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華裔計算機名人王安博士,可謂是一個成功的人。他能夠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反應迅速,行動敏捷,能夠快速抓住市場上一閃而過的機遇。
在他6歲的時候,一天他外出玩耍,經過一棵大樹,恰巧從樹上掉下了一個鳥窩。窩裏有一隻還不會飛的小鳥。於是他便把小鳥連同鳥窩一起帶回了家。正要進門的時候,他突然想起母親不允許他養小動物。小王安想了一會,便把小鳥悄悄地藏在門後,急忙走進屋去向母親懇求。在他再三的哀求下,母親終於同意了。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口,看見鳥窩還在那裏,但怎麼也找不到小鳥了。這時他發現一隻黑貓正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王安傷心極了,他怪自己沒能早點下定決心。
從此,他明白了:猶豫不決可以讓人功敗垂成,果斷行事可以減少一些犯錯誤的機會。
兒時的經曆給了王安很深的啟發,這件事也確立了他的行事準則,成了王安日後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大學畢業以後,王安自己創辦了簡陋的實驗室,開辦了公司。做事從不猶豫的王安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已經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設立了250餘家分公司或工廠,打造了自己的企業帝國。1982年,王安以排名第五的身份,躋身《福布斯》雜誌公布的美國富豪排行榜。
我們可以從王安的身上,看到果斷後取得的輝煌成就。目標和計劃是很重要的,但是,隻有付諸行動,才能使目標和計劃得以實現。任何機會都是一閃即逝的,猶豫不決隻能讓機會消失。
著名的美國投資家坦普爾頓說:“我想不出比‘今日事今日畢’更好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種艱苦的方法,需要用毅力去支持,但也是最好的方法。”
立即行動是一個人的創業幹勁、工作熱情和對未來的責任意識的表現。人生苦短,來日不多,不要等到年老體衰、白發蒼蒼之時才後悔。那就太晚了。人生能夠有所作為的機會並不多,放棄今天,就等於放棄了理想。美國出版家和作家費西說:“成功的大事很少是長期考慮、仔細安排的結果,而是我們每天日常工作的結晶。”
世界聞名的“水晶大教堂”,是一座耗費2000萬美元的雄偉建築。它的建造者是羅伯·舒勒,他因為這座建築而成為世界聞名的傳奇人物。之所以說他傳奇,是因為這座教堂的建造過程十分的不可思議。
舒勒博士在28歲時,準備興建一座教堂,但他僅有500美元。
帶著僅有的500美元,他來到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陌生的教區,準備在這裏興建教堂。就憑著他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在完全沒有貸款的情況下,竟真的建造了一座耗資2000萬美元的“水晶大教堂”,從此他成為世界聞名的傳奇人物。
從舒勒博士的傳奇經曆來看,空有理想不付諸行動,夢想終歸隻能是夢想,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猶豫不決的人經常遲遲不肯行動,他們老是說:“等一等,等我準備好時就一定開始。”但是準備來準備去,卻從來沒有準備就緒過。成功的人,往往一做決定,就立刻行動,因為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失去契機,將永遠無法成功。
很多人對未來有很好的設想和計劃,甚至已經準備了實施的方案,但就是拖延著不肯動手。他們放棄了一次又一次可以開始的機會,總是把事情拖到明天或後天,任憑日子一天天從身邊流過,最後隻落得個一事無成。拖延是世人常犯的毛病,擺脫拖延的習慣,正是你走向成功的起點。
我們要懂得時間的寶貴,懂得果斷的重要。立即行動正是敏捷果斷、惜時守時的具體體現。隻有說到做到、立即行動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此相反,拖延時間,猶豫不決不僅會錯失良機,滋生懶惰,也會削弱聲譽,這樣成功隻會離你越來越遠。坦普爾頓曾經說過:“有拖延習慣的人永遠不可能獲得成功。誰願意和有拖延毛病的人打交道?誰願意依靠這種人?”
如果我們想成功,就要毫不猶豫地擺脫掉拖延的習慣,因為就是這個習慣總是讓我們與成功擦肩而過。
斤斤計較隻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斤斤計較是一種心胸狹窄、氣量狹小的心理和愛占小便宜的心態。斤斤計較隻會使一個人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使生命失去亮麗的風景。
在生活中,斤斤計較的人常常對一些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的小事耿耿於懷,錙銖必較。盡管他不一定讓他人吃自己的虧,但他決不肯吃別人的虧。因此,一個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很難做到把別人對自己的不滿置之腦後,他會時刻掂量,尋找機會,加倍還給人家。這樣他就會逐漸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圍繞在他頭上的成功光亮也會漸漸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