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奔跑的母親 平衡的母愛
孫魯寧
她生在農村,年輕時心高氣傲,一心想嫁出去,嫁到有寬寬馬路的鎮子上去,但終沒有如願,依舊嫁在了村裏。男人是個獨子,家裏條件還算不錯。
但是獨子也有獨子的不好。第二年,她生了個女兒。在當時的農村,尤其是在這種隻有獨子的家庭裏,她的身份一下子掉下來,不得不開始低眉順眼地做人。
所以,她對這個女兒,並不是十分疼愛。從女兒呱呱墜地開始,她就覺得,自己的所有不順利都是女兒帶來的。公公婆婆整日指桑罵槐,她隻得逆來順受。似乎是出於天性,女兒好像自小就能覺察出家人不喜歡自己,所以一直都很乖,夜裏也很少啼哭。3個月大的時候,女兒會笑了,是那種很純真的笑,但她也並沒覺得有多麼高興。
女兒兩歲時,男人同她商量著,再要一個孩子吧。她同意了。但是,當時政策很緊,像他們這種家庭也隻能要一個孩子。於是,村裏人給他們出主意,說是給女兒上報一個什麼病,就說夭折了,這樣就可以拿到指標,再生一個。
一切辦妥後,他們將女兒送到一個遠房親戚那裏養著。第二年,她果然如願生了個兒子,在家裏的地位也馬上提了上去,就連說話聲都粗了不少。她對兒子疼愛有加,生怕凍著餓著。一家人都圍著她和兒子轉,這讓她心裏覺得十分自豪。
兒子1歲大的時候,上了戶口,他們便商議著將女兒接回來。那天,女兒怯怯地躲在親戚身後,她微笑著喊女兒的名字,看著她蓬頭垢麵的小臉慢慢探出來,心裏湧上一絲內疚,想,回去要好好對待女兒,多補償孩子一些。
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忙碌替代。女兒一開始有些怯生,知道父母要看弟弟,就在爺爺奶奶屋裏支了一張小小的床。漸漸熟悉了一些,女兒依舊像小時候那樣乖巧,不說話,懂事早。那個時候,丈夫出外打工,她經熟人介紹,到附近一家磚場幹活。有一次,磚場有事,她回家很晚,回到家時卻不見了6歲的女兒。問及公婆,老兩口一臉不屑,這個孩子,別看平時不說話,其實野得很,常常跑出去就不見人影,不知道又跑到哪兒玩去了。
她也沒在意,但過了很久,女兒還是沒有回來。她有些著急,打著手電出去找,卻見村口處有一個小小的身影站在那裏,是女兒。她的火氣當時就不打一處來,家裏兒子還在鬧著,這孩子卻到現在還不回家。
不由分說,她幾步跑上去,抓起女兒就是兩巴掌,嘴裏說,讓你野,讓你野!
女兒“哇”的一聲哭出來,一邊哭一邊說,我怕你讓大灰狼給叼去了啊,爺爺說村外有狼,晚上出來……
原來,女兒是想在這裏接她!想起方才那個小小的身影站在夜色裏張望,她心裏一酸,緊緊抱住了女兒。
女兒9歲的時候,兒子6歲。那時,家裏有些錢常放在抽屜裏麵。抽屜沒有鎖,大都是些應付日常柴米油鹽的零用錢。
但就在那天一早,她起身拿零錢去買醋的時候,發現少了兩元錢。這些錢她心裏是有數的,她一直是個很仔細的人。
她把女兒叫到跟前,問女兒,女兒倔強地不說話,但臉卻紅了。她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因為累,所以脾氣火爆,一個巴掌就打過去,口裏說,小小年紀,開始偷錢花了,長大了還得了!
丈夫知道後,也十分惱火,結結實實打了女兒一頓。但女兒自小倔強,打到底,也沒說出錢花到哪裏去了。她心疼,不僅是為兩元錢,還有對孩子的失望。
丈夫心情不好,打完孩子就出去喝酒,她一個人坐在那裏生悶氣。後來,婆婆進來說,小囡還沒有睡,你快讓她過來睡吧。
她怔住,孩子不是早就去睡了嗎?看看表,已經十點多了。冬天的夜裏這麼冷,女兒能去哪兒?急急忙忙找來手電,一路喊著找了去,最後,在村頭大水井那裏找到了女兒。女兒一個人蹲在井邊,孤零零的,抬頭看到她也不說話,乖巧地站起身來,跟著她回去。她的心裏就有些不忍,才多大點的孩子,何況,他們從來沒有好好疼過她。
回到家,女兒執意不進屋。她好說歹說,可女兒就是不肯進屋,站在那裏,小聲但執著地說,我沒拿錢。
丈夫喝酒回來後正躺在炕上,她怕驚動了丈夫再打孩子,便小聲對女兒說,是媽媽不對,媽媽不好。女兒這時才“哇”的一聲哭出來,邊哭邊說,錢是爺爺拿的,不讓我告訴你們,要不然他就不疼我了。
爺爺何時疼過這個孩子?都是圍著孫子轉。女兒小小的近乎卑微的願望竟然就是讓爺爺疼疼她,所以才會忍受這份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