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青少年要學會用自省的態度觀察自己,及時發現並改正平時難以察覺的缺點和不足,才能夠不斷進步,日臻完善。正如一位詩人所說的:“反省是一麵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反省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反省自己所處的境況,並努力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悟到失敗的教訓和不完美的根源,並能全力以赴去改變,我們就可以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在反省中變得睿智,直至獲得成功。
反省還是成功的加速器。經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雜念,可以理性地認識自己,對事物有清晰的判斷,也可以提醒自己改正過失。隻有全麵地反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隻有真正認識自己並付出了相應的行動,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一個學會了反省的人,在這世界上就沒有任何艱難險阻,可以妨礙他走上成功的道路。然而,有許多人不明白,究竟要反省什麼呢?自我反省主要反省三個內容:第一,我做對了什麼?第二,我做錯了什麼?第三,還有什麼方法比這更好嗎?
你做對了什麼就是你成功的關鍵,所以你必須堅持你做對的;你做錯了什麼就是你失敗的原因,所以你必須及時改正;如果你要做到比競爭對手還要好,你一定要尋找到最好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
要做到反省自己,還需要找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可以是自己身邊的長輩,也可以是自己為自己提出的要求和標準。平日你可以與自己對話,比如“我是不是很積極?”“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讓家人幸福開心?”“我的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我是否有愛心?”等,自己能夠為自己找問題了,就是邁出了卓越的一步。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學會自我反省吧!學會了反省就等於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訣。養成定期反省的習慣,才會不斷地自我促進。
自我約束:自律讓你更優秀
大凡有所成就者無不懂得自律。自律是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條件。著名的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出身貧寒,僅讀過三年小學,從12歲起便在印刷所當學徒。然而,他最終取得了事業的成功,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的自律能力。讓我們看看富蘭克林是怎麼做的。
富蘭克林主要是從兩個方麵著手的:一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二是管理好自己的品德,並輔之以嚴格的檢查。
在時間管理上,富蘭克林把每天的作息時間和內容列成一個表格,包括娛樂的種類等,都清晰明了,並嚴格按時作息。在品德管理上,富蘭克林給自己規定了13條道德律條,包括節製、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勉、誠篤、公正、平和、整潔、鎮靜、謙卑、毋淫邪。此外,為了督促自己遵守,他製訂了相應的“守律表”。
為使這種自我管理變成自覺行為與良好習慣,他還采取了一係列具體辦法,針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改進。就這樣,富蘭克林一直堅持嚴格的自我管理,終於獲得了成功。
可見,自律在人的成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青少年更要養成自律的習慣,因為自律可以讓我們變得高尚,讓我們健康地成長。那麼,我們青少年要如何養成自律的習慣呢?以下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1.給自己定個規矩
要養成自律的習慣,你首先要給自己定個規矩,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按照規矩來,不能有例外。當然,你可能會開小差,這個時候就再下決心,一直到你可以自覺遵守規矩為止。
2.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麵對誘人的生活享受和玩物,如美食、電視、遊戲、網絡等,我們常常很難真正地控製自己。要求自己完全放棄這些東西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畢竟,對於我們來說,享受和遊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飲食沒有節製,會導致肥胖和多種疾病;消費沒有節製,會懶惰成性,坐吃山空;遊樂沒有節製,會玩物喪誌,失去生活的鬥誌。要對這些進行控製,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多與外界接觸,積極參加有利於健康的文體活動,如學習樂器、舞蹈,參加體育運動等。
記住,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美食、電視和網絡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屬於你。
3.製訂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