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我的人生我負責——管理好習慣(1)(1 / 3)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自我管理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想成為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強者,讓自己脫穎而出,就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言行,掌控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成為自己的真正主人。

人生藍圖:規劃自己的人生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有了目標和規劃,才能激勵我們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進而實現目標。日本軟件銀行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就用他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16歲那年,正在讀高一的孫正義利用暑假,到美國去體驗美國學生的學習生活。短短一個月,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回到日本後,他不顧親友的反對,踏上了留美求學之路。

到美國進入高中兩個星期後,他就高中“畢業”,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他先進入威廉姆斯學院學習,後轉學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係。

來到美國不久後,孫正義在一本科學雜誌上看到一張放大的5毫米方形IC(集成電路)晶片。這張照片吸引了他,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想:“如果將這些晶片大批生產的話,將帶領全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

經過一年多的思考,19歲的時候,孫正義規劃了自己宏偉的一生:

20多歲時創立自己的公司,闖出一片天地。

30多歲時累積至少一億美元的資金,足夠做一件大事情。

40多歲時,選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然後把重點都放在這個行業上,並在這個行業中取得第一。公司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用於投資,整個集團擁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

50多歲時完成事業,公司營業額要超過100億美元。

60歲,讓下一代繼承事業,自己回歸家庭,頤享天年。

隨後,孫正義開始按照這個規劃和目標前行,如今他幾乎已經完成了自己所有的目標。

機會屬於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在為自己的目標做準備並奮鬥著的人。換句話說,一個人要想在某一領域取得成績,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必不可少的。具體要怎麼做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心中對什麼感興趣,便可將其作為人生的主要目標。目標一旦確定,就要為這個目標做好詳細規劃,包括個人發展的一些細節。這個過程中,你要時刻觀察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遠,不斷地彌補自己的缺陷,不斷地提升自己,使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理想。

上麵故事中的孫正義給人們一個忠告:“一旦有了目標,我就要全心全意實現它。一定要全心全意地去做,因為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如果你規劃的人生目標過大,就應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具體的小目標,否則,很長一段時期內你仍達不到目標,你會覺得非常疲憊,進而容易產生懈怠心理。

如果將大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小目標,分階段地逐一實現,你可以嚐到成大事者的喜悅,進而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實現下一階段的目標。

一個人隻要依照目標和規劃行事,就會有很多機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別人又如何幫助你追求成功?你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克服所有的挫折和阻礙。

青少年朋友,請相信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和能力,然而這些都離不開精心的規劃,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人生的夢想。想要獲得成功的人,要從現在起就認真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把計劃當成是一種習慣。

反躬自省:用放大鏡看自己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不懂得反省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往往隻會去評價他人,對自己卻很少自我反省。我們往往隻會看別人的錯誤,卻不會檢討自己。出了什麼事,我們隻會抱怨和責怪別人,卻不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這是人性的弱點。有一個小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對夫婦因偷盜而被示眾,人們萬分憤怒,指責與謾罵聲像海浪一樣,一浪高過一浪。有人甚至還提議用石塊將他們打死,而大家也都同意這樣做。

正當他們準備用石塊砸這對夫婦時,一位高僧路過了廣場。他看到這種情況,想了想,然後對憤怒的群眾說:“好吧,那麼就要我們當中從來沒犯過一次錯誤的人扔第一塊石頭。”

話音剛落,人們都不說話了。高僧對大家說:“看來大家都犯過錯誤啊,那就沒有人定你們的罪嗎?”然後,高僧對這對夫婦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要知錯就改。”

指責別人似乎已成為許多人的習慣,但這些人卻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人人都犯過錯誤,但很少有人能反省自己,改過錯誤。大多數人就是因為缺少自我反省的習慣,所以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點,才會長時間沒有進步。一個不知道自我反省的人,就無法思考自己的未來,於是就過一天算一天,毫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