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時,我們都去了。送完他最後一程,他的妻子向我們哭訴,他純粹是累死的。一個“累”字,好生可悲。我們常勸自己勸別人,活著不要太累了,但又不甘人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們又常常言不由衷,物質生活的豐富多彩,太多的欲望,又如何能避開“累”?為名累,為財累,為權累……所有這些,人人都明白,人生其實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生,可就是擋不住誘惑。
人啊,就是這種矛盾的生靈,常在看透與看不透的困惑中,常在世俗泥沼裏,走不遠,回不去。人,真的是連自己都難以琢磨的生靈。
同學的突然辭世,於我,雖說不上大徹大悟,但可以說震動很大,最起碼明白了我們一定要關愛自己。
關愛自己是一種自我釋放、自我調節、自我塑造的行為方式,也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可是現實中,卻有太多的人不知道關愛自己,不會自己給自己減壓,因此才出現了文中累死的青年,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並不少見。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天都有因為壓力大而猝死的現象。可見,關愛自己是多麼的重要啊!關愛自己的人,必定在行為上約束自己,在思想上放飛自己。放縱行為,破壞秩序,必然受到生活的懲罰。君不見西安寶馬彩票案的楊永明置法規於不顧,肆意妄為,騙取體彩大獎,結果把自己送上了審判台。其教訓發人深省。
隻有按照法律和道德準則來約束個人行為,才能與人共享平安和諧、坦然自在地生活。在思想上放飛自己,以滿腔的熱情開闊眼界,挖掘潛能,啟迪智慧,品味美好,升華平凡,豈不快哉?
關愛自己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充實自我,笑對生活。庸人用物質享受麻木自我,智者用精神追求支撐生活。在花花綠綠的大千世界裏,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在追名逐利的凡俗夫子旁,智者全然不見自己生活的清貧,全然不見自己遇到的挫折,而是以一顆積極進取的心,一頭紮進工作和學習中,充實著自己的每一天。他們的人生,在追求中充實,在樂觀中升華。這,才是關愛自己、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好方式。
青少年朋友,生命可貴,青春難再,成長不易,請善待你自己,善待每一天,讓生命之樹綴滿香甜的果實,讓成長的路上開滿豔麗的鮮花!
關愛自己,活得糊塗一點,大事明白、小事糊塗,不要斤斤計較、太過精明。這就是一種不讓自己活得鬱悶的聰明活法。
關愛自己,做一個樂觀的人,不看重輸贏得失,不抱怨不平現實,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心滿意足。
關愛自己,我們要學會安慰自己,寬容自己,成全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發展和完善自己,讓自己生活得充實,幸福。
關愛自己,不要讓自己活在痛苦的回憶裏,不要讓自己凡事患得患失、後悔不已,不留遺憾,要對得起自己。做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關愛自己,請一定牢記:一輩子好短,真的要好好疼愛自己。一輩子好累,真的不要苛求自己。有了健康,一輩子才好美,才會使自己有一個精彩的人生。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關愛自己,愛惜自己的健康吧!
簡單生活:別為小事自尋煩惱
“知足無煩惱,布衣樂終身”。這是一句戲文,卻也道出了一個有益人生的哲理。不是嗎?知足的心態、和諧的心境、燦爛的笑容、愉快的心情,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是不是經常看到這樣類似的情景呢?
溫暖的陽光下,草坪上躺著一群玩兒累了的孩子。有的敞開衣服有說有笑,有的則用衣袖擦汗,大口大口地喘著氣。
孩子們無拘無束、單純快樂的笑容感染了每一個人。仔細觀看每個孩子的笑臉,每個孩子的笑臉都燦爛如花。
孩子之所以能夠快樂,原因不就在於生活的單純、思維的簡單?不刻意地追求,不刻意地索取,也不刻意地塑造形象,更不會刻意地記住別人的不好,即便是掙玩具打架了,十分鍾不到又成了好朋友。這群孩子,也許還不懂得快樂是什麼,但他們已經選擇了快樂,便成了快樂的真正擁有者——快樂使者。
聰明的猶太人說:“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永遠不擔心豆子賣不出去,假如他們的豆子賣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漿,再拿出來賣;如果豆漿賣不成,可以製成豆腐;豆腐賣不成,變硬了,就當豆腐幹來賣;豆腐幹再賣不出去的話,就醃起來,變成豆腐乳。”
猶太人還說:“還有一種選擇:賣豆子的人把賣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讓豆子發芽,幾天後就可改賣豆芽;豆芽如賣不動,就讓它長大些,變成豆苗;如豆苗還是賣不動,再讓它長大些,移植到花盆裏,當作盆景來賣;如果盆景賣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讓它生長,幾個月後,它結出了許多新豆子,一顆豆子現在變成了很多豆子,想想那是多劃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