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掛在樹上的父愛 走在前麵的父親
劉東偉
父親腳步穩健,每次上山采藥,他都要走在前麵,半天也不顯疲乏。倒是兒子,往往一片山頭還沒踏遍,就覺得腿腳酸軟了。
父親手上有一根棍子,很結實,是父親的隨身法寶。父親一上路,就把它抄在手中,在前麵敲敲點點,試試探探。森林裏灌叢很多,父親用棍子一撥 ,便閃出一條路來。遇到陡峭的山峰,父親把棍子往背後一插,像猴子般爬了上去,然後伸下棍子,把兒子再拽上去。
父親發現了草藥,並不急著采,而是把兒子叫到身邊,指著草藥和周圍的其他花草,講解它們形狀的不同。比如冬蟲夏草,是一種草菌侵入蝙蝠蛾幼蟲體後,冬季蛻變成菌核,夏初才從幼蟲屍體頭部長出來的,一般長在1500——5000米的高原或高山地區,常見於向陽的草坡或灌木叢中,喜較板結、濕度、腐爛的土壤;比如天麻,一般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樹林和竹林中,呈橢圓形,略扁。
為了采取一種草藥,父親常帶著兒子走進大山深處,很多山頭和岩峰都是兒子從未去過的。兒子38歲時,父親已是快70歲的老人了。雖然精神還很矍鑠,不過兒子已經不允許父親上山了。兒子說,爸,我知道你身體很好,但是,你總該把機會讓給下一代了是不是?你的孫子已經快成年了,他也該曆練了。
父親點點頭,不再固執。當兒子帶著孫子要進山時,父親把兒子拉到身邊,悄悄地囑咐,記住,上山時,一定要走在孫子的前麵,這是你做父親的責任。
兒子不懂,便問,這前後有什麼不同嗎?父親說,大山中有的岩石看似結實,其實常年風化,結構已經鬆散,隨時都有可能跌落,森林中遍布陷阱、蟲蛇,這些,做父親的要在前麵應對。說著把那根棍子交到兒子手中。
兒子到了此時才知道,這些年來,父親一直走在前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