作了一次調查。結果如下:
的人有明確並且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明確的短期目標;60%的人對長遠的和短期的目標都感到很模糊;27%的人完全沒有目標。
這是一個著名的有關人生目標影響力的跟蹤調查。
時間走過25年,學者們再次調查他們的生活狀況時,結果真的是十分耐人尋味:
無目標的那群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不斷抱怨上天、詛咒命運、數落他人,過著失意的生活,靠社會的救濟勉強度日。
目標不明確的那群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盡管生活安逸、工作穩定,但大都沒有什麼很大的成就。
有短期目標的那群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是社會的中產階級,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成了醫生、律師、高級主管、營銷專家,過著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
剩下的那3%,不用說大家一定也已經猜到了。對!那群25年來不曾改變人生目標、向著一個方向堅定前進的人,他們構成了社會的精英階級!
心靈加油站
春天播下種子,秋天就會有收獲。在年輕的時候播種夢想,用汗水澆灌,用意誌照耀,用學習施肥,用堅持看護,用時間等待,最終必將獲得成功的喜悅,羅馬非一日建成,成功也非一時完成。成功需要人通過各種磨煉才可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