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信不信由你——質疑思維(2)(2 / 2)

迷信權威、迷信知識會使人們的思維變得懶惰而遲鈍。創新思維的一大特點就是對一切現成的概念、所謂的權威說法都打上一個問號。勇敢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一環。

讀了以上內容,大家還唯權威是從嗎?還在一味地相信書本和老師嗎?那就太“落伍”了,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要大膽地去質疑,這才是真正的青春風采!

堅持己見:千萬莫隨大流

對創新者來說,有獨立見解、提出獨創性見解是最為根本的品質。社會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次實驗:他找來七名大學生坐在一起,請他們判斷兩張卡片上的線段長度。第一張卡片上畫著一條“標準線段”,其餘的每張卡片上畫著三條線段,其中隻有一條線段與“標準線段”長度相等。心理學家要求大學生們找出其餘卡片上與“標準線段”長度相等的線段,並且按照座位順序說出自己的答案。

其實,那七位大學生中,隻有倒數第二位是蒙在鼓裏的受試者,其餘六位大學生事先已經溝通好了,他們的答案保持一致,但2/3都是錯誤的。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測試那位受試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圍人的影響,堅持自己的正確答案。實驗的結果是,有33%的受試者由於屈服於群體的壓力而說出了錯誤的答案。

其實,在生活和學習中,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經常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常常會跟著別人的思路走,沒有自己的思想與見解,這就是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雖然能求得一時的安全和心理慰藉,但如果一味地從眾,這不但扼殺了自己的思想和創造力,還會使自己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機遇。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會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但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最後被煮死了。

然而,青蛙真的有那麼愚蠢嗎?有一位生物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做了一次這樣的實驗:同學們兩三位一組,分配一個容器和一隻青蛙,文火加熱,使水溫緩緩升高,以符合“溫水煮青蛙”的基本條件。同學們激動而焦急地看著顯示水溫的溫度計和容器中的青蛙。當溫度緩步升到60攝氏度時,開始有青蛙跳出。水溫到65攝氏度的時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全部跳出來了。

生物老師說:“青蛙在水溫升到60多攝氏度後自動跳走,說明它對水溫的本能反應並不因為溫度變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異。它們沒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離的地步。”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所有人都認同並且經常說的道理,也可能是錯的。那些被社會普遍認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謊言。凡事一定要經過親自實踐、調查、思考,不要人雲亦雲。

要創新,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從別人的定論中,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才能夠產生自己的新觀點。一個人要成大事,就要習慣遇事問一個“為什麼”,要經過自己的頭腦和思考,絕對不可以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意見,即使別人對自己的做法有所非議,但隻要自己認為是對的,還是要堅持下去。

有人說:“如果做事怕別人提出反對意見,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那你就失去了你自己。”可見,一個人最大的危險就是有依賴別人的思想。因此,要克服這種“從眾心理”就要有自信,要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不要因為害怕與眾不同而埋沒了自己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