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1(2 / 3)

朱偈等一夥人擠進人群,在台前靜候。又過了約一頓飯時,隻聽一連八聲炮響,震天動地,這是開擂的信號。隨後見“萬國會”十八名武術師,排成一字長隊,從後邊東側門出來。打頭的那個十分魁梧剽悍,大約就是格林了。他們在台前亮個相,又從西側門魚貫而入。

台下的幾萬百姓眼睛灼灼地直盯著台上,恨不能喝他們的血,吃他們的肉!

朱偈、周慶山等人看得明白,萬國會的武師幾乎個個虎背熊腰,身高摸手,四肢和胸前肌肉像鐵疙瘩似的隆起,裏麵似乎蘊藏著千斤之力。朱偈暗暗稱奇,心想,這些洋人力大如牛,真不可小視了。

等洋人依次入了後台,又是一通皮鼓震響,從後邊單走出一個胖大的洋人,藍眼睛,鬈頭發,一隻粗紅的鼻子聳出好長,看樣子像個俄國佬。隻見他學著中國人的樣子,笨拙地向台下打了一揖,指指自己的鼻子,又搖搖大拇指頭,向下麵挑逗似的一笑,然後從台邊拉把椅子坐下,那副假充斯文而又傲慢的樣子,著實令人惡心。

這時,一個翻譯官模樣的人走到前台,向台下大叫道:“今天是友人立擂最後一天,願打擂的趕快上台。這位值擂的是俄國武師……”翻譯官話沒說完,底下早有人罵起來:“敗類,洋奴才!……”

朱偈心頭一陣火起,隻覺熱血直往上衝,正要上台,猛聽後邊有人叫道:“請各位閃個空!”

朱偈扭頭望去,隻見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正往前擠,後邊跟著幾個後生苦苦哀求:“師父,你大病初愈,怎麼能打擂?還是俺兄弟們上去吧!”老者並不理會,往後一甩手,直到擂台下左前角彩棚裏標名掛號,然後縱身上了擂台。台下百姓一見有人打擂,立刻歡呼鼓噪起來。

朱偈看這位蒼頭老人,雖說麵有病色,卻也步履矯健,雙手拉開架勢,立刻如龍爭虎鬥,各不相讓。台下數萬人像被提著耳朵,一齊踮腳張目,鴉雀無聲。

那俄國武師凶得很,仗著體大如牛,根本不把老者放在眼裏。他胳膊大腿動作起來,像揮舞四根大捧,在台上橫衝直撞,招招式式都能要人性命。蒼頭老人並不懼怕,手腳頗見功力,打得十分刁鑽,出手似流星,飛腳似閃電。兩人一來一往,攪成一團。

突然,俄國武師飛起一腳,向老者肚子踢來。老者側身閃過,反手一拳直搗對方右眼,那眼立時迸裂,濺出血來。俄國佬慘叫一聲,突如猛獸撲來,老者躲閃不及,被他攔腰抱起,任你拳打腳踢,死也不鬆手。老人大概是因為久病力虧,怎樣也掙脫不了。俄國佬不顧頭昏耳鳴,右眼滴血,左眼瞪圓,直奔台沿,雙手一聳,猛把老人摜下台來!

台下一時萬眾驚呼。台前的人本能地向外躲閃。說時遲那時快,朱偈和周慶山飛步上前,雙雙接住,輕輕放在地上。老人且喜沒有摔傷,正要翻身再上,旁邊早已飛上去一個濃眉大眼的後生。老人一看,正是他的大徒弟。

擂台之上,那個俄國佬雖被打傷了一隻眼,但能把對手扔下台去,也算他勝了一場,此時也轉向後台包紮去了。

頃刻間,從後台又跳出一人。這洋人年紀不大,看個頭、長相,和中國人差不多,估計是日本武士。打擂的後生並不搭話,揮拳就打。那日本武士哇呀一聲,如惡虎撲來,兩人又戰在一處。

朱偈、周慶山看那後生,不過十八九歲,生得膀寬腰圓,虎虎有勢,心中暗暗叫好。隻見他打法和前邊那位老者不同,晃動拳腳,快如疾風,重如油錘,拳來拳對,腳來腳迎,完全以硬對硬。日本武士虎撲猿躍,十分勇武。兩人年紀相仿,都是血氣方剛,一麵對打,一邊嗚呀亂叫,台下人都看得呆了。朱偈雙手緊攥,暗暗為後生使勁。忽然,日本武士虛晃左手,右拳黑虎掏心,直朝後生胸口打來。後生一個躍退,已在三尺開外,探著身子,以為要倒之勢。那武士跟上一腳,直衝後生咽喉,台下又是一陣驚叫!

這當口,後生猛抽上身,武士一腳踢空,後生趁勢抓住他那隻腳脖,用力往前一拱。對手如果武藝平常,定會被摔個四腳朝天。那武士功力厚實,隻是連退數步,並未摔倒,但卻亂了步法。後生毫不怠慢,發個狠腳,貼上去衝手又是一拳。武士偏頭躲過,後生一腳又起,直衝對方下身。武士慌忙雙手護襠,後生忽然半路收腳,騰地跳起,來了個雙風貫耳,兩隻鐵掌重重地扣在對方耳門上。隻聽一聲悶響,日本武士倒在台上……

台下百姓看得清清楚楚,立刻歡呼雀躍。朱偈師徒也不禁連聲叫好,讚歎後生這個“緊三招”用的是時候,隻聽近旁有人說:“連日打擂,還沒有見識過這樣的少年英雄!”

正在人們高興的時候,台上忽然亂了起來。從後台衝出一群洋人武師,七手八腳把日本武士抬往後台,剩下一個武術師直撲後生。朱偈心裏一驚:怎麼,他們要搞車輪戰法!

但後生毫不膽怯,乘著銳氣揮手迎了上去。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朱偈、慶山暗暗稱讚,心中又為他捏了一把汗。

新上來的這個洋人也是高高鬈發,五大三粗,高出後生半頭之多。這家夥來勢凶猛,揮拳就打。後生並不躲閃,依舊是拳腳相對,針尖對棗核,一時打得難分難解。台下百姓不時為後生呐喊助威。

但朱偈看得分明,這後生二番對陣,打法不對。前者對手是日本人,體型和中國人差不多,以猛克猛無疑是對的。但這一次對手已變,再按老法子已不適應,再說,雙方武藝旗鼓相當,如果連戰兩人,精力也不夠用。再看時,後生果然力氣漸漸不支,手腳慢了下來。台下許多人也看出來,連聲大叫:“後生快下來,他們用車輪戰贏你!”後生何嚐不知,但洋人緊纏左右,抽身不得,又怕中途退下,滅了中國人誌氣,惹洋人恥笑,隻得抖擻精神,全力應對。

這一切,先前那位老者全看在眼裏,正在急得搓手,和他的徒弟們商議對策。朱偈上前扯了一把,說道:“老兄莫慌!我去打接手,讓你徒弟下來。”慶山忙湊上去對朱偈說:“師父,我上!”朱偈一扭頭:“不行!你奔波月餘,身子太累,還是我上。”說罷,去擂台下左前方彩棚裏掛了名號,折轉身,飛身上了擂台,口裏叫道:“後生莫慌!我接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