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心靈成長篇——比成功更重要的人生財富(14)(3 / 3)

寫完後,約翰先生對大家說:“現在我們來舉行一個葬禮,將自己最想做但又認為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埋掉,從此不再想它,以免自尋煩惱。”

大家憂傷地看著約翰先生,臉上寫滿了不舍。也難怪,這是大家多年的心願啊!盡管難以實現,但一旦要讓自己徹底放棄,心中還真是難以割舍。

沉默了幾分鍾後,約翰先生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徘徊猶豫隻會浪費生命,如果你們難以割舍心中的夢想,那就將它進行到底吧!從現在起,將所有的不可能埋掉,一心隻想實現夢想的方法和途徑,我們十年後再見!”說完,約翰先生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教室。

約翰先生離開了,但他的話卻深深地印在了學生們的心裏。

轉眼十年過去了,約翰先生竟然奇跡般地活著,而海倫、麥克等人的夢想也已經實現了。

心靈加油站

夢,總是那麼遙不可及,在設定夢想的同時,我們也設定了實現夢想的難度。其實舍棄夢想也很難,倒不如去實實在在地去實現它。將所有的困難、所有的不可能忘記,隻向著夢想去努力,下定決心把夢想進行到底,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戰勝自己的缺陷

海倫的觸覺極為敏銳,隻需用手指頭輕輕地放在對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她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

海倫剛出生的時候,是個正常的嬰兒,能看、能聽,也會咿呀學語。可是,一場疾病使她變成既盲又聾的人,那時,小海倫剛剛一歲半。

這樣的打擊,對於小海倫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她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父母在絕望之餘,隻好將她送至波士頓的一所盲人學校,特別聘請沙莉文老師照顧她。

在老師的教導和關懷下,小海倫漸漸地變得堅強起來,在學習上十分努力。

一次,老師對她說:“希臘詩人荷馬也是一個盲人,但他沒有對自己喪失信心,而是以刻苦努力的精神戰勝了厄運,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追求,就要在心中牢牢地記住‘努力’這個可以改變你一生的詞,因為隻要你選對了方向,而且努力地去拚搏,那麼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了。”

老師的話,猶如黑夜中的明燈,照亮了小海倫的心,她牢牢地記住了。從那以後,小海倫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比別人多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年5月8日,是海倫最開心的一天,這也是電話發明者貝爾博士值得紀念的一天。貝爾在這一天建立了著名的國際聾啞人教育基金會,而為會址奠基的正是13歲的小海倫。

小海倫成名後,並未因此而自滿,她繼續孜孜不倦地努力學習。1900年,這個年僅20歲,學習了指語法、凸字及發聲,並通過這些方法獲得超過常人知識的姑娘,進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

她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不是啞巴了。”她發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興奮異常,不斷地重複說:“我已經不是啞巴了!”

在24歲的時候,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受到大學教育的盲聾人,她以優異的成績從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畢業了。

海倫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用打字機著書和寫稿。她雖然是位盲人,但讀過的書卻比視力正常的人還多,而且,她還創作了七本書。更令人驚訝的是,她比正常人更會鑒賞音樂。

海倫的觸覺極為敏銳,隻需用手指頭輕輕地放在對方的嘴唇上,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她把手放在鋼琴、小提琴的木質部分,就能“鑒賞”音樂。她能以收音機和音箱的振動來辨明聲音,還能夠利用手指輕輕地碰觸對方的喉嚨來“聽歌”。

心靈加油站

海倫·凱勒,這個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給我們上了很多關於意誌的課。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她從不屈服,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頑強的毅力和智慧做到了平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她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殘疾人,所以她才能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行動還是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