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侃戲(1 / 2)

今年是徽班進京200周年。這200年間我趕上了四分之一,回想50年前看京戲的情形,覺得這半個世紀以來,不管是唱戲還看戲都有好大變化。

首先是看戲的方式、環境變了。

50年前看戲,大致在兩種場合,一是進戲院,一是看堂會。

堂會是私人演出。總是有財勢的人家才辦得起。也就是交往廣、應酬多的人才看得上。堂會上名伶薈萃,好戲連台,這麼好的欣賞機會,是花錢進戲院辦不到的。花錢看戲要看得過癮,隻有看義務戲。義務戲多是公益性質,如救濟黃河水災、農村蝗災。到這時著名演員們就可以放開門戶之別,齊集一堂,各顯身手,合作演出。目的為了集資,票價定的很貴。也不是一般平民小戶能看得起了。不過凡事都不能嚴絲合縫,熱心看戲而又阮囊羞澀者,總會有空子可鑽。辦堂會者既是大家,為了擺闊求熱鬧,總要飛帖撒網,來賀喜拜壽者並不見得全認識。看樣穿著還整齊,又麵帶笑容者,執事人決無擋駕之理。即使明知是混進來聽戲的,也多半睜一眼閉一眼,樂得個和氣生財。我有個朋友在舊社會當小報記者,看過許多堂會戲,沒有一家是和他有交情的。毫不相識人家辦堂會,他隻要預備個小紅封,裝進兩元禮金,口稱道喜,進門後就坐下看戲,據他說“這比買票上戲園子便宜”。

……但這究竟還是少數人的事,大多數人看戲仍是到戲院買票。

那時戲院分三六九等,觀眾有三教九流。闊人有闊人的享受,窮人有窮人的消遣。可以花十塊八塊大洋看戲,也可以花三大枚兩銅子看戲。50年前,除去幾個高等的新式戲院,一般的戲院還不講對號入座。門口雖有售票處,卻並不憑票入場。想看戲盡可以大搖大擺地進去,看著哪個座位好坐下來,掏錢交給身後的茶房就行了。碰上戲碼好,會發現凡是好座位上全扣上個茶碗,表示已有人占領。這也用不著失望,更不必打退堂鼓,隻要把幾個零錢往茶房手裏一塞,他馬上就會拿掉一個茶碗請你坐下。這種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主義行徑,當然弊端極多,倒也有他靈活的一麵。不過一不小心也會上當。我上小學時攢了多少天點心錢為了去看一場戲。一時粗心,把開演時間記錯。把12點開戲看成2點,3點多鍾趕到,我以為還能看上大軸,匆匆把錢交給茶房就找地方坐下看戲,還沒有等我坐下,台上吹起嗩呐,大幕拉上就散戲了,再找那茶房早已不知去向。

對我這樣的窮人不說,更適合去另外兩種戲院,一是零打錢的小戲棚子,一是分兩段賣票的小戲院。頭一種是隻要開了戲你隨時可以進去聽,聽到哪兒想走就走。大約15分鍾左右打一回錢,一回大約合現在二三分錢。侯寶林先生有個段子就是諷刺這種小戲院的。大意是說要看完整場演出,價格並不比到大戲院便宜,段子非常精采。其實這種戲院對我這種既有戲癮又沒閑錢的人也有他的方便處。首先你不必非攢夠買一張票的錢才能進劇場,有多少錢看多少戲,三角錢一張票掏不起,分三回聽也就能滿足願望。其次是一場演出有好幾出戲,不見得每出你都愛聽。零打錢可以隻選你愛聽的那出戲,開場入座,演完走人,不多費一分工夫不多花冤枉錢。另一種小戲院是把一場演出分作兩部分。前半場是折子戲,後半場演整出。進門扔下幾個大枚先聽折子戲,折子演完,台上換守舊桌圍,不願再看就自動退席。若還想聽下邊的整出,就再打一回錢坐著不動。要是專看整出,前邊甭來,到這時再掐著鍾點入場。既省錢又不費工夫。這種戲院比零打錢那種有秩序。用不著每過15分鍾就聽茶房喊一回“打錢咧您哪”。

如今戲院提前售票,對號入座。現代化了,再沒有過去那種亂糟糟的樣子,確是進步。但也還有不對號入座的場合,也還有不那麼令人痛快的場麵。有次我得到張請帖去看演出。請帖是不對號入座的。我想哪兒沒人就可以坐在哪兒了。看見前麵四五兩排有許多空位,走去就坐,剛到椅邊一位精壯漢子就用手把我一擋,伸條腿把路攔住了。我說:“勞駕,讓我進去。”他不耐煩地把頭往後一甩,我隻得退一排去找地方。到後一排,仍有人擋駕。這位比較客氣些,用手拍拍他的椅子背。我往後看了一眼,才看見椅後貼著個紙條,上寫“留座”二字。直到我走到後邊10多排才找到座位。這一來看戲的興致就打消了一半。開演後好久我總想往那留座的兩排看,直看到散場那裏也還是大部空著。這時我就覺得還是收點小費讓人坐下的辦法好些。免得產生誤解,以為雖然廢除了認錢不認人的老規矩,又改成以官職、頭銜對號新辦法。看戲本是找樂子,誰願來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