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學習與溝通——學會自愛,保護自己(5)(3 / 3)

陌生人拉著我的手來到小店,這時,我指著遠處迎麵而來的男子說道:“爸爸,你怎麼回來了。”

一旁的陌生人臉一下子緊張起來,緊緊拉著我的手也突然鬆開了。

我對陌生人說:“爸爸回來了,我們過去吧!”“不,不,我有事先走了。”隻見他驚慌失措地說道,然後往後麵跑去,一眨眼就不見了蹤影。

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當遇見壞人時,要保持冷靜,正確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壞人周旋,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自我保護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不會自我保護,等於身邊沒有了替你阻擋危險的“保護傘”,等於沒有了安全感。所以,一個人,特別是像我們這個年紀的青少年,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加強自我保護呢?以下幾個方麵的建議也許對你有些用吧。

一是要樹立“敵情觀念”,頭腦裏要繃緊安全防範這根弦。要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提高青少年對社會狀態的認知程度,明了社會治安的複雜情況,懂得世界上有陽光,也有黑暗。要學習和掌握一些如何擺脫困境的技能,借鑒一些青少年如何機智勇敢地虎口脫身的方法,在自己萬一遭遇到不測時,能夠沉著應付、機智逃生並尋機報警。

二是要學習和掌握保護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這些法律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受教育權利和其他應享有的保護權利,等等。

三是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了解父母親的上班規律,家中有無貴重物品等,更不能隨便將陌生人帶到家中。即使陌生人聲稱是自家親戚,父母的朋友、同事等,應先同家長取得聯係加以證實。如果覺得此人可疑,就要設法告訴老師和民警。

獨自在家時,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一些犯罪分子冒充維修水、電、暖維修工和收費人員上門,借此機會進入住宅進行犯罪活動。當青少年一人在家時,不要開門答話,靜聽動靜,如果不慎開了門,可假稱自己的家人在樓下,假裝喊幾聲,使罪犯膽怯。

四是一些離家外出的孩子,不要輕信他人的花言巧語,特別是類似帶你“找工作”、“開眼界”的話,更不能輕易跟著去,一些青少年就是輕信花言巧語,跌進陷阱,被騙、被拐、被害的事例很多。

五是夜間如果需要出門,最好要求成年人做伴。節假日和同學、朋友相約去玩,要明確告訴家人要去的地方,並能保持電話聯係。未成年人身上不要帶過多的錢財,衣著打扮要盡量樸素大方,不要過於華麗,否則,就容易成為受害目標。

六是不要同社會上行為失常和有劣跡的人員來往,接觸過多必然會染上惡習,甚至自覺不自覺地加入這些人的圈子,有的則會被脅迫做壞事。不要去遊戲廳、歌舞廳、網吧等公共娛樂場所。玩遊戲的害處盡人皆知,不但耗費錢財,浪費時間、精力,耽誤學習,而且還容易引發打架鬥毆,無故傷害等事端。而沉迷網吧也是弊多利少,有些青少年因所謂“網戀”,招致侵害甚至殺身之禍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青少年一旦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時大膽地向老師、家長和公安民警反映情況,揭露違法犯罪人員,切不可膽小懦弱,將屈辱裝在心中。

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一起唱一首自我保護歌,從現在開始學會自我保護吧。

我問媽媽什麼是自我保護?遠離危險就是自我保護。我問爸爸什麼是自我保護?應對緊急就是自我保護。我問老師什麼是自我保護,自我保護?遵守法規就是自我保護。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我和危險說再見,媽媽笑了。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我學會從容應急,爸爸笑了。我問自己什麼是自我保護,自我保護?我自覺遵守法規,老師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