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心理測驗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2 / 3)

(10)圖片排列:一共有10組圖片,每組圖片都是一個故事情節,將圖片按規定順序呈給被試,讓其調整,使之成為有意義的故事。可測量邏輯聯想、部分與整體關係的觀念、思維的靈活性等。

(11)拚物測驗:由4套切割成幾塊的圖像板組成,每套被切割的碎片都可拚成一樣東西。可測量想象力、概括思維能力及辨別部分與整體關係的能力。

3.測驗的實施方法

該量表屬於個別測驗,按手冊規定將各分測驗的項目逐一進行。有的分測驗按年齡不同有一定起點,不必都從最初項目開始。連續若幹項目都失敗時(各分測驗有不同的規定)便終止該分測驗。在言語測驗中,有的項目通過時記1分,未通過的記0分;另一些項目按回答的質量記0,1,2分。操作測驗時,每種操作結果都按質記分。有時間限製的項目,超過規定的時間即使通過也記0分;提前完成的按提前時間長短記獎勵分。各分測驗中得分相加,便構成該測驗的原始分,按手冊上相應的表換算成量表分。分別將言語與操作的各分測驗量表分相加,成為言語與操作量表分,所有分測驗量表分相加,稱全量表分,經換算即智商得分。

4.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的特點及等級分類

韋克斯勒鑒於比率智商的局限性,在編製智力測驗量表時,放棄了心理年齡的概念,但仍保留著智商的概念。不過這個智商不再是智齡與實際年齡之比,而是采用離差智商的概念。離差智商是用統計學中的均數與標準差製訂出來的,它可表示測驗者的成績偏離同年齡組平均成績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每個年齡組的IQ的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這是依據測驗分數和常態分布來確定的,具體公式如下:IQ=15(x-M)

時,放棄了心理年齡的概念,但仍保留著智商的概念。不過這個智商不再是智齡與實際年齡之比,而是采用離差智商的概念。離差智商是用統計學中的均數與標準差製訂出來的,它可表示測驗者的成績偏離同年齡組平均成績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每個年齡組的IQ的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這是依據測驗分數和常態分布來確定的,離差智商可以清楚表明被試在同年齡人群中的智商位置,而且分數精確,容易解釋,還可在不同年齡組進行比較。

韋克斯勒智力測驗在臨床診斷中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作為智力評估的依據,同時還可以根據各個分測驗的分數曲線及分配關係,作為臨床上診斷智能損傷或由腦外傷引起的智力衰退、精神障礙或其他病理狀態的依據。

二、人格測驗(Personality Test)

人格測驗是評估個性心理特征的一種技術,臨床上常用來作為診斷工具。人格測驗的方法與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有:問卷法,如尼曼等的內外向人格問卷、艾森克人格問卷、卡特爾人格問卷、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問卷等;投射法,有洛夏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等。這些量表對輔助臨床診斷都具有一定的價值。

(一)問卷類測驗

這類測驗是由一些問題或命題組成,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標準答題紙上作出選擇,然後計算分析。

1.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即MMPI)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是20世紀40年代由哈特威(Halthavay)和墨金萊(Mckinley)為了調查美國人的適應狀況而編製的一個調查表。該調查表是一種文字測驗,原來隻有500個題目,後來經修訂增補到566個,其中包括16個重複出現的題目;在測驗方法上有卡片式和手冊式兩種。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宋維真等,1980年將MMPI引進我國,並對MMPI作過多次修訂,製訂出中國版常模,現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MMPI共有14個量表,其中臨床量表10個,效度量表4個。

(1)Hs(Hypochondriasis)疑病:過分關注自己軀體功能的疑病患者所特有,共33項。如“我一周胸痛幾次”(記肯定回答)。高分者即使身體無病,也總覺得健康欠佳,表現疑病傾向。軀體有病者得分也可有輕度升高。

(2)D(Depression)抑鬱:高分者為情緒低落、悲觀絕望、思維呆板、動作遲緩,共60項。如“我經常感到生活有興趣及有價值”(記否定回答)。與擔憂、沮喪、焦慮及自尊有關,作為一種心境反映量表,其波動較大。

(3)Hy(Hysteria)癔病:癔病症狀常見於主訴特定的軀體症狀但不真實者,共60項。如“我的心髒跳得很重,以致我能感覺到它”(記肯定回答)。一些天真、幼稚及見識淺的人,本量表得分較高。

(4)Pd(Psychopathic deviation)病態人格:常見於屢次公然無視社會習俗的病人,情緒抑鬱,多不能從懲罰體驗中吸取教訓,共50項。如“我的活動及興趣時常受到別人的批評”(記肯定回答)。缺乏愉快的體驗或人際關係適應不良、性格障礙、具有不滿情緒的精神病人,本量表得分較高。

(5)Mf(Masculinity-feminity)男子氣―女子氣:常能反映是否同性戀或性變態的性格特點,共60項,有男女項目的區別。如“我喜歡擺弄花”(記肯定回答)。這類項目得分高,可顯示男子女性化或婦女男性化傾向。

(6)Pa(Paranoia)偏執:表現病態猜疑、過敏、誇大,甚至妄想,共40項。如“有人想害我”(記肯定回答)。本量表與Sc量表同時得分高時,提示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病人。

(7)Pt(Psychoathenia)精神衰弱:常具有強迫觀念和行為、焦慮、內疚、不果斷等特征,共40項。如“幾乎每天都有使我害怕的事情發生”(記肯定回答)。本量表可測量焦慮、自我關注和自疑,強迫症病人得分高。

(8)Sc(Schizoph renia)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可反映離奇的、異常的思維或行為,具有妄想及幻覺,共78項。如“我周圍的事物好像不真實”(記肯定回答)。有思維障礙、人際交往困難的人得分高。

(9)Ma(Mania)躁狂:以情緒興奮、動作多、觀念飄忽為特征,共46項。如“每星期至少一兩次我十分興奮”(記肯定回答)。高分反映有適應不良、多動及情緒高漲。

(1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會內向:常見的有怕羞、對人不感興趣、不願參加社會活動、具有不安全感的人,共70項。如“我總喜歡社會交往”(記否定回答)。

另外還有4個校正量表(效度量表)。

Q(無法回答)計15項,表示對問題不能作肯定回答。得分高表示逃避現實,超過30分則答卷不可靠。

L(掩飾說謊)是追求過分盡善盡美的回答,得分高者掩飾性強或回答不真實。

F(詐病)計64項,多為一些比較古怪或荒唐的題目,其中有些題目包括在Sc與Pa量表內。此量表得分高可能是為了增加接受治療機會或逃避法律責任而蓄意裝病,隨便回答,或真的有病,如妄想、幻想、思維障礙等。

K(校正量表)由30個對裝假敏感的題目組成。高K分可能表示防禦或裝好的企圖,低K分可能表示過分坦率、自我批評或裝壞的企圖。

MMPI全量表通常采用個別測驗,也有團體測驗。一般都是分項目手冊和回答紙,根據項目手冊在回答紙上逐條回答,然後得出各量表粗分,有些還要加一定的校正值,然後換算成T分,最後作出剖麵圖。目前有采用將項目分印於卡片,回答時將“是”放一邊,“否”放一邊。還有用微電腦進行人機對話,在顯示項目後選擇一個代表“是”或“否”的按鍵,結果可由計算機自動分析,描述剖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