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避免遭人蔑視與憎恨(2 / 3)

研究一下羅馬皇帝的生平與死亡,也許有人會認為實例同我的見解相反,因為人們發現羅馬皇帝中有人立身行事一向卓爾不群,而且表現出偉大的精神,然而這些皇帝都喪失了自己的帝國,而且被謀反的臣民所殺。為了回答這類反對意見,我想討論一下某些皇帝的品質,並且證明他們滅亡的原因並非不同於我所指出的那些。同時,我還想提請大家注意在研究那個時代人們的行為時所應了解的一些事情。我想,對於羅馬帝國的皇帝們,以上起哲學家馬可下至馬克西米諾為例就足夠了,這些就是馬可、他的兒子科莫多、佩爾蒂納、尤利亞諾、塞韋羅、其子安托尼諾?卡拉卡拉、馬克裏諾、埃利奧加巴洛、亞曆山大和馬克西米諾。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在別的國家裏,君主隻需要同貴族的野心和人民的不馴服做鬥爭就行了,可是羅馬的皇帝們卻有第三種困擾:他們必須容忍其軍隊的殘暴和貪婪,這是非常難辦的,它曾導致很多皇帝的滅亡,因為同時使軍隊和人民滿意是很困難的。人民酷愛和平,他們喜愛溫和謙遜的君主,而軍隊卻喜歡具有尚武精神的、貪婪的君主。軍隊總是希望君主以此對待人民而使自己獲得加倍的軍餉,並讓自己的貪心和殘酷得逞。因此,那些在性情和技巧方麵未能獲得非凡聲譽來駕禦軍隊和人民的君主們,總是要被滅亡,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特別是那些新登帝位者,一旦察覺到這兩種對立的情緒所造成的困難,便隻顧著滿足軍隊,而對於損害人民卻很少顧及。這種做法似乎也順理成章,因為君主不可能不受到某些人的仇恨,他首先必須避免受到廣大人民的怨恨;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就不得不盡最大努力以避免受到最有勢力者的怨恨。所以,那些新君主們因為需要特別的幫助,就依靠軍隊更甚於依靠人民。這種做法是否對君主有利,要看他能否在軍隊中保持自己的威望。由於上述原因,雖然馬可、佩爾蒂納和亞曆山大全都是溫和謙讓,熱愛正義,痛恨殘暴,既人道又善良的人,可是除了馬可其他人都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馬可是惟一的一個生與死都很榮耀的人,這是因為他依據世襲權利繼承王位,既不依靠軍隊也不依靠人民的力量,而且後來他又由於具有許多美德而受人尊敬。他在世時,軍隊和人民各安本分,他既沒有招人怨恨,也未引起人們輕視。但是佩爾蒂納卻是違反軍隊意願被選立為皇帝的。那些軍隊在先皇科莫多時代過慣了放縱的生活,對於佩爾蒂納想要恢複他們老老實實的生活就無法忍受,於是怨恨由此而生。加之由於佩爾蒂納年事已高,被人輕視,因此他剛剛執政便被消滅了。

在這裏必須注意:善行如同惡行一樣能招致憎恨。所以,正如我上麵說過的,一位君主為著保存自己的國家往往被迫做不好的事情;因為為了保住你的地位,當你認為自己需要的那些人――無論是民眾,還是軍隊或者貴族――腐化墮落的時候,你為著滿足他們就不得不順從他們的脾性。於是善行將與你為敵。我們再看一看亞曆山大吧!他是一個善良的人,在他受到讚揚的事情中有一件就是,在他統治的十四年中,沒有一個人不經審判而被他處死。然而,由於人們認為他懦弱無能,聽任母親的支配,於是招人輕視,軍隊謀反把他殺死了。

現在,談談同他們相反的科莫多、塞韋羅、安托尼諾?卡拉卡拉、馬克西米諾等人的性格,你會發現他們全都是殘忍成性、貪婪無度的人物。為著滿足軍隊,他們不惜使人民遭受任何危害。所有這些人都下場可悲,隻有塞韋羅除外,因為塞韋羅非常有才能,他雖然壓迫人民,卻與軍隊保持友好,所以他總是能夠成功地進行統治。他的才能使他在軍隊和人民中顯得十分神奇,人民對他驚訝又敬畏,而軍隊則對他恭順又滿意。

就一個新君而論,塞韋羅的行動是偉大而非凡的,所以,我想扼要地說明他是怎樣善於運用狐狸和獅子的性格,正如我前文說過的,這兩者是君主所必須效法的。塞韋羅知道尤利亞諾皇帝昏庸無能,便說服他所統帥的斯基亞沃尼亞駐軍,使他們相信進軍羅馬為那個被羅馬禁衛軍殺害的佩爾蒂納複仇是正當的。在此借口之下,他向羅馬進軍而並未泄露出自己對帝位的覬覦之心。當人們還不知道他出發時,他已經到達意大利,塞韋羅一到羅馬,元老院便出於懼怕,選他為皇帝,尤利西諾也被殺掉了。在這之後,塞韋羅想要成為整個帝國的主宰還麵臨著兩項困難:其一在亞洲,亞洲軍隊的統帥尼格已經在那裏稱帝;其二在西方,阿爾比諾也正覬覦著帝位。塞韋羅認為,如果暴露自己同時與兩者為敵是危險的,於是決心進攻尼格而欺騙阿爾比諾。他給阿爾比諾寫信說,他被元老院選為皇帝,願意同阿爾比諾共享此尊榮,所以贈送後者以愷撒的稱號,並由元老院決定,加封後者為其並肩王。對於這些事情,阿爾比諾居然信以為真,可是,當塞韋羅打敗並殺死尼格解決了東方事件之後,一回到羅馬,就向元老院申訴說,阿爾比諾忘記了從他那裏得到的恩惠,正在設計謀害他,因此,他必須對阿爾比諾的忘恩負義加以懲罰,於是,塞韋羅在法國找到了阿爾比諾,剝奪了他的政權以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