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施愛法則(1 / 1)

天下父母心一樣,都把自己所有的愛給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成才,長大後各方麵都很擅長,還有好的家庭和事業。為了孩子長大後的事業發展,有的父母甚至在孩子很小時就花費精力籌劃,但過度的關愛就變成了對孩子強大的壓力。

我們冷靜下來想,其實我們希望孩子過度成才的愛是建立在自私心理上的。這種自私心理不外乎就是把孩子看做一種產品,不希望我們創造出來的產品變成劣質的,希望他達到我們所希望的目標。我們很多時候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孩子現在快樂與否,身心是否健康,我們覺得這就是愛。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學這個學那個,課外又給他增加很多。是父母主導了孩子的思維。

要想讓一個人真正有成就,關鍵還是要在道德方麵培養他。一個人兼備道德良心,擁有很高的情商,他的生命就會很成功。

情商很高的人,智商不需要很高,人生就會很成功。所謂成功,並不是說這個人一定是很有名的企業家或者某方麵的專家,但他的生命一定是很快樂的,他能夠懂得怎麼用自己的愛心,通過努力去改變生活等等。

情緒不佳會生病。也就是說,要培養孩子的情緒免疫力。醫學數據表明:75%的病由情緒引起,經常保持好心情壽命增長五至七年。得惡性腫瘤的人,往往是因為突發性情緒不好。很多人的鬱悶是沒有辦法發泄的,隻有鍛煉自我消化的能力,這個自我消化的能力就叫情緒免疫力。情商是管理情緒的能力,有助於提升情緒免疫力。

情緒免疫力完全不是靠教育教得出來的。天生的稟賦很多,人的智商中屬於理性層麵的部分可以培養出來,但感性這一層麵需要通過模仿獲得,也就是說,要從對長輩及優秀人士的模仿中得到。