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信不信由你——質疑思維(2)(1 / 2)

那麼,要如何打破這種“習以為常”的思維呢?國外思維訓練師發明了一種“喬治熱身練習”法,有助於認識日常習慣中的合理部分與不合理部分,培養人們的質疑思維,大家不妨一試。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在家裏看喜劇時,你會不會大聲笑出來?會不會跟在電影院裏看喜劇一樣頻頻大笑,為什麼?

第二,如果你穿43碼的鞋,有一雙鞋標的是42碼,但是卻很合腳,你會不會拒買這雙鞋?為什麼?

第三,你有沒有向醫生請教過與治療無關的問題?為什麼?第四,你喜歡歌劇嗎?為什麼?第五,如果有人拿走你的財物,你會大發雷霆嗎?第六,你的信仰是否跟父母相同?為什麼?

循規蹈矩的人固然不容易犯大錯誤,但是也難於成就大事業。人們常說要有個性、發揚個性,其實真正個性就是善於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被生活與學習中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思想真正迸發出卓越的光彩。

挑戰權威:權威也會犯錯誤

在知識的夜空中,有無數顆星星熠熠生輝。他們是知識界的泰鬥、學術中的權威,他們是人們學習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權威們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在這個技術日益發展的時代,大家是不是也應該換個角度看待權威?的確,人們尊重權威、需要權威,但更需要擁有向權威挑戰的勇氣!

伯特蘭·羅素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也是西方頗具影響力的學者。

有一次,羅素去講學,聽講的大多是研究部門的學者。羅素一登上講台,就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問題:“2+2=?”接著,羅素開始征求聽眾的答案。

會場變得異常寂靜,每個人心裏暗暗琢磨:黑板上寫的不可能是簡單的算術題,大數學家可能發現了鮮為人知的新觀點。

盡管羅素一再強調希望有人將答案告訴他,但是聽眾中沒有一個人敢貿然作答。當羅素請台前一位先生談談自己的答案時,這位先生竟麵紅耳赤,吞吞吐吐地說自己還沒有考慮好。

羅素見狀,笑著說:“二加二就等於四啊!”眾人恍然大悟。

羅素的這一逸聞饒有趣味,這位崇尚創新的大學者並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幽默地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過於崇拜權威會使人陷於迷信,會束縛人的思想,扼殺人的智慧——在權威麵前連簡單的事實也不敢承認,難道還敢質疑權威,開拓創新嗎?世上少不了權威,因為人們需要導師、顧問。尊重各個領域的權威是理所當然的,但迷信權威不可取,因為這種心態會扼殺創新精神。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當一位傑出的老科學家說什麼是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對的;但當他說什麼是不可能的時候,他差不多總是錯的。”

開爾文是一位極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學家,但他晚年卻宣稱:“X射線將會被證明是一種欺騙……無線電沒有前途。”

發明家愛迪生,曾強烈反對使用交流電,甚至要求完全禁止使用。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竭力反對玻爾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學統計解釋,他也曾斷言“幾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能從原子中獲得能量”。“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也曾說過:“誰企圖研究從原子轉換中獲得能量,那他是在幹一件荒唐的事。”

凡此種種,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權威也會犯錯誤。所有的事實都不是絕對的,它總是有相對情況而言的。所以,說出“絕對”二字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就已經錯了。

可見,權威也會犯錯誤,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權威束縛了頭腦,創新往往就是從懷疑權威開始的。

挑戰權威不僅是懷疑一些權威人物的說法,還要敢於懷疑書本,質疑老師。正如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上的東西,不一定是全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