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你就是你,顏色不一樣的煙火(2)(1 / 3)

一盤鱖魚

麥克斯·威爾醫師在羅斯福執政期間,曾為總統夫人的一位朋友做過一個手術。事後,總統夫人很感激他,邀請他到白宮去做客,並留他在白宮過了一夜。

麥克斯·威爾感到無比榮幸,他在心裏對自己說:“麥克斯,你真的來到白宮了,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而且,當他聽說他現在所在的房間隔壁,就是林肯總統曾經睡過的房間時,激動地一夜沒有睡意,他不停地用白宮的文具和紙張寫信給母親、朋友……第二天一早,當他下樓用早餐時,總統和夫人已經等在那裏了。

麥克斯·威爾吃著盤中的炒蛋,心裏想著回去以後該如何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描述這個美好的情景。

但是接著,問題出現了。因為仆人又送來了一托盤的鱖魚,而他什麼都吃,就是從不吃鱖魚,因此畏懼地對著那些鱖魚發呆。

這時,總統夫人向他微笑,指著總統先生說:“他很喜歡吃鱖魚。”

麥克斯考慮了一下,心想:“我是什麼人?怎麼能怕鱖魚?總統都覺得好吃,我就不能覺得很好吃嗎?”

於是,他裝出愛吃的樣子,大著膽子切著鱖魚,並混著炒蛋一起吃下去了。結果,當天下午他就開始渾身不舒服了,一直到晚上仍然非常想嘔吐。

麥克斯後來一直思索,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呢?他在其著作的《心靈的慧劍》中寫下了這樣的感想:“很簡單,其實我一點也不想吃鱖魚,而且根本也不必吃,但是我為了附和總統而背叛了自己。雖然這是件小事,很快就過去了,可是換個角度想,這不正是許多人為了成功最常碰到的陷阱之一嗎?”

可見,盲目地和別人比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上天並沒有創造一個標準人,所以你也無須向別人看齊,更不要拿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隻會適得其反。麥克斯的痛苦也正是他的自卑帶來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往往避不開這一“陷阱”。例如,和你成績差不多的同學順利考取了研究生,而你卻落榜了,或者小時候與你一起玩耍的哥們兒這幾年做生意發了財,而你還在拿著不痛不癢的死工資熬日子……這些事情恐怕就很難讓你心平氣和了吧,也許你會為了爭一口氣而再次加入考研大軍,也許你會為了像自己小時候的玩伴一樣風光地買車買房,而下海經商。你大概很少去考慮,考研到底是不是自己現在的最佳選擇,下海經商是不是自己所擅長和喜歡的。

其實這時候,你隻是在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如果嚐試成功了則好,一旦失敗了,就會嚴重挫傷自己的積極性,甚至會使自己變得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事實上,上帝並沒有創造一個標準人,他使人類有個別獨特之分,猶如他使每一片雪花有個別獨特之分一般。不要拿“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因為你不是“他人”。同樣的,他人也不該以你的標準來衡量他自己。隻要你了解這個簡單、明顯的真理,並接受它,相信它,你的自卑感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的人生,你掌舵

人生隻屬於自己,一味遵循他人的思想,不敢麵對自己是懦弱的表現,這樣的人生是一種悲哀,我們應該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人。

首先,不與別人攀比。不與別人攀比,就排除了外界幹擾,不斷完善、提升自己,你終將成為那個夢寐以求的自己。事實上,真正的成功就是自我內在的體驗,而非僅僅是在外在表現上超越他人。成功不是與別人比,而是要和自己比,隻要現在的你比以前的你進步了,那麼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成功的體現;如果明天的你比今天做得更好,那無疑又是你的一個成功。

其次,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那些活在別人的標準裏,在別人的評判裏找尋自我價值的人,大多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乎別人的看法隻能擾亂自己的方寸,活得沉重。隻有我行我素,不為別人的目光違背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才會達到快樂自在的人生狀態。

再次,堅持自己的信念。很多時候,為自己選擇一條路並不難,難就難在剛開始就放棄,或者中途放棄。因此,要想走自己的路,就需要有毅力,需要有勇氣,需要去堅持。而且還要經得起打擊,耐得住寂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要堅持住,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