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我的人生我負責——管理好習慣(1)(3 / 3)

用嚴格的時間安排來控製自己上網、玩遊戲、看電視的時間。把時間表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請老師、父母或同學進行監督和檢查。具體的時間表要能夠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能促使你珍惜時間,避免浪費。

4.學會服從

有人曾經采訪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母親,問她是怎樣培養了如此出色的兒子,她回答說:“我教他去服從。”主動服從命令、嚴格遵守規則,能很好地培養自律的品格。

5.設立獎懲製度

如果違反了自己的時間表和行為規則,就應該相應地給自己懲罰,比如減少休息、娛樂的時間。如果在一定時期內,自己嚴格遵守了時間表和行為準則,就可以對自己進行一定的獎勵。具體獎勵由你自己決定,但必須合適合理。

從現在開始,讓自律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吧!

自主自立:不做生活寄生蟲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可以依賴父母一時一事,但不能依賴他們一生一世。因為他們總有離開我們的時候,這也是事實。因此,我們青少年要學會自立自主。如果我們的依賴性太強,又如何能在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發展,有所作為呢?

在報紙上曾看過兩則這樣的報道:一個女孩考上南方一所名牌大學,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突然說要退學複讀。而退學的原因卻是她發現媽媽不在身邊照顧,自己連襪子都洗不好,更不會照顧自己,她害怕了,想再考本地的大學。

無獨有偶,一個20歲的大學生在與父親走散後竟然連回家的路都不認識。堂堂的大學生,竟然連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是不是天方夜譚?

很遺憾,這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不折不扣的事實。

培養自立自主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思想上要堅定,行動上要從小事做起。

1.要相信自己

我們要相信自己是能夠獨立的,同時又要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先確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讓自己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獨立的快樂,進而增強獨立的信心。

2.要有自己的主見

有主見就是不人雲亦雲,不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但是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真正能做到事事都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我們還是要努力做到自己支配自己。生活中,如果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的話,那麼就堅持自己的想法繼續走下去,不要理會別人的譏諷與指責。對於一些事情,如果你知道的確不應該做,那麼任憑別人如何慫恿、引誘,也不違心從之,這就是主見的作用。隻有做個有主見的人,你才會擁有一個無怨無悔的人生。不要因為別人的議論而輕易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別人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若人人的話都聽,你將無所適從。當然,有主見並不是一意孤行。你也要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例如當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時,不要急於否定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向對方請教他們為什麼那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道理,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

3.要自己做出選擇

父母總是擔心我們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於是總為我們鋪好前行的道路,然而這樣的道路往往並不是我們自己所喜歡的。為此,我們要做的是向父母要回選擇權,對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負責任,自己做出選擇,向他們證明,我們能做得很好。

平時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遇到問題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

4.要自己的事自己做學會自立就要擺脫依賴心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階段,我們青少年學習任務繁重,又麵臨著未來激烈的競爭,但這不該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理由,比如自己整理房間之類的事情根本就不會影響學習。為了自己今後的幸福,必須現在就學會生活的技能。

所以,從現在開始,動手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比如,洗衣服,做飯,整理自己的房間等,你會在這些小事中找到獨立的勇氣、自信和樂趣。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自覺地去做,即便是父母想幫你,也應盡量謝絕。還要及時地去做,鞋襪髒了,應及時刷洗,書桌亂了,要隨手收拾,養成這種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一點是認真去做,並努力做好。對自己沒做過的事也要鍛煉著做,這樣才能增強自己的自立能力。

自我保護:自己為自己護航

俗話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中總會有不可抗拒的天災和不期而遇的人禍,天災不可抗拒,但人禍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