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伸出溫暖的手,我說著貼心的話。齊心協力肩並肩,共建和諧幸福家。讓愛傳天下,困難都不怕。溫暖每一個心靈,平安你我他。
……你離開溫馨的家,我捧出關愛的心。萬眾一心渡難關,建設強盛大中華。讓愛傳天下,困難都不怕……理解萬歲:用愛搭起心的橋梁青少年朋友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理解,但也要學會理解別人。理解就像一座橋梁,溝通彼此的心靈;理解就像一盞明燈,驅走我們心中的陰影。
如果少了理解,我們就少了太陽,因為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都少不了理解的“催化”。有位哲人曾說過:善於理解別人的人,發現世界上到處都是一扇扇門;不善於理解別人的人,發現世界上到處都是一堵堵牆。
理解是對別人的愛,也是對自己的愛。理解是一種高貴的語言,是心靈默契的一種升華。或許我們做不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宏,但是我們卻可以用一顆坦誠、懇切和充滿愛的心去麵對身邊的人與事,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溫暖;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感動;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美好。
可是,我們卻往往因為各種不必要的原因,忘記了理解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理解。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來看一個關於理解的故事吧。
那天,陰雨綿綿,也許心情也和天氣一樣吧!一個人在家,無聊得很,直到晚上吃飯時,才和父母說上幾句話,結果沒想到,聊不上幾句話,就因為分歧大吵了起來。
一氣之下,我奪門而出。一路狂奔,內心不知道在想什麼,也許是憤怒和恨吧,腦子一片空白。我真恨自己也恨父母,心裏麵非常矛盾!
不知不覺地,跑得很遠了。過了會兒,肚子餓了,一摸口袋沒帶錢,怎麼辦?無能為力。
一個人在馬路上遊蕩,反正不想回去。
走著走著,看見一個擺小餛飩攤的。肚子是真餓啊!可惜沒錢。掙紮和徘徊,真希望那位攤主老阿姨能免費送一碗充充饑也好!可惜哪有這種好事。
扭頭正準備走,那位阿姨叫住了我,說:小夥子,看樣子你肚子餓了吧!想吃小餛飩嗎?坐下來吃吧……我說我沒帶錢,她說:“沒關係,一碗小餛飩算我送你吃的。”
我心裏暗想,哪有這麼好的事,可是還是不由自主坐下了。
肚子真是餓了,餛飩剛端上來我就全吞下肚了。我一下子感覺好溫暖。雖然還沒吃飽,不過我真的很感激她。
她看我一臉的疲憊,問我說:“怎麼回事啊?年紀輕輕的看上去像個老頭子一樣愁眉苦臉的?”
我說:“我和我的父母不和,吵架了,不想和他們再待一塊兒了,有代溝。”
聽完我講的,她若有所思。我說:“謝謝您,錢我會給你補上的!”剛準備走,她卻說了一句我這輩子估計都不會忘了的話:“小夥子,我們素不相識,我就免費給你下了碗餛飩吃,你真的很感激我對不?那麼你的父母養育你這麼大,燒了多少頓飯給你吃,你有感激過他們嗎?”
是啊!父母養育你這麼大,燒了多少頓飯給你吃,你有感激過他們嗎?父母的辛苦操勞你理解了嗎?你是否曾因為媽媽的一句嚴厲批評摔門而去呢?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哪位母親不關愛自己的子女?見微知著,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滲透著絲絲愛意。然而我們卻往往看不見這心酸的淚,看不見這關愛的心。
理解是風,吹散戰爭後曾經硝煙彌漫的紗幕;理解是雨,點點滴在陰霾籠罩的心靈上,洗去塵埃。理解就像品茶,品出了苦盡甘來的香甜;理解就像一團火,將冰冷已久的心靈一點一點地融化。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而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別人的理解和幫助,但我們隻想到自己需要理解,而有沒有更多地考慮別人也需要理解。
當我們理解別人的時候,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我們隻有去理解別人,才會得到別人更多的理解。當我們都能相互理解時,世界就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隻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就能理解許多自認為錯誤的舉動,就能撫慰許多受傷的心……學會理解,並不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立場,掩埋了自己的自尊;而不學會理解,就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出賣了自己靈魂!
理解親情,讓我們學會感恩與回報。親情是我們麵世的第一份感情,深厚而濃鬱,傾盡了父母的一生,也蘊涵了手足的同心。
愛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或含蓄,或直接,或溫柔,或激烈,別用我們的不理解去大意地傷害、也別讓我們的偏執去無端誤解,請理解親情的無私與博大,學會在點滴中去感動,繼而感恩,隻有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時候,我們才會用更深的愛去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