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具有永久魅力的藝術天地——《邰宗武攝影集》序(2 / 2)

宗武的攝影藝術之所以那麼神奇精湛,在他的愛學習、勤觀察之外,還得力於他對民族民間藝術的酷愛與追求,得力於他深厚的文化修養,特別是民族民間藝術的素養。宗武從不滿足於室外的拍攝,他努力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麵和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的積累。他對文學、戲劇、音樂、歌舞、美術有獨特的愛好和興趣。特別是對民族民間藝術更是沉迷酷愛。宗武出身於西府鳳翔一個傳統民間美術之家,他的祖輩創立的“世興畫局”,其名與天津“楊柳青”等並列為中國民間版畫六大家。清末以來,祖父輩艱苦再創業,使傳統家業複興,曆五代而不輟,作品流布到大西北。近年來,他的侄輩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推陳出新,使“世興畫局”的木版年畫的泥塑發展到南方各省和日本、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及東南亞各國等海外許多國家地區。宗武從小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有著濃厚的藝術氛圍和到處充滿創造性的藝術勞動實踐的角落裏。他雖沒有完全走上年畫和泥塑的創作生活道路,但他卻在把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學帶給家鄉親屬的同時,把在氤氳的藝術角落裏所觀察、體味到的一切藝術創作技巧,都借鑒融會到了自己的攝影藝術創作中,他在現實生活和傳統生活的肥田沃土中深深地紮下了自己攝影藝術的根,使自己的攝影藝術作品帶有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美,特別是中國農民那特有的開朗、活潑和與寬厚、善良的性格而共生的幽默、風趣、機智、樂觀的情調。這在中國的攝影圈裏恐怕是獨樹一幟的。

宗武對於攝影是全身心的投入。為了找好一個角度,抓拍一張好的片子,他可以不吃飯、不休息,爬樹上高樓,下河攀崖,常常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到農村,去工廠,下礦井,進深山,哪裏有生活哪裏就有他的身影和足跡。腳下萬裏路,機中千張片,他的新聞報道中有藝術提煉、概括的元素,他的藝術作品中有新聞的時空價值,這就是他的作品長久魅力之所在。宗武為人淳厚質樸,不尚奢華,不事喧鬧,但卻充滿了生活與創作的激情。他把近40年的攝影作品,用了近五年時間加以整理、篩選,集納成冊,是受到許多讀者、友人、同行的多次督促和鼓勵。人是要有點事業心的,有了事業心就會使生命更有內容、更有價值、更有情趣。宗武是以攝影而步入藝壇的,攝影使他的生活、生命更輝煌。他雖然年逾花甲,但卻壯心不已,老而誌彌堅,情更深。他把這冊攝影集奉獻給讀者和友人,是檢閱也是在宣告,他要在這千載難逢的盛世裏,永遠做一位歌者,為時代為生活為人民,為改革開放的中國的經濟建設者“留影”,留下中國曆史這一難忘而可貴的瞬間!

right1997年春於長安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