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艾裏斯的理性情緒療法
這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裏斯(Ellis A)50年代創立的一種心理療法。艾裏斯認為,人既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或心理的困擾,大部分是由於不合邏輯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如果一個人學會並擴大利用理性思考,減少非理性思考,大部分的情緒或心理困擾就可以解除。因此,幫助病人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是減輕患者苦惱和憂鬱的途徑。
理性情緒療法認為,外來事件是中性的,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認知係統,並以不同的方式對中性事件作理性或非理性的解釋,繼而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反應。治療者的任務就是針對個體的認知係統,指出並糾正認知係統中非理性成分。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有:(1)人應該得到生活中所有對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愛和讚許;(2)有價值的人應在各方麵都比別人強;(3)任何事都應按自己的意願發展,否則就會很糟糕;(4)一個人應該擔心隨時可能發生的災禍;(5)情緒由外界控製,自己無能為力;(6)已經定下的事是無法改變的;(7)一個人碰到的種種問題,總應該都有正確的、完滿的答案;(8)對不好的人應該給予嚴厲的懲罰或製裁;(9)逃避困難、挑戰與責任要比正視它們容易得多;(10)要有一個比自己強的人做後盾才行,等等。
理性情緒療法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1.心理診斷階段 確認問題所屬性質以及患者的情緒反應,製定治療所要達到的情緒及行為目標。
2.領悟階段 讓患者認識自己不適當的或症狀性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認識這些症狀是由自己造成的,尋找並認識這些症狀的淵源,找出造成這些症狀的不合理信念。
3.疏通階段 這是理性情緒療法的主要階段,主要是通過與患者爭辯,使其放棄導致症狀的不合理信念,調整認知結構。
4.再教育階段 探查是否存在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強化合理的思維方式,使合理的思維方式成為習慣。
三、適應征
認知療法可適用於治療許多心理疾病及障礙,主要是情緒抑鬱,尤其是單相抑鬱症。除此之外,還可治療焦慮障礙、社交恐怖、偏頭痛、情緒激怒、慢性疼痛、神經性厭食、性功能障礙、酒癮以及某些特殊場合(如考試)的緊張狀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