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這種拖遝的現象還不止一次。每到周末,老師留的家庭作業他都必定要挨到周日的晚上才開始搞突擊,有時寫不完就把填空和選擇題留著,等周一上午上課前,找同學抄一遍。每天的作業,他也是經常要做到晚上十一二點鍾,甚至要到第二天早晨起來再補一課,才能完成。
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了,成功往往掌握在會管理時間的人手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非一日之功,這點美國父母做得非常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中國父母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讓孩子正確認識時間的價值,告訴孩子時間是最寶貴的,不要浪費時間。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裏貼一張便條,寫上名人的警句,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一切”等和時間有關的名言,以激勵孩子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
讓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規律
孩子對時間的理解往往比較抽象,他們也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但是父母一定要堅持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作息習慣是珍惜時間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製定一份作息時間表,什麼時候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吃早餐要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睡覺等,把作息時間定下來,讓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慢慢地就養成了一種習慣。但孩子的執行能力往往比較差,常常是一邊吃飯,一邊玩耍;做事總是雜亂無章,缺乏條理。這時候,父母就要對孩子正確地引導,規定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去做某一件事,不可分心,不可浪費時間。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會使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高質量高效率地提前完成學習任務時,千萬不可以再追加作業。正確的做法是給予孩子鼓勵,並獎勵孩子一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
教育孩子按照任務的輕重緩急安排事情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哪件事先做,哪件事後做,讓孩子合理地安排時間。但孩子往往分不清事情的重要程度,這就需要父母指導孩子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緊迫程度排列順序,例如:第一類是最重要的,如考試、寫作業;第二類比較重要,如看課外讀物;第三類是不太重要的,如玩遊戲、逛街等。如果孩子能夠按照這個順序來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就可保證孩子把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從而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給孩子一定的玩的時間
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要給孩子一定的玩的時間。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學習不夠集中精力,寫作業太慢,才導致沒有了玩的時間。實際上孩子是因為沒有自己支配的時間,才故意拖拖拉拉,不珍惜時間。沒完沒了的作業和輔導班,讓孩子完全看不到希望,往往對學習沒有興趣,寫作業時間又拖得很長,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所以父母要給孩子一定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每天放鬆一小時,在這一小時內,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聽音樂、做遊戲、休息等,不管幹什麼,爸爸媽媽都不去幹涉,有了希望,孩子就會願意集中精力地學習,而且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