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源源不斷進入天策上將府的女子中,還有更不容忽視的重量級人物出現。她們的身份也許沒有楊家公主顯赫,然而她們毫無疑問贏得了(至少是曾經贏得了)李世民非比尋常的激情與愛戀。而他與她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愛情故事,都足以使現在的言情劇編者瞠目結舌。
大多數進入秦王府的女子,都是因為美色或才名遐邇被選入的。如未來女皇武則天的表姐、隋朝上柱國燕榮之孫燕氏。
李世民對燕氏是有感情的,因此貞觀元年就封她為僅次於皇後的四夫人之一“賢妃”(後遷德妃)。但燕氏於武德四年(621)入上將府時十三歲,是以天生才女“藝文賅博”、過目不忘的奇慧而被召入的。在入府之前,李世民並沒有見過她。與燕氏情形相仿的,還有未來的昭容韋尼子,她也是被選入府的。李世民和她們的感情應該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然而天策上將和他的另兩位姬妾之間,卻一定存在著天雷地火般的激烈愛情。她們是“四夫人”的另外兩位:未來的貴妃韋□、德妃陰氏。
韋氏名□,字澤。她是北朝名將韋孝寬的曾孫女、周驃騎大將軍韋總的孫女、隋開府儀同三司鄖國公韋圓成的女兒。
光看這個家世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韋氏也是被選送的女子,何況被選送入府的韋尼子正是她的堂妹。然而韋氏本人的經曆卻使這個推測完全不成立。
韋□生於隋開皇十六年(596),至少比李世民大兩歲。和李世民一樣,隋大業年間她就已經成婚了。她所嫁的第一個丈夫,是隋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瑉。婚後韋□生下了一個女兒。
隋大業九年(613),正當十五六歲的李世民在興奮中迎娶他初婚的新娘長孫氏之際,韋□的初婚卻走到了盡頭。就在這一年,楊玄感造反,李子雄參與其中。楊玄感兵敗,李子雄與李瑉父子雙雙被誅,家眷籍沒。或者是因為韋□的娘家實在非比尋常,她逃過了沒為官婢的命運,帶著女兒回到了洛陽娘家,小小年紀就開始了寡居生涯。
冷眼和寂寞中苦挨的日子,韋□一過就是八年。武德四年(621),改變她命運的際遇隨著東都洛陽被唐軍攻克而悄然來臨。
攻克洛陽的唐軍統帥,正是二十三歲的秦王李世民——獲得了勝利又無人拘束的青年秦王,當然不會忘記領略繁華東都的仕女花顏。可不管怎麼說,也不會有誰主動向他推薦一名世家寡婦——然而,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個契機,李世民卻偏偏與韋□相遇了。一見之下:“天情簡素,稟性矜莊。憂勤□□,肅事言容。春椒起詠,豔奪巫岫之蓮;秋扃騰文,麗掩蜀江之錦。”早已見慣世麵的李世民竟對韋□有驚為天人之感。
於是,韋□就被納入了上將府。李世民對這位年長於自己的女子非常傾心,雖然她曾經是別人的妻子,雖然在武德年間她隻為李世民生了一個女兒臨川公主(武德七年即624年生),但是貞觀元年(627)四月一日,韋□仍然超越除長孫氏以外所有為李世民誕育兒子的姬妾(甚至超越了皇三子李恪那位身為隋煬帝公主的母親),被冊拜為僅次於皇後的“四夫人”之首,成為韋貴妃。就連她與前夫所生的那個女兒,都被封為定襄縣主,成為大將軍阿史那忠的妻子。
貞觀十年,長孫氏病逝,李世民再也沒有冊立新皇後,韋□以貴妃的身份代行皇後職權,成為貞觀後期的後宮統領。
李世民對韋□的過去采取如此統統無視的態度,除了浪漫而強烈的愛情,實在想不出其他的解釋。
與韋□相比,德妃陰氏與李世民之間的愛情就更非比尋常。麵對韋□,李世民需要的僅僅是突破男性對女子貞潔的占有觀念,麵對陰氏,他需要放下的卻是家族的死仇。
陰氏的出身雖然趕不上長孫氏、楊淑妃,卻也不比韋□差。她的曾祖父是周時夏州刺史陰嵩,祖父是曾任周時上柱國隋時司空的陰壽。韋□的曾祖父韋孝寬任隋軍統帥,陰妃的祖父陰壽便是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