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適當給孩子一點錢(1 / 2)

有一對家長,擔心孩子有錢了會變壞,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錢管得很緊,像防小偷一樣防著孩子,不讓孩子碰一下。她不僅將錢放得很隱蔽,不讓孩子知道,而且孩子上學後想要買什麼東西,或者學校要交什麼費用,她都要用懷疑的態度來仔細盤問:“要錢真的是要買作業本嗎?不許撒謊呀!”甚至找別的同學或者老師問個明白。即使她允許孩子到抽屜裏拿錢,自己也要仔細地檢查一番,不讓孩子多拿。結果,家長的不信任和嚴密監視,反而助長了孩子對錢的興趣。從上初中開始,他就開始從家裏偷錢,他甚至能夠從父親鎖著的抽屜中拿出錢來,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分多次拿走了幾千塊錢,全部揮霍一空。每次孩子偷錢被家長逮著以後,都會被暴打一頓,但是仍舊不改。家長甚至氣得要把他趕出家門。

其實,家長至今不明白,孩子之所以總是偷錢,就是因為他們對於孩子的錢管得太嚴了。

孩子再小,也不可能和金錢一點也不發生關係。孩子要買書,要買本,要買各種用具,各種玩具,不可能讓孩子一點都不接觸金錢。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零花錢,如果家長不給或給得不足的話,孩子就會千方百計找錢。

有個孩子,當他看到別的同學放學後都會在學校附近的小攤上買一些零食,而自己因為家長怕自己亂花錢,從來不給零花錢。於是,隻要他看到家長有零錢放在家中,他就會悄悄地放到自己的書包裏。後來,當家長發現這一情況後,就不再將零錢放在家中。孩子沒有了零花錢的來源,就向同學去借,甚至到小攤上賒欠,最後還是得由家長來償還欠款。還有的孩子在家裏向家長要不到錢,就會想辦法去偷拿同學的錢,甚至於發展到攔路敲詐低年級小孩子的錢。

對於孩子的花費,應該根據需要給予,給孩子零花錢的數量,應當根據孩子的合理需要、孩子的年齡及家庭經濟狀況等各種因素來綜合考慮。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需要的零花錢數量相對少一些,年齡稍大之後,需要量就會大一些。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差的家庭就可以給得少一些,而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可以適當多給一點,但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多給一點,也要有個“適當的度”。所謂“適當的度”,就是以孩子的合理需要為前提。一般來說,零花錢的數額並沒有一個定數,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日常消費來預算,告訴孩子,這些開支不僅包括買零食的花費,還包括了午餐費、車費、購買學習必需品的費用,爸爸媽媽不會再額外給你多餘的錢,這樣讓孩子不會有那種“想要多少錢就會從老爸那裏要來多少錢”的念頭了,學會自己“算著錢花”,不僅能讓孩子變得節儉,還能為孩子的存儲創造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