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鳥類(2 / 2)

大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們總是從故鄉的天空掠過,從不落下。它們排著整齊的行列,攜著輕盈的白雲,或者南來,或者北去。它們偶爾在蔚藍的天空發出叫聲,引得地麵的農民抬頭仰望。大雁的叫聲是悲哀的,孤獨的,不過那是一種崇高的悲哀和孤獨。大雁似乎總是在飛翔,總是在尋找適宜自己生存的環境,永遠處於奔波之中。大雁是疲倦的,仰望著天空的大雁,它的行列和它得以飛翔的遼闊蒼穹,總使我憂鬱而沉默。

小燕是一種神化了的鳥,小巧玲瓏,精力充沛,其翅膀尖長,尾巴分叉如剪刀,飛行迅速。它的上體是烏藍的,下體為白色,呈一細帶。小燕將巢築於房子之中,這房子必須是高大的,寬敞的,不動煙火。其雌雄雙方輪番噙泥建巢,出出進進,行色匆匆。沒有誰嫌惡小燕,任何人都不傷害這種生靈,而且長輩總是告訴孩子,誰捕殺它,誰就遭殃。我不曾看見哪個人用石頭或瓦塊打過它。故鄉的原野,在春末夏初,是一片正在成熟的小麥,微風細雨之中,小麥的起伏若萬頃波濤,飛行於波濤之上的,是烏藍的小燕,其張著翅膀,但翅膀卻不拍打,仿佛是沿著一條神秘的線在劃動,於是空中就有了自由流瀉的黑色的點。在蒙蒙的細雨之中,小燕喜歡呆在電線上麵休息,那些水汽使它們的羽毛更加光滑,更加剔透。

我曾經得到一個捕捉小燕的機會,這是我獨處家裏的一天,我完成了作業,發現一隻小燕在房子亂竄。它是一隻正在離巢的小燕,還不能自由地飛出窗子,飛到空中。我忽然忘記了不能捕殺小燕的教導,轉身找來一根竹竿,並前後追趕它。我不敢將它打死,隻想抓住它而養在籠子。嬌嫩的小燕,在我的追趕之下,拚命飛逃,幾次撞著了窗欞,不過它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跌落下來。房子的頂棚是用紙糊的,倉皇之中,它從破處鑽了進去,這刺激了我,我一下挑開頂棚,使它暴露出來。這個房子一共三間,寂靜的陽光從椽眼照射而入,這使我朦朧地感到一種恐懼的氣氛彌漫其中,然而我已經忘乎所以,幾近瘋狂,隻專注地捕捉,結果是,我當然抓住了這隻小燕。我攥它在我的掌心,但它似乎卻一點也不畏懼,我能感覺它全身都在鼓動。它喘著粗氣,頭來回擺動,明亮的眼睛東張西望,仿佛準備飛走。我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著手中的小燕,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沒有紮住它的翅膀,也沒有將它關進籠子,我隻那麼靜靜地看著它,然後,默默地走出房子,將它放了。隨著一聲美妙的清音,它一躥便融進天空了。我突然如釋重負,盡管身後的房子已經讓我搞得一塌糊塗。

我隻見過一次啄木鳥,我無意之中發現了它,它正在我家的後院探食榆樹裂縫的蛀蟲。夏日的白雨之後,這裏潮濕蓊鬱,安謐陰森,我剛一打開後門,就聽見樹林有一種木棒相擊的脆響,我驚異這兒怎麼出現這種聲音,因為後院是沒有人的。我尋找著,遂看見了啄木鳥。它用腳趾和楔形尾巴將自己支架在榆樹上,那榆樹扭扭曲曲,疙疙瘩瘩,布滿了蛀蟲製造的空洞。此時此刻,啄木鳥專心致誌地尋找著蛀蟲,它細長而堅硬的嘴,將榆樹叩得咚咚直響。我悄悄地站在那兒觀看,不願打擾它,過了一會兒,我才退了回去。

貓頭鷹淒厲的叫聲,出現於黃昏和深夜,給靜默的鄉村注入了濃烈的恐怖,而且故鄉的人,根深柢固地認為,這是一種不祥之鳥。我不能描繪它的樣子,但它卻留給我很深刻的印象。它那古怪的嗓音,沒有一次不使我小小的心兒收束起來,如果我是睡著聽到它的叫聲,那麼我是要將頭裝進被子的,我害怕厄運落在我的家人或我身上,我對此提心吊膽。好在貓頭鷹的叫聲是偶爾出現,不然,日子一定很難過,不過也許它經常出現,反而會使人的驚嚇減弱或消失。然而它總是偶爾出現。它的叫聲,似乎有時候很遠,像在天邊,似乎有時候很近,如在窗外,無論是近是遠,它都讓人毛骨悚然。實際上貓頭鷹是一種益鳥,它主要捕食老鼠和昆蟲,對莊稼和樹木有利。雖然我已經明白這道理,但我對貓頭鷹卻仍然害怕。在我小小的心中,科學竟不能驅逐偏見。現在想想,偏見如霧,一旦降落於地麵,它就難以消散,除非是有太陽的照耀,霧才能退卻。

right選自1993年8月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